Category: 偶知道

  • 喷一喷 Macbook

    先说明我写这篇东西并不是为了说明Windows比MacOS好,只是苹果的粉丝成天在各种Web 2.0上嗡嗡,翁帆嗡烦了忍不住挥挥手也是正常的。这样想的好处是我不必再花心思区分自己喷的是Macbook还是MacOS还是iXxx,反正他们自己也分不清爱的是哪个。另外我用 Macbook Pro 也差不多半年了,算是使用报告。 是的我也是Macbook用户滴。之前用的Compaq V3907(就是连央视315今年都看不下去的那款),其散热每况愈下已经到了跑Lightroom三分钟就爆机的地步,于是在选下一任笔记本的时候我忍不住走了另一个极端脑子里只考虑散热,想Macbook这种铝合金底板散热应该会好些吧,除了日货其它牌子也换的差不多了,个么也进一次麦家试试,反正这东西如今也可以装Windows了—-这一点后来被证明绝对是Apple为了骗Win用户的钱而使的伎俩。Mac给Windows做的驱动有很多问题:内置蓝牙不能用、内置话筒在除了Skype外的几乎所有聊天软件上都不能用(这个很怪异,但我一直没搜到解决方案,官方论坛最后也归到是驱动问题)、内置音箱声音极小、其它小问题像键盘背光不稳定之类的我懒得一一列出,总之那些打算买个酷酷的Macbook然后只装Windows的孩子你们可以死心了。(Update:现在BootCamp在Windows 7下的驱动还算不错,可以用了,XP还是很难受。)

  • [投票] 你都在软件上花过什么钱?

    1、正版。新东方门口那种光盘不算 2、钱是花在软件本身而不是介质物流上。Ubuntu那种可以免费下载也可以买光盘的不算 3、花自己的钱。公款报销不算,蹭别人的用不算 [poll id=”2″] 趁着公司网速快,把wordpress升级到2.9.2。数据库乱码问题一直搞不定,不敢多做导入导出,就直接在网站上硬着头皮升级,每次都觉得头大。升级后页面显示不出,还以为是theme的问题,改了半天才发现是刚升级的twitter-tools 2.3函数调用有问题,懒得细究了,先退回到2.2.1。搞定后试着再玩一把投票插件。

  • truthseeker

    [读后感: 真理追求者] 嗯,话说我一直不喜欢辩论这种形式。当年热播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时候,就觉得这种东西一般般,远没有隔壁频道说相声的好看。后来这东西渐渐流行起来。初中时犯了点错,班主任就把家长联谊会开成辩论赛的形式,当着全班学生和家长的面,让我在台上和一堆正方同学讨论是非观。。。。然后场面上好像是我占上风了,然后老师忍不住了也跟着帮腔,然后我急了说您丫是裁判啊怎么也帮着正方批斗咱还玩不玩了。。。 后来上了大学,发现这所学校居然是当年辩论赛的最大得益方,且对外宣传一直把此事念念不忘,囧。 后来意识到辩论赛完全不是讨论的正确形式。正常的讨论中,如果我认为对方的某一观点有道理,我会立刻表示赞同,并随之更改甚至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讨论,正反双方是合作的态度,最后是会得出一个结论的。而辩论则是以辩倒对方为目的,坚持自己的观点,无论其正确与否,只看自己的表现能否博取观众喝彩。辩手们擅长转移话题,或者抓住对方其实与主题无关的一点小瑕疵,大肆发挥,过程中无视逻辑,引经据典,言辞动人。后来读多了历史,才明白这种东西国外叫竞选,国内叫党争。 所以你看,所谓truthseeker,其实是和社会活动无关甚至相反的一个方向。另外[读后感: 致有志于去美国读人文学科的孩子们],从经济危机开始的一瞬间我就一直在担心这个:学术圈不好混了。我一直幻想着自己能安贫乐道读一些真正喜欢的东西,但连饭都吃不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哪怕只是在读的过程中时时担心自己以后怎么谋生,这心也就安不下去。其实古往今来,做学问(尤其是没短期实用价值只凭兴趣的学问)一直是那些没有生存压力的米人贵族才能做的事。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仿佛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做学问了,其实不尽然。 fivestone · twitter上写不下了 —————————— 其实我也一直困惑,自己到底是怎么长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在那个完全可以称之为单调的应试岁月里,我一直都还算是好学生。所谓叛逆也不过是恶心一下恶心的高中班主任,偶尔溜出去打电动,以及在父母背后用Alt-Tab切换背单词和游戏界面。那些表现多彩童年生活的作品(1, 2),后来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至于波希米亚情调or自由主义因子的熏陶,更是完全没有影的事。大学期间也没碰上什么让我醍醐追随的人生导师形象。怎么就变成酱紫了呢? 或许可以简单归结为天赋,至少童年时能常常表现出对公众美学的不认同。譬如初中时看一部叫《大圣娶妻》的片子,情节上没头没尾(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且只有第二集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大陆正规影院……),散场后周围大人们一律斥之为“什么胡编乱造的狗屁玩意儿”,我也就跟在后面默默地走出影院,幼小的心中在呐喊赞啊这片子真tmd赞啊。。。又譬如高中班里语文达人都在看《文化苦旅》的时候,身列其中之一的我翻了翻实在全无兴趣,宁愿去看温瑞安或者舒克贝塔,因此对余秋雨从来都只是路人乙的印象。现在骂余含泪骂的凶的那些人,大概当年都感悟过他的作品吧。 个么放宽了标准讲,我还是应该感激当年的学生生活的。至少那些不同能够被保留到现在。它没有给我什么有益的指引,除了时间成本之外却也没能剥去太多东西。我后来见过各种童年生活,羡慕那些更好的;却也庆幸我经历的还不是那些,拼尽全力中考高考,到大学还在全班讨论怎样考研或者怎样过英语四级以拿到毕业证的,让我不寒而栗的日子。做到这一点有环境因素,有个人能力,有幸运。好的制度可以让每个人的发挥自己,而既然已经在不好的里面了,就只能期望你在填满它之后,还能有剩余EQ来想自己的事情。 dftruthseeker [读后感] 嗯,话说我一直不喜欢辩论这种形式。当年热播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时候,就觉得这种东西一般般,远没有隔壁频道说相声的好看。后来这东西渐渐流行起来。初中时犯了点错,班主任就把家长联谊会开成辩论赛的形式,当着全班学生和家长的面,让我在台上和一堆正方同学讨论是非观。。。。然后场面上好像是我占上风了,然后老师忍不住了也跟着帮腔,然后我急了说您丫是裁判啊怎么也帮着正方批斗咱还玩不玩了。。。 后来上了大学,发现这所学校居然是当年辩论赛的最大得益方,且对外宣传一直把此事念念不忘,囧。 后来意识到辩论赛完全不是讨论的正确形式。正常的讨论中,如果我认为对方的某一观点有道理,我会立刻表示赞同,并随之更改甚至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讨论,正反双方是合作的态度,最后是会得出一个结论的。而辩论则是以辩倒对方为目的,坚持自己的观点,无论其正确与否,只看自己的表现能否博取观众喝彩。辩手们擅长转移话题,或者抓住对方其实与主题无关的一点小瑕疵,大肆发挥,过程中无视逻辑,引经据典,言辞动人。后来读多了历史,才明白这种东西国外叫竞选,国内叫党争。 所以你看,所谓truthseeker,其实是和社会活动无关甚至相反的一个方向。又谈及今天读到的另外一篇东西[致有志于去美国读人文学科的孩子们]。从经济危机开始的一瞬间我就一直在担心这个:学术圈不好混了。我一直幻想着自己能安贫乐道读一些真正喜欢的东西,但连饭都吃不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哪怕只是在读的过程中时时担心自己以后怎么谋生,这心也就安不下去。其实古往今来,做学问(尤其是没短期实用价值只凭兴趣的学问)一直是那些没有生存压力的米人贵族才能做的事。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仿佛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做学问了,其实不尽然。 —————————— 其实我也一直困惑,自己到底是怎么长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在那个完全可以称之为单调的应试岁月里,我一直都还算是好学生。所谓叛逆也不过是恶心一下恶心的高中班主任,偶尔溜出去打电动,以及在父母背后用Alt-Tab切换背单词和游戏界面。那些表现多彩学生生活的作品,后来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至于波希米亚情调or自由主义因子的熏陶,更是完全没有影的事。大学期间也没碰上什么让我醍醐追随的人生导师形象。怎么就变成酱紫了呢? 或许可以简单归结为天赋,至少童年时能常常表现出对公众美学的不认同。譬如初中时看一部叫做《大圣娶妻》的片子,情节上没头没尾(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且只有第二集会出现在正规影院排片列表里……),散场后周围大人们一律斥之为“什么胡编乱造的狗屁玩意儿”,我也就跟着后面默默地走出影院,幼小的心中在呐喊赞啊这片子真tmd赞啊。。。又譬如高中班里语文达人都在看《文化苦旅》的时候,身列其中之一的我翻了翻实在全无兴趣,宁愿去看温瑞安或者舒克贝塔,因此对余秋雨从来都只是路人乙的印象。现在骂余含泪骂的凶的那些人,大概当年都感悟过他的作品吧。 个么放宽了标准讲,我还是应该感激当年的学生生活的。至少那些不同能够被保留到现在。它没有给我什么有益的指引,除了时间成本之外却也没能剥去太多东西。我后来见过各种童年生活,羡慕那些更好的;却也庆幸我经历的还不是那些,拼尽全力中考高考,到大学还在全班讨论怎样考研或者怎样过英语四级以拿到毕业证的,让我不寒而栗的日子。做到这一点有环境因素,有个人能力,有幸运。好的制度可以让每个人的发挥自己,而既然已经在不好的里面了,就只能期望你在填满它之后,还能有剩余IQ来想自

  • 有没有人告诉你

    十孔口琴,调子来自陈楚生《有没有人告诉你》 download here 压音(bend)技术还是远不够熟练(那个痛苦的低音A)。用的是Hohner Special 20 – C,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尽管自从在云南把它扔在摩托车后面颠了2000多公里后觉得越来越难吹,但还是要归结于水平不够,而不要搞唯装备论。 MacBook Pro的内置话筒,杂音包括从前天开始出现的让我胆战心惊的可能是硬盘声、原野上的风声、边吹边晃的溜达声、远处经过的货车声、etc。 Good day.

  • [wordpress plugin] Disable Comment RSS

    Plugin Name: Disable Comment RSS Plugin URI: http://code.google.com/p/wp-disable-comment-rss/ Blog URI: http://blog.fivest.one/archives/664 Description: Disable RSS of posts or comments separately Version: 0.8 Author: fivestone download link == Description == User can choose to disable the RSS for the posts or the comments, or both of them. Background: I am using the plugin “Whisper” to make some…

  • [教程] 同步twitter到国内微博客

    本文受众:用twitter、有自己的php空间、需要把twitter同步到国内的微博客及某些网站。 原来的方案已经不能用了。虽然国内微博客如嘀咕、做啥……长时间被和谐后终于死灰复燃,虽然复燃后丫们仍然号称自己可以同步到buboo、hellotxt(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中转到twitter),但实际测试从来没成功过。新方案采用中转程序把twitter上的信息直接发送到嘀咕,在从嘀咕同步到其它国内网站。受twitterfeed的限制,每30分钟同步一次,每次最多5条。 原帖来自月光博客和传说中forgotthemilk写的同步程序CustomURL,但月光的介绍不会编程的人实在看不懂,个么在这里介绍得详细一些。并对代码做了些修改: 1、增加了密码验证,以确保程序不会被别人盗用; 2、从twitter获得的RSS,每句前面会出现多余的”username: “字串,月光的方案里专门在twitterfeed之前写了一段程序过滤,我把过滤功能放到了CustomURL里,以避免程序直接访问twitter,从而让墙内的php空间也能够使用。(but…见ps.1) 需要注册的网站:twitter.com、ping.fm、twitterfeed.com、digu.com 同步的流程为: twitter -> twitterfeed -> ping.fm -> CustomUrl -> 嘀咕 -> 人人、新浪微博…… 1、下载源程序,解压 [download id=”5″]

  • 《缅北监狱》

    《缅北监狱》,吕楠,798 相对于“三部曲”历时15年漫长而艰苦的拍摄,《缅北监狱》吕楠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拍摄,时间虽短,但力量和质量都没有丝毫的减弱。 我有些看不懂了。 请原谅我不会从“这个场面多难拍到”、或者“感谢你把这样血淋淋的现实展示在我们面前”这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是《四季》里那种云淡风轻弄过了头,变得负负为正?(可能是刻意地)扬弃了画面本身的美感之后,作品变得如同一般的报道照片,完全看不出吕楠,或者其他哪个典型摄影师的痕迹。 偶尔有两张,表面的平淡中闪现出画面深深的功力,也有一些我知道我回头再静静地看是能看出感觉的,但更多的(如逗狗、抽竹片)让我感觉是流于报道而看不深切。也许是我更习惯了Salgado那种报道苦难时仍带着强烈画面感的风格,也许是我还有什么很土的地方是自己内省不到的。使劲想。 事实上这个选题和最初的精神病院,本质上是非常相近的。他在拍的时候肯定也有想到这一点。我想不出15年只出三个集子的人,在拍摄新东西的时候,会把他以往的作品在心里挂到怎样的位置?超越?很难超越? 或许是错觉。在看片过程中我能体会到,一种在纯粹的摄影角度上找寻的痕迹。就像自己在云南感受到的那样,终于又上路又拿起相机,却不知自己真正要拍下什么,在拍的过程中一边茫然一边思索一边尝试的过程。可惜当时的我,以及刚刚看《缅北》的时候,都还没找到答案。 我一直极度好奇,他在这15年,以及从缅北到现在的这三年中,那些没有在拍的时间,他都在做什么?也有参加什么摄友聚会,或者街头随拍? 整个作品编排甚至给人一点点小作的感觉,如最初几张华丽丽的却与后面有些脱节的吸毒,如画册用那张裸女做封面。我拼命地想这里还有什么是我不能理解的,否则看到纯粹的吕楠如此沾染,会忍不住很伤心。 ——————— ps,昨晚才知道7月20日之前吕楠居然在天津美院美术馆展出全部的大幅三部曲!那时候我正和Ed骑着自行车从美院门前百无聊赖地经过。Ed说这儿有美术馆诶,我说进去过感觉一般还是去吃红烧牛舌尾吧。哀哀!

  • WordPress 的文章收藏插件

    某人问起有些blog文章后面那些收藏的按钮怎么弄啊,正好我从上次删掉ShareThis后也一直想再弄个类似的玩玩。网上转了一圈,相关的wordpress插件很多,但大部分(如ShareThis、AddThis、add-to-any、以及我爱水煮鱼的国内精品17fav)都是把主程序建在他们自己的服务器上,在blog里插入一段js,访问它家的服务器,才能中转到进行收藏的网站。 实在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架构。每次收藏都访问服务器,大大增加了页面读取的时间,甚至当读者网络不畅(如教育网不能访问ShareThis)以及某些不靠谱的时候,会发生完全不能使用的情况。最不爽的是用户只能在网站提供的那些收藏站点间进行选择,不能自行添加要收藏的地址。而那些插件的提供者也不大可能牛x到要网站们过来给钱求着,才给你添加收藏按钮的程度。个么除了能够享受PR激增的快感外,看不出有这样做的必要。这样的插件,完全可以纯在本机运行。 于是找到了Sociable,完全在本机运行的收藏插件。界面看着也比较清爽,用户可以在列表中选择要显示在页面上的收藏按钮,调整其先后顺序。也可以通过编辑插件的php文件,比较轻松地增加通往新的收藏站点的按钮(如果能在后台界面中管理就更好了)。试着编辑了一下,添加了下列网站的收藏按钮: Google Reader、豆瓣、九点、校内、开心、嘀咕、饭否、QQ书签、百度搜藏 后面几个服务我从来没用过,甚至觉得显示到它家的收藏按钮会降低本blog的品味 @.@ 但既然是大势所趋,也就无妨顺手加到后台列表里面,大家可以按口味选择。 另外,因为 Google Reader 的Note in Reader功能只能对当前页面的地址起作用,不能在blog首页的文章列表中获取单独某一篇的url,所以专门对此类网站添加了singleonly属性,只有单篇blog页面下,按钮才会显示: if ( true == $site[‘singleonly’] && !is_single() ) continue; Google Reader的图标和Google Mark的图标重复了,看着不舒服,大家有什么建议么? 调整了一下显示页面,使title和图标在同一行显示: // $html .= “<div class=\”sociable_tagline\”>\n”; $html .= stripslashes($tagline); // $html .= “\n</div>”; 修改后的插件在这里提供下载: [download id=”4″] 如果需要新的收藏按钮又自己懒得动手的,可以在留言里提出,我会酌情添加进去。

  • Google 被封后要做的事

    大约在2009-6-24 21:30,google.com的所有服务权限被封,包括我每天必用的gmail、google reader、google doc…..目前随手测试的结果来看,貌似既搞了域名关键字屏蔽,也搞了DNS劫持,且针对相当一部分proxy程序,做了google、gmail…之类关键字的提交屏蔽。真理部我操你们家八辈祖宗! 翻墙继续使用google的各项服务,对我而言不是什么技术上的难题。但是: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从国内发到gmail的邮件:用163/新浪的土朋友们、(用gmail注册的)各个网站的系统通知邮件、各国驻华大使馆….我就都收不到了?! 测试了一下,从163发到gmail的邮件还能收到。但其它地方仍然不能确定。 给肯定不会翻墙的半计算机盲老妈推荐用的是gmail、google工具条、以及gmark在线书签。。。邮箱没办法只好换一家了,反正也不常用。在线书签大家有什么值得推荐的?要方便,要中文。抽屉? 一般的翻墙术都是基于浏览器的,个么还有什么办法用gtalk客户端吗? 大猫: Google 被封零时解决方案,绑定 hosts 为 66.102.9.99 google.com ,杭州电信测试可用。不知gtalk能不能用,待测试。

  • 我的twitter发布方案

    (Update:托GFW的福,这篇帖子里写的东西里,国内连到国外的部分,如今基本上已经都不能用的。最新的同步方案在这里。) 写这篇东西的动机中,向 [Wordpress&Twitter初学者 & 变态] Ed同学 跟风所占的比重不到10%;更多的是想顺便试用一下 Edraw Mind Map 这个可以替代Visio的免费软件。 这篇东西面向的读者是: 1、你在用twitter.com(而不是叽歪饭否嘀咕之类的仿品)作为自己的主打微博客; 2、本文试图整理出一种方案,能让你随时随地用各种手段尽可能便利地发布信息到twitter; 3、假设你在中国大陆且不能直接访问twitter(貌似现在能访问了,但方案大体结构不变,只是去掉了buboo和dabr两个中转框); 4、你有一堆不用twitter的娃儿们在混开心、校内、facebook….你希望把发到twitter的消息也尽量发到这些地方。 在这些路径中,我经常采用的方式有: 聊天软件:电脑 – Gtalk/MSN – 嘀咕 – 巴布 – twitter 手机上网:手机 – 嘀咕火兔 – 嘀咕 – 巴布 – twitter 嘀咕的这个火兔客户端不错,除了发消息到嘀咕外,还能直接从手机摄像头发照片到嘀咕,这次去云南路上一直在用这个,感觉不错 我用nokia s60,软件也有java版,但不知为何还不支持bb、iphone 手机短信 – 嘀咕 – 巴布 – twitter 不要和我扯什么有信号的地方就能手机上网,我钻过的信号满格但只能发短信的山沟多了,所以国内短信方式是必需的 查看twitter:电脑 – itweet.net – twitter / 手机 – dabr.co.uk…

  • 翻墙过六一 +3

    为迎接20年大庆,twitter、flickr、blogspot……之类但凡你想的出来的觉得可能会被封却居然至今还没被封的网站(居然包括hotmail,居然friendfeed还活着),今晚开始都已经封掉了。国内也纷纷进入华丽的“中国网站维护日”。 对于习惯翻墙的我来说,不构成什么障碍;只是好不容易找到的,刚想写文章向大家推荐的,用手机从短信/客户端发到digu再同步到twitter的方法就不能用了。其实用手机收发twitter的话方法很多,但很多时候手机上网信号不好,习惯用短信发,如今不能用了;以及发到twitter时同步到开心校内之类的方法没有了,浮云~~ (UPDATE 06-03:还想通过国内短信发送到twitter,或者同步到twitter的同时也同步到开心校内等地方的,可以通过 发送到嘀咕或做啥 >> 同步到巴布 >> 同步到twitter ) 下面照例提供翻墙工具介绍一篇,属于高级教程,功能比较强大的那种,看介绍还算靠谱,据说转载此文才能获得账号,我试试先。该工具是建立在win+firefox的基础上的,那些还在坚持习惯用ie的,拜托还是换了吧,已知的翻墙手法没几个能用在ie上的,除非有人直接给你proxy。 另外国内无法访问Tor(另一种翻墙术)官网的,请到这里。 此法已作废。。。 ———————————————-

  • 信用卡的手工刷卡

    收拾房间时翻出来的好玩东东。 纯手工的信用卡签单。加德满都的小店里,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商家用复写纸叠在单据上,再放到信用卡上面,用硬物一刷,信用卡上凸起的字迹(卡号、有效期、姓名)就被印到了单据上。然后用户签字,完成消费,回头商家拿到银行去结账。 这大概才是“刷”卡的本意吧?是指在复写纸上刷的动作,而不是在POS机上刷。国内因为信用卡的普及还排在了电子商务普及的后面,所以大概见不到这种原始的方式。而所谓的信用卡密码,在这种方式下,完全没可能存在。 这张卡是招商银行的MasterCard。查了查账单,4月28日交易,银行的记账日是5月27日,貌似在商户那里放了很久。而同一天另一张在K-TOO吃牛排的手工刷卡单,5月3日就拿到银行记账了。 fivestone · 这一次要不要去老挝越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