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IT

  • 关于跑步APP

    帮人填的调查问卷,答案顺手抄过来。 性别:…… 年龄:…… 参与跑步的时间:4年以上 跑步的时间段:晚上6~12点,偶尔下午 跑步频率:每周大于4次 跑步距离:5~10公里 跑步的环境:首选跑步机,偶尔户外 每年在跑步装备上的花费:¥1000-2000 目前使用的跑步APP:RunKeeper(搭配的Google Map在国内会漂移和被墙,所以在国内陌生地段需要看着地图跑时,偶尔也用咕咚) 跑步时主要关注的数据:距离、速度、时间、心率、温度、卡路里 跑步APP哪些功能会吸引你:跑步功能、数据分析、好友动态、线上马拉松、丰富的活动、装备购买 您希望跑步APP有哪些功能: 1. 可以在屏幕的不同部分自定义显示的内容:时间、距离、速度、平均速度、配速、心率……这些我都想同时看到,但目前没有一款APP能做到,反倒是Garmin早期的几款手持登山GPS界面做的不错,屏幕上八个格子,每个都可以定义显示内容。 2. 可以自定义语音提示的频率(每过几分钟 or 每隔几百米)和内容。 3. 手机的GPS偶尔会突然偏移到几百米甚至几公里以外,这个不是APP的责任,但希望APP能智能识别,或者让用户手动删除个别的偏移点,不要让一瞬间的误差毁了整段行程的数据。 4. 数据导出功能。(所有需要记录用户数据的软件都应该提供数据导出)

  • Macbook Pro 三系统 Mac + Win + Linux 安装攻略

    Macbook Pro 三系统 Mac + Win + Linux 安装攻略 前几天把笔记本清空重装,顺便整理一下 Macbook Pro 装三系统的攻略。这个应该是最简单的方案了,不用装 rEFIt 引导分区,也不用再手动运行 GRUB 修复 Linux 或 Windows 的引导。 0.1 技术思路,简要地说,就是 Macbook 用 GPT 管理硬盘分区,但 Windows 的 MBR 只能识别 GPT 的前四个分区。所以先在 Mac OS 下用 BootCamp 划出 Mac 以外的分区,然后先用 Linux 安装盘的工具把整个硬盘分区,把 Win 装到第四个分区,再安装 Linux 顺便用 GRUB 自动引导 Win 。 0.2 Win 和 Linux 都是用光盘安装,没有光驱的机器,请去自行查询如何用…

  • 社交网络 – 2

    然后建设性地谈一下(避免被人说只会喷或者不关心业界),为什么我认为Facebook是一种倒退,以及,不是什么样的模式能够成功,而是社交网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还记得那个Web 2.0的标志是什么吗?blog?或者,准确地说,用户提供内容?是,但在blog出现之前,大家混的论坛/BBS,都可以叫用户提供内容……RSS,这个如今被每一个肤浅的IT评论员称为日薄西山的东西,它可以让用户自由订阅每个人发布的内容,无论他发在哪个平台。用户永远在提供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更便捷地得到这些内容,才是关键。 不得不说RSS这种偏技术层面的概念,确实没流行起来。即使在blog的鼎盛时期,写博的人知道RSS的,恐怕连1/5都 不到。很多人对于〖我经常点他们的博客从而能迅速在新文章下留言〗这件事很感动,不用谢。甚至连GFW都没有把RSS放在眼里——FeedSky这种境内RSS中转站,居然开到现在都没有被关,我每次想到都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不流行和国内业界风格有关。一切不支持RSS全文输出的博客都是满脑子点击量的傻逼伪博客,你们知道我说的谁谁谁谁。 下一步呢?用户交互内容。想想blogger们如今郁闷的是什么:每一篇文章,要跑去各种SNS,才能看到评论:GR/Buzz、FriendFeed、Facebook、九点、人人网新浪微博……而原始文章页面下的留言却寥寥无几。那些Twitter四处同步的孩子,也是同样的情况。各家SNS,把交互部分做出开放性的,一个都没有。现在你可以看出,什么是我所说的趋势和倒退了。所谓社交网络,无论实名与否, 最终要做到的是:整个互联网是一个大讨论区:一个。 让我们回到那个刚开始blog的年代。当时很多技术是在往这个方向走的:blog引擎、RSS、OpenID、 Disqus/IntenseDebate、Twitter(尽管很多人抱怨140字挤掉了大段blog的空间,但这个和电子书vs纸书强迫症一样,是个人适应性问题;Twitter在开放性上做的很不错)……但从Facebook挣钱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人们莫名其妙认为这才是互联网的未来,一切又回到老路,像从前门户网站吸引眼球那样,把用户吸引到自己的SNS系统里玩。各种混战,Google也跟着发疯。连Twitter也把新版式往堆楼的方向去做了。 OpenID是大讨论区的根本,每个用户都有唯一的网址(域名或者专门的OpenID提供站点)作为各讨论区的账号,当年我一直等 Google提供类似MyOpenID的,把独立域名映射到Profile上的服务——幸亏没有。如今很多地方把Google/Facebook当做了OpenID本身,倒退。 Disqus/IntenseDebate,它们的出现当时让我很欣喜,认为我构想的架构就要实现了。这些网站提供一套插件,替换blog上原有的评论系统,如果很多blog都用了这个评论系统,你就能集中管理你在其它blog上的留言。我曾经把blog改成IntenseDebate的评论系统,但它家做的不够完美,各种复杂情况譬如重装wordpress,会导致IntenseDebate的评论重复甚至丢失;而且也不放心从此把所有评论数据交给它家。所以问题还是在于做的不够开放,对于想把评论的最终版本保存在自己空间的用户,要做到两者之间顺利地无缝合并。 所以最终要做的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套标准接口。用户在所有网站,以统一的OpenID登录;可以有多个发布源:blog、twitter、 flickr……然后选择一家SNS,把这些源聚合起来,评论交流;每个人可以用不同的SNS,每家SNS都提供获取评论的接口,把各处的评论都汇总到发 布源上;SNS之间也可以互相同步,最终你在每一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份经过汇总的评论;不同的SNS可以有各自的特色,通过类似tag的方式来区分;每一条帖子都是一个树,站在发布源的位置,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如何在各个SNS中蔓延。 这些都只是想法,具体的架构还没理清楚。关于如何在timeline里分配blog、tweet、以及鸡毛蒜皮的显示比重,也懒得继续想下去。类似Disqus+FriendFeed的评论托管网站是很好的开始,配合更强的开放性和数据管理/导入导出功能,让更多独立blog无后顾之忧地加入进 来……也许哪天,确定自己不再受生计羁绊后,会去做一下。估计这套标准弄好后,没人用的可能性相当大……如果对于账户金额或者玩弄大众心态等方面的成就感没兴趣的话,那么创业的乐趣也就是做一个自己也需要的东西。 顺便吐槽周围还有着做一番事业梦想的人:『很高兴认识你们』这件事情本身,基本上说明你和我一样,也不是多么大众脉搏的人。那些流行的,你没太多兴趣;同理你也不大可能做出迎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当然靠傍项目混点钱还是没问题的,想做出QQ苹果那种万人迷,还是省省罢。

  • 社交网络 – 1

    终于看了《The Social Network》,★★★☆☆,如果没有后面那些众叛亲离的煽情段落,我会给分更低一些。因为我对Facebook完全没有爱,所以片中大段蒙太奇,描述从添加网站功能到买Apache服务器的过程,看的我乏味之极,直到后面Sean Pack加入才好看些,但那也只是一目了然的剧情点而已,没什么意思。 ————- 最近颇有网络世界崩溃的感觉。——这话是我几星期前说的。那时Delicious改版后乱七八糟,连Firefox的书签插件都不能用,后来发现是Firefox也升级了不支持旧版插件….;FriendFeed读取Twitter长期中断,最终忍无可忍从外部RSS辗转同步过去;国内网站改版停API被关闭都没什么新奇;淘宝账户也被人攻击冻结了,没有国内手机我还不知道怎样通过验证解冻;然后,你们知道的,Google,为了推Google+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最初在首页上放蓝箭头时,我就觉得大事不好,这种放弃美学的行为无疑是不理智的前兆,随后开始强制实名,因为反对实名我正式退出Google+,但账号还是被锁了四个星期,不能在Reader上分享/评论——这四个星期不断听到各种噩耗:Buzz要停了、Reader也要整合到G+、Google把WikiLeak成员的邮件信息交给美国政府做犯罪举证….上周Google账号终于被解冻,但随即整个Gogole Reader的社交功能完全被移走——这几乎是我见过的Google唯一成功的社交产品,安息。 这种感觉非常,非常,不好。 所有人都在改,网上就没有什么百年老店:某个服务大家觉得不错,然后永远一成不变地把服务器稳定维持下去。好吧本来就没有什么百年老店,连我用的email都有倒闭过的了(还记得etang么?),还记得那些用微软space的孩子们么?好歹Google提供了导出服务,你损失的只是虚拟的connect,你无法定义它们的价值。好吧照这么发展下去,最后每个有理想有技术的人都要用独立空间,自架服务器,然后把所有数据随时备份揣着到处跑。那些讨论死后网上遗留ID如何处理的人可以安了,它们都会倒闭的,就像你收藏的所有CD/DVD在你死之前会烂掉的,然后装着你备份数据包的硬盘在城市的废墟中渐渐飞化,然后会变成《三体III》里如何把信息保存一万年的哲学问题….这么想,你对于Gmail下次改版会不会把你恶心到换邮箱的忧虑,也就淡定多了。 BTW,那些免费的也就罢了;一个产品买回来,我当然拥有把它破解的权利(这是对Apple说的);我也当然拥有拒绝自动升级的权利,如果我认为你的升级可能带来潜在风险,或者哪怕仅仅改变我认可的旧版本的使用习惯的话(这是对Kindle、以及大多数在线软件说的)。 而且,我不认为Google这种在Social Network上的改变,是正确的方向。 有两种社交网络。仿真的:Facebook、校友录、LinkedIn、MyHeritage(我觉得FB迟早会收购或者推出类似的画出家族树的功能)….像教务中心选课系统那样,把生活通过网络更加方便密切地表现出来;另一种是虚拟的,例子:第一种的补集….其实第一种才是少数,第二种才是日常网络应该有的样子。事实上第一种用户通常不介意成为第二种,但反之未必,网络上你可以选择秀真名,但你也有选择不让人知道你是谁的权利。 无疑Facebook从一开始就是第一种,甚至是从Facebook开始,第一种才真正火爆起来。但Google不是第一种,至少过去不是,它的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二种,包括不愿成为第一种的第二种,现在它强迫他们变成第一种。 很久之前我就对Google姓名栏里,一定要填Last/FirstName两个框而不是一个ID框,感觉不爽,现在看来也是谶言。我和Google里拥护Name Policy的人聊过,一个看上去完全不像我们以前印象中Google员工样子的OL:『因为Google的用户里有未成年人(注意Google之前已经强行关闭了13岁以下小朋友们的Gmail账户,所以他们说的只是13-18岁区间),如果让他们和那些不用真名的人混社区的话,会没有安全感……』拜托,这个完全是Facebook的妈咪逻辑,我不认为我的孩子去混那些非实名论坛有什么不安全的。 Facebook的成功离不开实名,但实名并不是起推动性的主要力量。类似的忽悠人的事我以前干过:你看我们哈佛都在玩这个网,你们也玩吧;你看俺们这疙瘩儿都在玩这个网,你们也玩吧;你看美国流行Facebook哟,你们也玩吧。。。这样铺开的模式,在Facebook出现后,可一而不可再。(当然某个地方不让用Facebook就另说了….其实现在校内网已经算成功了….而且校内网也没有强制要求实名….) 我明白这样的描述,和哪一类用户更容易吸引更容易赚钱,是两回事。就像Apple把那些无主见的土人变成果粉一样,Facebook也在把大量无所谓用什么身份上网的人引导成第一种。我还记得那份华丽的摩根斯坦利实习生报告:美国青少年们不是特别爱用Twitter,因为他们觉得没什么可以在Twitter上说的。后来他们在Facebook上说『我和Stella喝酒』并把Stella在照片上圈出来。但终归会有人想说点什么(以前在论坛/BBS上发有价值原创帖的也是少少数),或者不愿意仅仅因为我认识你,就要让我的timeline充斥着这些无意义的行踪,不知到那时他们能否发现有更好的【说】的方式,甚至,那样的圈子会影响到他们说的内容。(继续同情那些成天在人人网上blog的苦逼孩们。。。) 其实Google+通过对cycle的设置,是可以做到过滤废话的(即使如此我也不认为它就能跟在Facebook屁股后面成功)。但我在这里要喷的,并不是Google+做的多么烂,而是 1. 它强迫老用户实名 2. 它毁去大家已经在稳定使用的好功能,迫使人们转向Google+ 这些极度消费以前用户的忠诚度的行为。理论上讲这样做确实存在成功的概率,确实有可能让账面变得好看一些。如果以后搞房地产或者卖蒜更赚钱,它也完全有权利把业务转到那边去。但那是NASDAQ的Google,不是我们用过的Google。

  • Steven Paul Jobs (1955.2.24 – 2011.10.5)

    我觉得我不应该对Steve Jobs死掉,这种睡醒后已经变得人人皆知的事,也和每个人一样发推RIP点什么。作为理性穷消费者,除了有台装着Windows XP的Macbook Pro外,我和苹果基本没交集。但毕竟我的日子也和那些关注苹果发布会的人一样无聊。我只是想到,再华丽的公司也终会因为继任者或者新雇的marketing傻逼,而变得土鳖起来,所谓公司文化,果粉果黑什么的,其实都是很浮云的事。嗯你们知道的我还是在说Google+。

  • 关于笔记本的一些体验

    色彩空间、散热、噪音……等涉及技术以及成本方面的我就不说了,主要还是UI方面,一些稍微移动位置就能做的更好的。 按让我不爽的程度排序。 键盘布局。尽管这个完全只是个人习惯问题,算不上优缺点;但对于用笔记本的同时也会经常摸标准键盘的人来说,IBM X31系列的键盘实在是让我太不爽了。无数次摸Esc的时候按到F1。更抓狂的是它家方向键上面多出两个键,用来控制网页前进后退(有必要吗?),于是当年在网页上敲了几千字后,按左键却按成后退键。。。从此对小黑敬而远之。哪怕心里明白它这个体形不容易,哪怕后来知道那两个键可以在设置里取消,一时也不想再用了。 更习惯左下角是Ctrl而不是Fn,很多牌子都是这样,IBM是Fn但据说可以在BIOS里设置的?Macbook我还没找到。 每次换本,都要对PageUp/PageDown/Home/End的位置花上一段时间来适应。个人最喜欢HP的布局:在键盘最右边竖排成一列,翻页时非常直观。 触控板。打字时手掌碰到触控板,导致光标跑到别的地方,是很讨厌的事情。尤其是Macbook这种灵敏过头的,连衣袖和耳机线都会感应到,很不爽。这一点HP做的最好:面板上有个按钮可以把触控板关掉。hyac说过松下的触控板形状不禁用也不会碰到,我没用过,很难想象。 USB。其实我更希望有3个USB口,但这个往往和我希望笔记本上能有多种接口(1394、HDMI…)矛盾,因此两个也无所谓了。但你们至少要把这两个口分开好不好!稍微大一点的U盘就不能和鼠标并排插在一起。但也不要做的太分开了,HP有过一款,三个USB在本本的三个角,遇到那种需要插两个USB供电的移动硬盘,默认的那条硬盘线不能同时够到两个USB孔,汗。 电源插孔。Macbook的磁力插孔确实是亮点(尽管我觉得它的闪亮程度不如HP的触控板开关),貌似已经被专利了所以别家也没法学。但我也踢过HP的电源线,松松的也不会把笔记本一起带下来。只能说IBM太土了。 但Macbook和HP的电源插孔,用外接电源时都会亮灯,这一点我觉得不大舒服。尽管他们是特意体贴地设计成这样的,但我更希望关机睡觉时身边能保持全黑,而不用专门再把电源拔下来。 [低调] Macbook面板上那个灯,晚上人多的时候我真希望它不存在啊。 材质方面也没什么可说的。那些自称再好的用料,我用上两个月后,手掌常接触的部位都会花掉。 光驱。如今用的越来越少了,所以更希望做成外置的,或者干脆不做(另外去买USB的)以减轻重量。好像日本那边有一些本本是这样设计,可惜我不买日货。 外置音箱方面HP(以前用JBL,现在是AltecLansing)是最好的。顺便说一下Macbook给Windows做的垃圾驱动,最大音量时外置音箱还不如插上耳塞远远地听着响。但有些笔记本(如早期的HP)发音孔放在前侧面,这样直对着用户,貌似效果好一些,但实际上听着音乐打字时,手掌盖住发音孔会造成声音时大时小,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