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fivestone
-
黑衣人
(在 Google · 北京 坐班的)甲: hi. 乙: ? 6:27 PM 甲: 现在我看到一群黑衣人,人高马大,在我们的大厅砸场子。 我听到了大概是,要google删除一些信息之类的。 我在门口看到了一两,上面有警备牌子的私车。 乙: !!!!!! 甲: 保安说是网页快照什么的 乙: 拍照片!!!!!! 隐蔽的拍 当心手机被没收 是什么事件啊? 6:28 PM 甲: 估计就是一个由于网页快照涉及到某人的利益,然后代了一帮打手来,砸场 乙: 什么方面的利益啊? 6:29 PM 砸你们一楼那个大厅? 6:31 PM 甲: 没有长焦 手机要到好近 6:32 PM 是一楼. 乙: 大致拍拍就可以了 又不要把人物面部都拍清楚 甲: 问题是大致拍的都糊了 乙: 看得到黑衣人在砸就可以了嘛 你们报警了没有? 甲: 没有真的砸 6:33 PM 就是把打大的前台围住 乙: 哦…
-
[wordpress plugin] Disable Comment RSS
Plugin Name: Disable Comment RSS Plugin URI: http://code.google.com/p/wp-disable-comment-rss/ Blog URI: http://blog.fivest.one/archives/664 Description: Disable RSS of posts or comments separately Version: 0.8 Author: fivestone download link == Description == User can choose to disable the RSS for the posts or the comments, or both of them. Background: I am using the plugin “Whisper” to make some…
-
前辈走好
Claude Lévi-Strauss Brussels, 28 November 1908 – Paris, 30 October 2009 这些年我一直有个yy:等身边杂事了了,开始去修一阵子人类学的时候,像以前羡慕过的某个台湾女生那样,给你寄张明信片汇报一下,然后祈祷着你还能有兴致/有力气拿起笔给我回个签名。快了,就快了。 然后我开始犹豫,为要不要不计后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犹豫,为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而犹豫。 总希望能有些事,会激发我促使我做出决定,成为传说中的人生拐点。譬如Levi死了->你敬仰他->去投身田野考察吧。但这些都只是砝码。我站在多维天平的中心,盘算着各种事件能在哪个方向上给我多大的影响力。却也许有一天,发现周围落满了这样的砝码,蛛网一样无路可去。 我还欠至少两篇他的读书笔记,书放在家里,很想念。很多点的具体词句已经模糊了,只记得有很多他对某事的评价/态度,都是我以前也想到过,却从来没有在接触到他之前的世界中找到共鸣。
-
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面前似乎有两条路。似乎永远有两条路。 一条是晃,肆无忌惮(?)地晃,从超市收银到冷门学者到军舰到桥港到Llullaillaco山麓,我已经有能力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保证自己不愁生计(只要不苛求更多)。晃的同时顶着从孕育自己的环境中带出的牵连不断的种种压力,是的,再怎么故作轻松也有压力。也会为别人的发达而偶尔眼热。也许有人会喜欢我,但未必会和我一起。 另一条更贴近主流。在现有资源为0的情况下,运气好的话6~10年后可以变成小业主继续开始晃,但一直担心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己。 然而突然想到: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是不是我的EQ已经茁壮到了,即使我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也不会迷失的境界?就像我这些年居然一直能坚持着那样? 啧啧你们那些苦口婆心太没有点了,看我怎么游说自己的。 fivestone · 又渐渐拎不清梦和现实的距离
-
江城子 · 大家学外语
江城子 · 废墟下的自述 by 王兆山,2008年6月6日,汶川地震后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 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 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共欢呼。 英文版(danwei.org) Natural disaster is inevitable, so why should I complain about my death? The president calls, the premier asks, the Party cares, the country is concerned, the voices go into the rubble. One-point-three billion people shed tears. I feel happy even as a ghost.…
-
standing
又 一团糟。 首先是生物钟彻底乱掉了。丫们每每在我刚睡下不到2小时的时候来电话interview,然后,就消失了,我也记不得自己究竟说了什么。是梦吧是梦啊。 就这样几天后,租车去准备第二天驾照路考(是的,这边考驾照是要自己带车的。。。),然后,可以理解成在传说一年中月相对地球影响最强烈的日子里初到南半球的不适,又或者是租车后立刻降温暴雨吹风,疯狂迷路几个小时,在CBD夜雨中乱转找车位,然后发烧了,一晚上都清醒地睡不着旁观水木摄影版小弟们打架,第二天昏昏地去路考,但临场状态还是很赞的,行云流水风林火山,最后被关的理由是转弯变道时没有做出夸张的耍猴般的扭头查看盲点车辆的动作。 哦,对了,算了算时差,阅兵的同一时刻我去参加某语焉不详的摄影师面试,本来以为是做ps的小弟,然后发现是个影楼,女摄影师大妈让我向她演示如何指导顾客摆出美艳的pose。华丽完败。 然后看到又一个当年觉得灵气十足的小mm由于校园感情问题展现出女性能够在滚滚红尘中迅速得到锻炼的强劲可塑一面。mmd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以后早晚忍不住去包个啥啥,走养成路线,圆我多年怨念的。 5。 6。 7。 8。 据说总会有一些未必是低潮但可以被称作G点的时刻,期间被触到了就会崩溃会情感迸发会芳心暗许。理论上这样的时刻只有像狗皮膏药一样成天黏在旁边才有可能必然碰到;偶遇的概率约等于0。anyway显然这种乱糟糟很快就会过去的,个么在可能它还在的时候,至少在小麦还没来的时候赶紧写下来,有要趁虚的赶紧。至少下一次我可能就有车有钱了,就能自行解决拎着水酒去某处唱采薇采薇。 fivestone · De Alto Cedro voy para Macané
-
每次都是这样……
(某 BBS) :我喜欢 Jesef Koudelka 耶 Re:那种自我流放情结很赞的 Re:人家是有故乡的人 Re:中国号称5000年历史,实际上连5年都没有 Re:到处都在拆房子 Re:我一直觉得这辈人也该在历史上留下点什么 Re:当这些文化或者事物无声无息地在我们眼前消失的时候,我们会不会用相机去留下一点儿记忆? 然后,就变成一群人讨论什么时候去拍某快要拆了的胡同或废城楼…… 所以论坛上的越来越少,乃至最终呈闭关状态,还是有理由的。 又:我还是非常不喜欢把摄影用于记录,好像什么东西不拍下了就可惜了的一系列拍摄风格。 又:或许 BBS 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图片讨论了。web 2.0 大家都有自己的 blog,再把图专门贴到论坛上等人 re 几句,本身就是重复矫情的事情。所以基于 RSS 聚合的论坛,如 friendfeed 才是王道,但也不完美。而且这年头让文艺界的一帮人都熟悉某种新工具且能翻墙使用这些工具的门槛远大于摄影的门槛。。。 又:所谓文无第一,哪怕再烂的片子,被骂之后理论上都会有一堆言辞用于自我维护,风格啊语境啊评判标准啊,大不了最后说爷就是自己喜欢~ 比爷喜欢更恶心的是我们就是生活之余玩玩当做兴趣不要搞得那么深入啊。 以上。
-
[2009 旅行] 4 – Motorcycle Diaries
好久没有定时上光华了,前几天好像错过了蛮有趣的帖子……个么这篇东西压在手里也有4个多月了,顺便发出来。 2009年4~5月,在云南骑摩托车旅行,西双版纳 – 澜沧 – 西盟 – 沧源 – 耿马 – 镇康 – 德宏 – 大理 – 丽江 – 香格里拉 – 德钦 – 回程到丽江意外而止。总计约2600km。点击这里可查看详细行程。 车是在景洪买的,二手五羊125,¥1200(偏贵)。沿途汽油费¥409,修车¥567,交警罚款一次¥700,第二次直接把车扣了,所以本来打算最终车子卖一些钱的,统统打了水漂。(旅行总开支) 关于摩托的照片,远不如帐篷帖的照片那样好找。原因以下: 没有明确的计划,不像帐篷那样,每天早上起床拍一张就行了 华丽的飙车场景,我一个人没法拍 各种诡异的路况,飚high了也就懒得拍了 那些雨水蒙着眼往前冲最后连人带车在泥坑里打滚的场景,是不敢把相机拿出来的(后来我痛定思痛买了600块的防水罩准备到悉尼拍海滩,不过到现在还没用过) 被缉毒被罚款被扣车的时候,没办法拍照的 最关键的还是旅行期间美感再度作祟,纯记录性质的片子,这次本来就拍的极少;至于那些美景中非要进自己摩托车的合影照,想想就觉得恶心,还不如只拍风景了 所以来来去去只找到这么几张图,随便发发。 完整的捆上行李的全车图,居然只找到这么一张,还是从随手乱拍中裁出来的。喏,就是这样子的
-
blogger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poll id=”1″] 近两年的若干新形势之一是亲爱的堂弟表妹们终于与时俱进开始纷纷通过MSN之类的链接翻到我这个blog,所幸老爸老妈目前距这项技术突破还很遥远。所以看官们,请管好嘴巴。 我不确定如果父母知道这里的存在后会发生什么——可能会很劲爆;但肯定之后我再写东西时会觉得很不爽,于是可能会屏蔽某些地域的ip(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现在就这样做)。至少我相信他们掌握RSS订阅乃至翻墙术的时间会比访问我的blog更遥远。 是的,我和家里有矛盾。那种潜在的布朗运动的趋势和用爱和责任非要把你栓起来之间的矛盾。我小心翼翼地不让这种矛盾爆发出来。其实这个blog被他们知道了也没什么,除了些许他们不知道的小事譬如我去云南不是坐车而是骑了3000公里的山路摩托,以及几篇感情八卦外,我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是真的不能让他们看见的。但我也同样不能确定这里是否有什么东西会让矛盾砰地一下爆发开来。而爆发的结果,即使最后狠下心的是我,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不要冒这个险。 我和家里,就像是一根橡皮绳的两端。距离远了父母会抓狂,距离近了我会抓狂,拉的越远,阻力越大。不巧我想要的和父母认可的距离之间的差距要大于多数正常人。于是过去7~10年内我一直在和这条绳子较劲。慢慢地,一点点拉扯,期望它能达到范性形变。 是的。人生就像风筝,飞得再高,也有棵线拴到地上。这说明你能飞多高取决于以下四点: 风力,也就是人品; 升力,你的自身结构; 地面的水平高度; 你能把那条线拉扯到多远。 这其实是每家都有的普遍矛盾,只是我所在的距离比大多数人更长而已。我旁观过各种长度,有根本不存在这种矛盾的、有自由放飞的、有如我一样在拉扯的、有被拉回去的、有彪悍地一往无前向外拉的、也有拉断了的。我也体验过各种距离和力度的组合。绳子已经比过去长一些了,至少老妈已经对我随时跳上火车习以为常而不再怨念孩子没卧铺会多难受。但还是要继续。也许你不相信,但至少到目前仍然是我在努力把绳子往外拉而不是我已到达彼岸他们在努力把我拉回去,所以目前的劣势一方仍然是我。 有压力的一方也是我。不要说什么珍惜父母还在,他们还能在的时间比我还能蹦的时间多多了。 这样子很累。以致于给家里通话这种事情都要仔细控制好频率。通话太多会造成惯性,乃至间隔超过两天对方就会不爽地打过来,乃至你出去玩几天电话和MSN上看不到就会抓狂打给你同学找人。我经历过的。 我已经习惯了在别人仰慕的时候,做深沉状很二地回答:选择任何方式都是有代价的。嗯,这就是代价之一。 顺便开个投票玩。订阅器里看不到的,请进来投票。为了装这个插件我壮着胆子把wordpress从2.7.1在线升级到了2.8.4,所幸无大恙。右边调用的分类函数大概是过时了,回头再查查。
-
life of mine
从 Camp 2 的时候我就在想丫们要是在这里会说什么了。“摄影师把搜寻和诠释影像意义的工作完全交给了观众”,嗯这个措辞要抄下来回头用得上。丫们是成天编故事憋剧本的一群,思考问题的角度,或者说取向,就是如何“对一个问题的深入关注和系统化的视角”以便于挖出东西。这样很赞。我应该立刻答应室友小弟继拍裸照之后要我帮忙拍给他bf的handjob视频的要求,然后每日里深入地拍他们怎样生活,怎样去餐馆打工,怎样拙劣地找老外练英语以求雅思通过5.0,怎样在每晚仅有的娱乐时间里对着小S的访谈节目笑的前仰后合……然后我相信我能出一套华丽的片子,同时收获很大。但现在不愿意/没心情去这么做。所以说所谓专业(文盲同学路线的)摄影师就是没有后顾之忧能静下心专业挖故事的人。这只是路线之一,也许我最终不会选择去这么做。也许我拍照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我更倾向在自己的过程中表述我看到的,当然未必是 Camp X 的那种风格,但重点似乎确实在自我,而不是单纯对他人的挖掘。 但终归都要去体验。
-
Aug 29, 2009
好吧主要原因是土人我还没习惯 Sep 29, 2009 这样的日期表述从而对其中的字母无视,又或许是潜意识里就没想到军部的办事效率如此拖沓,总之我刚刚一大早就去面试了,被鄙视回来。 几天来都在想这种左道,乃至连其它简历都没怎么好好投,总有些又回到了当年拥Schlumberger时的错觉,把很多心情寄托在一个很不靠谱的貌似shortcut上。个么可以静一静了,先去买那个两年合同的预送手机。 上一次类似的英语乌龙是从Siliguri坐火车到Delhi的时候,弄混了 5pm 和 5am (这个至今我也要盘算一下才反应过来),碰巧这两个时间都有去Delhi的车,只不过前者十几小时后者五十几小时,然后我为了赶凌晨的车,夜半在乡间铁路上漫步,然后人生中迄今唯一一次成功被抢劫,和警察发飙整夜,最终绝望地冲上车,一天后发觉车速不对,然后更加绝望。 ——————————— 征兵面试处离Parramatta社区中心不远,旁边是步行街中间穿插着教堂Town Hall小花园,很有些国内小城市欧式风情街的味道。Town Hall在举行仪式,为庆祝越南国庆,越南某将军和Parramatta区长共升两国国旗。之前有澳洲土著暖场,大家衣冠楚楚看猴戏状。 不得不说这个唯一和美国赖在一起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资源浪费实在严重。超市里疯狂散发塑料袋,油价不高,家家水龙头拧开就是热水,连街边随便发的小旗子,都是华丽的小木棒旗杆。 总觉得日子有些不对劲,回来查,原来越南国庆是 Sep 2, 1945。 1963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北京发表声明,反对美国侵略越南南方和屠杀越南人民的暴行。中国人民援越抗美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NeverWinter, Mr. Mohole – 2
Sydney的夜晚比Brisbane要冷的多,在去后者的大巴上大家下车放风又哆哆嗦嗦地跑回车上,这在当地术语里叫做倒春寒。传说中的灰狗晃得厉害,于是十几个小时不能敲电脑不能看书只好躺着,偶尔想到点东西,却又立刻湮没在对目的地的民风考察中。嗯,迄今没搞定手机上网发twitter,那些场景切换间瞬息变化没被记录的,也就忘掉了很多。 上了灰狗之后我才第一次看到悉尼的海;离开的时候我才第一次翻开LP,看到我前几天从门外经过的酒吧在书中一副大洋洲爵士乐圣殿的样子,在决定是否要回来时不由加了几分。嗯,在Brisbane华丽的海滩上散步时我就想这个Sydney也有的。我现在看任何东西都会去想象自己3个月后面对它的样子。似乎我已经完全能想象自己n个月后衣食无忧也无聊然后强找乐子的样子了。 然后要做的是找房子然后找工作上网买车换手机蹭新移民的免费英语课,但房子取决于工作车取决于房子有工作就不能去蹭课甚至要不要去签那个两年的手机也取决于工作,于是又陷入一大团纠结中。越发像RPG了,像每次D&D开局时都在琢磨怎么分配初始点数。 但本来的城市探险似乎变味成了在某地打拼blah,这让我非常非常不爽,尽管目前首要去做的确实是在这里达到收支平衡。然而……也未必。尤其当我发现自己居然开始为有没有工作而忐忑的时候,这种不爽进一步爆棚。想起当年Ed在我那里投出简历后成天坐立不安,后来其实很轻易地拿到offer后又长出一口气的样子,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我丫才不要那样子。 ——————————— 这……算不算又一次在改变面前为了维持什么而刻意地拒绝改变? 就像总有人说爱看我的闷骚文章,却(可能是因为一直没学会用Google Reader)已经不怎么看了,我也喜欢看她们,但也有的渐渐不怎么看了或者不知道怎么re。人——即使是稳定生活的人,也会随着某些因素而改变,其中一些因素我已熟悉,看着它们在她们身上发生和将要发生。当然还存在我不熟悉的。所以说为了某人而保持自己这一边的稳定也是不靠谱的事。理论上只有一个点在做布朗运动,和两个点都在运动,其接近的概率是一样的。 这些文字还是有因为悬在半空而矫情的痕迹,nnd,算了等过几天再回头来骂自己土。莫霍尔先生以为自己想通了原委,遂结不动根本印,铜琵琶、铁绰板,唱采薇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