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fivestone

  • blogger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poll id=”1″] 近两年的若干新形势之一是亲爱的堂弟表妹们终于与时俱进开始纷纷通过MSN之类的链接翻到我这个blog,所幸老爸老妈目前距这项技术突破还很遥远。所以看官们,请管好嘴巴。 我不确定如果父母知道这里的存在后会发生什么——可能会很劲爆;但肯定之后我再写东西时会觉得很不爽,于是可能会屏蔽某些地域的ip(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现在就这样做)。至少我相信他们掌握RSS订阅乃至翻墙术的时间会比访问我的blog更遥远。 是的,我和家里有矛盾。那种潜在的布朗运动的趋势和用爱和责任非要把你栓起来之间的矛盾。我小心翼翼地不让这种矛盾爆发出来。其实这个blog被他们知道了也没什么,除了些许他们不知道的小事譬如我去云南不是坐车而是骑了3000公里的山路摩托,以及几篇感情八卦外,我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是真的不能让他们看见的。但我也同样不能确定这里是否有什么东西会让矛盾砰地一下爆发开来。而爆发的结果,即使最后狠下心的是我,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不要冒这个险。 我和家里,就像是一根橡皮绳的两端。距离远了父母会抓狂,距离近了我会抓狂,拉的越远,阻力越大。不巧我想要的和父母认可的距离之间的差距要大于多数正常人。于是过去7~10年内我一直在和这条绳子较劲。慢慢地,一点点拉扯,期望它能达到范性形变。 是的。人生就像风筝,飞得再高,也有棵线拴到地上。这说明你能飞多高取决于以下四点: 风力,也就是人品; 升力,你的自身结构; 地面的水平高度; 你能把那条线拉扯到多远。 这其实是每家都有的普遍矛盾,只是我所在的距离比大多数人更长而已。我旁观过各种长度,有根本不存在这种矛盾的、有自由放飞的、有如我一样在拉扯的、有被拉回去的、有彪悍地一往无前向外拉的、也有拉断了的。我也体验过各种距离和力度的组合。绳子已经比过去长一些了,至少老妈已经对我随时跳上火车习以为常而不再怨念孩子没卧铺会多难受。但还是要继续。也许你不相信,但至少到目前仍然是我在努力把绳子往外拉而不是我已到达彼岸他们在努力把我拉回去,所以目前的劣势一方仍然是我。 有压力的一方也是我。不要说什么珍惜父母还在,他们还能在的时间比我还能蹦的时间多多了。 这样子很累。以致于给家里通话这种事情都要仔细控制好频率。通话太多会造成惯性,乃至间隔超过两天对方就会不爽地打过来,乃至你出去玩几天电话和MSN上看不到就会抓狂打给你同学找人。我经历过的。 我已经习惯了在别人仰慕的时候,做深沉状很二地回答:选择任何方式都是有代价的。嗯,这就是代价之一。 顺便开个投票玩。订阅器里看不到的,请进来投票。为了装这个插件我壮着胆子把wordpress从2.7.1在线升级到了2.8.4,所幸无大恙。右边调用的分类函数大概是过时了,回头再查查。

  • life of mine

    从 Camp 2 的时候我就在想丫们要是在这里会说什么了。“摄影师把搜寻和诠释影像意义的工作完全交给了观众”,嗯这个措辞要抄下来回头用得上。丫们是成天编故事憋剧本的一群,思考问题的角度,或者说取向,就是如何“对一个问题的深入关注和系统化的视角”以便于挖出东西。这样很赞。我应该立刻答应室友小弟继拍裸照之后要我帮忙拍给他bf的handjob视频的要求,然后每日里深入地拍他们怎样生活,怎样去餐馆打工,怎样拙劣地找老外练英语以求雅思通过5.0,怎样在每晚仅有的娱乐时间里对着小S的访谈节目笑的前仰后合……然后我相信我能出一套华丽的片子,同时收获很大。但现在不愿意/没心情去这么做。所以说所谓专业(文盲同学路线的)摄影师就是没有后顾之忧能静下心专业挖故事的人。这只是路线之一,也许我最终不会选择去这么做。也许我拍照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我更倾向在自己的过程中表述我看到的,当然未必是 Camp X 的那种风格,但重点似乎确实在自我,而不是单纯对他人的挖掘。 但终归都要去体验。

  • Aug 29, 2009

    好吧主要原因是土人我还没习惯 Sep 29, 2009 这样的日期表述从而对其中的字母无视,又或许是潜意识里就没想到军部的办事效率如此拖沓,总之我刚刚一大早就去面试了,被鄙视回来。 几天来都在想这种左道,乃至连其它简历都没怎么好好投,总有些又回到了当年拥Schlumberger时的错觉,把很多心情寄托在一个很不靠谱的貌似shortcut上。个么可以静一静了,先去买那个两年合同的预送手机。 上一次类似的英语乌龙是从Siliguri坐火车到Delhi的时候,弄混了 5pm 和 5am (这个至今我也要盘算一下才反应过来),碰巧这两个时间都有去Delhi的车,只不过前者十几小时后者五十几小时,然后我为了赶凌晨的车,夜半在乡间铁路上漫步,然后人生中迄今唯一一次成功被抢劫,和警察发飙整夜,最终绝望地冲上车,一天后发觉车速不对,然后更加绝望。 ——————————— 征兵面试处离Parramatta社区中心不远,旁边是步行街中间穿插着教堂Town Hall小花园,很有些国内小城市欧式风情街的味道。Town Hall在举行仪式,为庆祝越南国庆,越南某将军和Parramatta区长共升两国国旗。之前有澳洲土著暖场,大家衣冠楚楚看猴戏状。 不得不说这个唯一和美国赖在一起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资源浪费实在严重。超市里疯狂散发塑料袋,油价不高,家家水龙头拧开就是热水,连街边随便发的小旗子,都是华丽的小木棒旗杆。 总觉得日子有些不对劲,回来查,原来越南国庆是 Sep 2, 1945。 1963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北京发表声明,反对美国侵略越南南方和屠杀越南人民的暴行。中国人民援越抗美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NeverWinter, Mr. Mohole – 2

    Sydney的夜晚比Brisbane要冷的多,在去后者的大巴上大家下车放风又哆哆嗦嗦地跑回车上,这在当地术语里叫做倒春寒。传说中的灰狗晃得厉害,于是十几个小时不能敲电脑不能看书只好躺着,偶尔想到点东西,却又立刻湮没在对目的地的民风考察中。嗯,迄今没搞定手机上网发twitter,那些场景切换间瞬息变化没被记录的,也就忘掉了很多。 上了灰狗之后我才第一次看到悉尼的海;离开的时候我才第一次翻开LP,看到我前几天从门外经过的酒吧在书中一副大洋洲爵士乐圣殿的样子,在决定是否要回来时不由加了几分。嗯,在Brisbane华丽的海滩上散步时我就想这个Sydney也有的。我现在看任何东西都会去想象自己3个月后面对它的样子。似乎我已经完全能想象自己n个月后衣食无忧也无聊然后强找乐子的样子了。 然后要做的是找房子然后找工作上网买车换手机蹭新移民的免费英语课,但房子取决于工作车取决于房子有工作就不能去蹭课甚至要不要去签那个两年的手机也取决于工作,于是又陷入一大团纠结中。越发像RPG了,像每次D&D开局时都在琢磨怎么分配初始点数。 但本来的城市探险似乎变味成了在某地打拼blah,这让我非常非常不爽,尽管目前首要去做的确实是在这里达到收支平衡。然而……也未必。尤其当我发现自己居然开始为有没有工作而忐忑的时候,这种不爽进一步爆棚。想起当年Ed在我那里投出简历后成天坐立不安,后来其实很轻易地拿到offer后又长出一口气的样子,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好土我丫才不要那样子。 ——————————— 这……算不算又一次在改变面前为了维持什么而刻意地拒绝改变? 就像总有人说爱看我的闷骚文章,却(可能是因为一直没学会用Google Reader)已经不怎么看了,我也喜欢看她们,但也有的渐渐不怎么看了或者不知道怎么re。人——即使是稳定生活的人,也会随着某些因素而改变,其中一些因素我已熟悉,看着它们在她们身上发生和将要发生。当然还存在我不熟悉的。所以说为了某人而保持自己这一边的稳定也是不靠谱的事。理论上只有一个点在做布朗运动,和两个点都在运动,其接近的概率是一样的。 这些文字还是有因为悬在半空而矫情的痕迹,nnd,算了等过几天再回头来骂自己土。莫霍尔先生以为自己想通了原委,遂结不动根本印,铜琵琶、铁绰板,唱采薇采薇。

  • Day 1

    刚出机场便遇到可能是和国内物价相差最大的东西:地铁(14.8*5.67 : 2)。后来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去超市考察当地物价(虽然这种行为是在预想中必然出现的且也觉得有点土,但做这种事情确实能聊以解忧玩),然后决定自己在有收入之前戒可乐了,然后从普遍的4倍价格中找出那些2~3倍的,作为短期内的长期粮票 报关时阿姨问我为什么没写这边地址我说就是没地址嘛,阿姨无比诧异的样子,但因为随即安检大叔无视我从没刷过的敞篷里会不会被查外来物种颗粒的暗自担心,完全不查就让我走了出去,所以就没意识到这其中其实有缄言。本来是打算先晃一阵子,再决定在哪里干活哪里居住的,但这边初期所有的手续:tax、medical、bank、买手机……都需要一个固定的住址在未来几个星期给你寄东西。然后考虑是不是先找个房子住一阵子,还不知道这边租房要签多久;或者找认识的人(没有)或者认识的人认识的人用她的地址帮我收一下东西;或者明天去政府要低保的时候,问问能不能让他们做我的PO box 青旅的wifi不免费,$3/hour,试了一下觉得速度还行就又买了$15/day,本来还有$50/week的,后来想如果自己在这里住到第四天会不会去死 终于弄好了PennyTel,网上打全球每次8澳分不限时,比Skype便宜不少,通话质量还不错,但后来也有几次试的时候不靠谱,还待观望。不过这里的ADSL貌似是包月也限流量的。。。 我觉得我上半辈子浪费的电驴流量和坐火车逃的票,在这里很快都会流水般报应回来的。 跟一堆各种肤色反正就不是白种人的英语以及上铺昆士兰小弟满嘴f***的唐山口音奋战一天后,发现同屋还有一个加州的,如聆天籁 —————————— 本来打算在之前铺垫点琐事,没想到琐出来这么多,且大多是无趣的哭穷。看来新鲜感还是难以平复的心态。其实我想说的是发现今天完全没有伤愁别离或者初临某地的忐忑,尽管这地方感觉确实很陌生也确实有语言不通的障碍(比刚到Nepal不适应多了),却只是平静地精密分析遇到的每一个新的状态,调整其在决定下一步行动时所占的权重,知道哪些是我土哪些是他们土哪些是必须的经验值。扛着>50kg箱子走路的时候,感觉像在玩RPG。 然后开始在一些当地论坛上套近乎,因为觉得如果来之前就跑到网上报道非常土。是的有很多准备工作我都没有做,连移民局发来的文档都没完整看过一遍。所以可能是故意看自己这个样子的。

  • Day 0

    一个人长时间骑马行走在丛莽地区,自然会渴望抵达城市。他终于来到伊西多拉,这里的建筑都有镶满海螺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里的人能精工细作地制造望远镜和小提琴,这里的外来人每当在两个女性面前犹豫不决时总会邂逅第三个,这里的斗鸡会导致赌徒之间的流血争斗。在他盼望着城市时,心里就会想到所有这一切。因此,伊西多拉便是他梦中的城市,但只有一点不同。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伊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有一堵老人墙,老人们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回忆。 — 《看不见的城市》 fivestone · 说好的幸福呢?

  • 我希望的那些事儿

    成功只有一个——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 zz 《明朝那些事儿》 好吧,这本书我目前只看了最后那段。个人觉得最后那段很二。。。 个么这个list在我这儿藏了很久了,放出来~~里面都是些这样的事儿:需要努力关注才有可能做到,做到了会很爽,没做到也只是不爽,不会因此觉得人生很失败,于是没有必要刻意去为了某项而大规模改变人生。暨传说中的yy list。嗯那。 顺便研究一下如何在blog里嵌动态list(鄙视隔壁华丽丽的自制<Table>)。以前用的是flexlists.com,嵌套的带格式的js看着很舒服,但日常维护起来远不如google spreadsheet方便。试试gdoc的嵌入效果。

  • 《缅北监狱》

    《缅北监狱》,吕楠,798 相对于“三部曲”历时15年漫长而艰苦的拍摄,《缅北监狱》吕楠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拍摄,时间虽短,但力量和质量都没有丝毫的减弱。 我有些看不懂了。 请原谅我不会从“这个场面多难拍到”、或者“感谢你把这样血淋淋的现实展示在我们面前”这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是《四季》里那种云淡风轻弄过了头,变得负负为正?(可能是刻意地)扬弃了画面本身的美感之后,作品变得如同一般的报道照片,完全看不出吕楠,或者其他哪个典型摄影师的痕迹。 偶尔有两张,表面的平淡中闪现出画面深深的功力,也有一些我知道我回头再静静地看是能看出感觉的,但更多的(如逗狗、抽竹片)让我感觉是流于报道而看不深切。也许是我更习惯了Salgado那种报道苦难时仍带着强烈画面感的风格,也许是我还有什么很土的地方是自己内省不到的。使劲想。 事实上这个选题和最初的精神病院,本质上是非常相近的。他在拍的时候肯定也有想到这一点。我想不出15年只出三个集子的人,在拍摄新东西的时候,会把他以往的作品在心里挂到怎样的位置?超越?很难超越? 或许是错觉。在看片过程中我能体会到,一种在纯粹的摄影角度上找寻的痕迹。就像自己在云南感受到的那样,终于又上路又拿起相机,却不知自己真正要拍下什么,在拍的过程中一边茫然一边思索一边尝试的过程。可惜当时的我,以及刚刚看《缅北》的时候,都还没找到答案。 我一直极度好奇,他在这15年,以及从缅北到现在的这三年中,那些没有在拍的时间,他都在做什么?也有参加什么摄友聚会,或者街头随拍? 整个作品编排甚至给人一点点小作的感觉,如最初几张华丽丽的却与后面有些脱节的吸毒,如画册用那张裸女做封面。我拼命地想这里还有什么是我不能理解的,否则看到纯粹的吕楠如此沾染,会忍不住很伤心。 ——————— ps,昨晚才知道7月20日之前吕楠居然在天津美院美术馆展出全部的大幅三部曲!那时候我正和Ed骑着自行车从美院门前百无聊赖地经过。Ed说这儿有美术馆诶,我说进去过感觉一般还是去吃红烧牛舌尾吧。哀哀!

  • 挫折教育 – 1

    于是似乎我又渐渐舞文弄墨起来,仿佛许多年前被自己刻意抛弃掉的行为,如今又操起来,仿佛通过隐晦的文字就能达成心灵交流,一遍遍地,为窥到的草蛇灰线而失落或跃动,找寻和当前心情有最大契合度的歌,为通往心里的只言片语居然已经被人谱了曲而迷醉,又怨念原来自己所谓的新鲜情绪,其实都是无数次发生过乃至被人写过唱过了的,像绞尽脑汁自以为完美谋杀的新犯人在读过无数案例的老公安面前,惶惶无所遁形。 例行的无数次临行前和老妈谈人生。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不是成功,不知道自己的成功究竟是什么,只是恍惚朝某个方向走着,让自己达到某种境界,以便当明白想要的成功是什么,或者决定和你在一起的那一刻,有资本/能力/心情就这么一步跨过去,且不必付出太多代价。而不是之前若干次想跨不敢跨那样,担心一劈腿就让自己前功尽弃一无所有。 日,我终于发现自己的摩羯座潜质了。 老妈又进来絮叨,家里是完全不适合写东西的会所之一。 测试Wordpress留言悄悄话插件。

  • 她的国

    男:(她忽然变的很冷淡,说好的活动也不去了,对我那些拙劣的逗趣,也不再是嗔嗔的样子,偶尔笑笑仿佛在敷衍。我想问她到底是怎么了,但看着她的眼睛实在是说不出口,害怕一出口反而会失去。想必是我的若即若离,或者整个这些暧昧本身让她厌倦。好几次我想就这么吻下去,我爱她,就这样说出来告诉她,但我们都知道说出来也一时不会有什么结果。过几天仍然各有各的世界,各自世界中万一遇到更暧昧的仍然会犹豫一阵然后选择放对方鸽子,也许当最终各自时空重合后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在一起,也许在这之前我们就会主动促进重合的概率,但暧昧显然不如我爱你更能促进主动促进的力度,是的,说出来就像一阵风,我是一片云的每一个气体分子都还在布朗,但宏观上已经有了飞去的方向。我知道我在害怕这种促进在另一维度上对自己的改变,从而选择维持这种温吞的样子以期待极小的重合概率,但我也知道这种所谓选择就像小学时从放暑假到最后一次返校前夜都不去碰作业一样,根本不能叫做选择,叫做不作为,或者叫逃避。我感觉我可能要失去她了。之前的聊天她谈及仿佛最终会回到这里,事业、business、blah,这不是我的世界,也许这只是不是我喜欢的世界,也许这最终就是我的世界,也许这最终也不是她的世界,谁说的清?但至少我知道她的气质会渐渐地不属于这个环境,从这个角度讲她是属于我的,你进了这个世界,就很难忍受再回到多数土人中去找彼此,也许她知道这一点,只是未曾有意识地去面对,也许她还是有可能最终变成鱼眼睛变回来属于这里,所以我对自己臆想出来的逻辑也从来都完全不能确定。她变心了吗?也许我这段时间尽管瘦了但最终又呈现出反弹了的样子不能让她满意,我只是知道自己不久会有可以生活中轻松地顺便瘦下来的环境,于是没必要现在就刻意做苦行僧以及对抗父母的殷切喂养,又或者就像我一直把自己的不靠谱狠狠地晾在外面,盖住自己其它方面的华丽丽一样,以此来挡开大多数不理解我方式的人,避免她们诱惑我从而干扰我,甚至也以此来挡开那些理解我方式的,告诉她们老子目前暂时更希望不为对方而改变自己从而只等待时空重合的概率。但渐渐地这种行为成了惯性,以致我也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以及该怎样停止。这生活真的太难受了,心动时的无力就像天塌下来了一样。天哪,我真不知道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女:(mmd老娘那个又来了。)

  • 同一种调调

    我一直在仔细审视着自己有没有离别的情绪,而结论总是(当我把某些情绪按照自己的逻辑一一剖析后):没有。我知道会有很多改变,我已经做好了欣赏这些改变的准备,但经过求导后“有改变”这件事本身,已经如同那n次在城市间迁徙以及各种长期或短期的旅行一样,再不能给我任何刺激或忐忑。 很多人,这边的和那边的,和我说某处福利如何不错但日子如何无聊如何只适合养老blah……基本都被我无视。事实上说这些话的人即使在国内,其生活方式和我也并没有太多交集,因此不觉得有什么借鉴意义。于是只臆想出两件需要忐忑的事:一是到了那边周围全是这种在养老的土人,越发找不到同好;又或者我在这边一直所坚持所抗争所追求的想法,过去后发现都是人家本来就约定俗成理所当然的观念,人生一下子没了意义。 出来的时候又下了阵雨。好像所有的氛围都很氛围的样子。她的状态她的迷然,仿佛再多待一会儿,或者一伸手,就可以再一起,好像n年前无数次梦想的那样,或者从n年前到现在无数次梦想的那样。然而我n年前就也预料到了现在这个场景,预料到现在的我比n年前还伸不出手去。一切仍然都在半路上,我精确地知道自己离开的时刻,从而在这一刻之前精确地花光了自己所有的资本:钱、IT技术基础、不能控制的感情。 于是又一次地bye,转过身走了,几十秒后突然一阵难抑的心痛。 之前和QL夜半走过光华楼,一只很瘦的小白猫像狗一样前前后后,却又很小心地围着我们跑,一直跟到lab门口。那神态让我想到了当年看《猫》时从Victoria眉眼间想到maggie时的样子。虽然很难理解为什么现在校园的伙食环境还会有猫瘦成这样子,但她那个样子实在让人抑制不住地想去包养。我尝试着泛起抛开签证留下来养着她的念头,又理所当然地把这种念头否决。我说服自己这种感情只是出于怜惜,因为怜惜而冲动不可取,所以这种想法不可取。鬼知道这逻辑是否正确,鬼知道是否是怜惜,好吧想到这里刚好是稳定态,我只想到这里。 她说也许最终我还是那样地生活吧,然后看着你各种不一样的生活,听你讲各种有趣的故事。这论调他妈的一点儿也不新鲜,我的好多以前的朋友都这么说过,仿佛我变成了大众图腾一样,这会让我和他们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的。我不要成为你的图腾,你才是我的图腾。那些为了追寻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而忍受不开心和寂寞的日子,我一直在喃喃着你,乃至不清楚你和她哪一个才是真晰。 后来在北区楼下等着wave某人吃竹子的时候,一个男生打着伞拎着饭盒走到楼角,撒下些食物,周围的三只猫立刻奔过来吃,然后又走到另一片楼角去撒给那边的几只猫,最后走回来用北区门口的水管刷饭盒。这是我来上海后最开心的时刻。谢谢。 嗯,没错。同一种调调是因为我当初刚开始写歪酷那个blog时在听《叶惠美》,觉得这个歌名不错,就随手拿来做blog的名字,取的是尽管特立独行和而不同,但毕竟离不开某些大众本质之义。在歪酷那个模板的抬头还有两句话:赖着不走会让人很感冒,以上这道理我全都了。是同一张专辑中《她的睫毛》的歌词(某些tk能力强大的同学应该对这个名字有些熟了……)。后来搬家到wordpress时那两句话没地方摆,就只把同一种调调的标题搬了过来。现在在谷歌百度搜这个名字,都能在一堆周杰伦中挤进搜索结果的前十。但眼下似乎终于已经过了还在说“赖着不走”的阶段,所以近期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把blog换个名称换个theme,彻底新鲜一下了。

  • VE 175 Costs

    澳大利亚独立技术永久居留签证。从开始申请ACS的职业评估,到最终拿到VISA,共耗时735天,¥29558.10,不包括各种远远近近的交通费、材料打印扫描费用、托人帮忙的bg成本等。 各种材料的公证,¥770 雅思,¥1456。其实考了不止一次….不好意思把多出来的钱也算在这里了:( ACS评估,澳元AU350,邮费¥260 正式申请费,澳元AU2060 体检¥1283 以上是一切顺利下必须的费用,总计¥22459.00 从递交申请到开始处理,排队等待293天 由于某莫名其妙的肺部阴影,被耽搁总计266天,¥7189.60 找不是很靠谱的负责在过程中提供咨询的中介,¥2000 就这样了。开始和当年把户口扔在某地一样,有花大力气学会屠龙术,以及背上蜗牛壳的错觉。 ———————– 另:拟于7月25日那个周末在青岛举行告别会暨沙滩海鲜啤酒同好会,提供报告*1,其它路费及食宿自理,w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