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erella

我很想知道你小的时候听《灰姑娘》的故事,听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父亲要出远门,问女儿们要带什么礼物?两个女儿都说要珠宝、漂亮的衣服,只有灰姑娘说
“当你从城里回来时,把最先勾到你帽子的那根树枝折下来送给我好”

完全对这段没印象。。。。。。
然后我翻出《灰姑娘》的全文,然后极其茫然地对着这篇东西发愣。原来灰姑娘还有个亲爹,每次舞会回来还要和爹躲猫猫斗智斗勇!水晶鞋是小鸟叼来的,我一直记得是巫婆用破鞋变的!我还很清楚地记得应该有一辆南瓜马车的,满大街做婚嫁生意的都在说南瓜马车的!这些印象都是从哪里来的?!!
查了一下,原来灰姑娘有很多版本(wiki: Cinderella),最有名的除了格林童话版外,还有个Charles Perrault版,什么巫婆变鞋啊南瓜马车啊,都是出自这个版本。俺小时候看的应该也是这个,反正我对那个格林版的完全没印象。
Charles Perrault的《鹅妈妈故事集》比格林童话早100多年,睡美人、小红帽、穿靴子的猫……等等,最早也都出于此(其实也都不是yc是民间搜集版),情节据说要阴暗的多,至少这个版本里小红帽死了很对我胃口。
———————–
ps,当年买户外装备时,一段时间的签名档是【Cinderella · 找44码的水晶鞋】。坊间关于fivestone的性别困惑,大抵最早出于此。

每次都是这样。。。

(某 BBS)
:我喜欢Koudelka耶
Re:那种自我流放情结很赞的
Re:人家是有故乡的人
Re:中国号称5000年历史,实际上连5年都没有
Re:到处都在拆房子
Re:我一直觉得这辈人也该在历史上留下点什么
Re:当这些文化或者事物无声无息地在我们眼前消失的时候,我们会不会用相机去留下一点儿记忆?
然后就变成一群人讨论什么时候去拍某快要拆了的胡同或废城楼。。。
所以论坛上的越来越少,乃至最终呈闭关状态,还是有理由的。
又:我还是非常不喜欢把摄影用于记录,好像什么东西不拍下了就可惜了的一系列拍摄风格。
又:或许BBS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图片讨论了。web2.0大家都有自己的blog,再把图专门贴到论坛上等人re几句,本身就是重复矫情的事情。所以基于RSS聚合的论坛,如friendfeed才是王道,但也不完美。而且这年头让文艺界的一帮人都熟悉某种新工具且能翻墙使用这些工具的门槛远大于摄影的门槛。。。
又:所谓文无第一,哪怕再烂的片子,被骂之后理论上都会有一堆言辞用于自我维护,风格啊语境啊评判标准啊,大不了最后说爷就是自己喜欢~
比爷喜欢更恶心的是我们就是生活之余玩玩当做兴趣不要搞得那么深入啊。
以上。

lqy

才说过认识的人认识的人认识的人在法航飞机上,远远地看他们脑子里一片空白,10个小时后就得知小妖的死讯:25号在盘锦出差,遭遇意外。

lqy (老妖·安得广厦千万间) 共上站 6858 次  [狮子座]                    
上 次 在:[2009年05月24日10:02:49 星期天] 从 [59.45.5.199] 到本站一游。 
离站时间:[2009年05月25日00:30:12 星期一] 表现值:[神~~] 信箱:[  ]     
文 章 数:[118539] 经 验 值:[AAAAAAAAAA] 生命力:[666]                   
身份: [光华网友] 

和小妖算是朋友,在北京的校友们偶尔聚会,打打牌吃吃饭,算的上很熟却没有太深的交流,甚至一直不知道lqy的真名是什么;但无论如何这次算是距离够近的了。也想做出和大家一样伤心哀悼的样子,却还是神色自若没心没肺地去做自己的事情,sorry,我甚至一直在用死而不是其它词来刻意刺激自己,但我对死亡的态度好像一向是这个样子,身边常有人死,却都悲痛不起来。我要的方式让我调节自己不要被诸如死亡这种貌似不寻常的事情影响情绪。当然也可能是亲密度的缘故,不知道更亲近一些的你们死了我会怎样。至少今天过节的气氛淡了很多。
翻出之前的照片,去年帮brokenwing拍照时,顺便给小妖拍了几张,后来给过他小样,成天被他用作MSN及各SNS的头像。对周围都是卡片机的他而言,这可能是他生前近照中分辨率最高的。于是导出全幅,如果他家人用得上,麻烦谁联系转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