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

对了,庄子说过:五石这么大的葫芦,别看不结实,你可以抱着他划水呀~~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 《莊子 · 內篇 · 逍遙遊》

【譯】惠子告訴莊子說:「魏王送我一顆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去長成果實有五石這麼大。用來盛水,它的堅固程度卻不能舉起來;剖開來做瓢,那麼瓢大無處可容。不是不大,是我認為它沒有用處就打碎它。」

莊子說:「你實在不善使用大的用處啊。宋國有個人善於製造不龜裂手的藥,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業。有一個客人聽說,願意用百金買他的藥方。這個人聚集全族商量說:『我們家世世代代漂洗絲絮,所得不過幾金;現在一旦賣出藥方可得百金,就賣給他吧。』這個客人得到藥方後,便去遊說吳王。越國犯難,吳王派他為將領。冬天,和越國人水戰,大敗越人,吳王割地封賞他。能不龜裂手的藥方,是同一個;有人因此得到封賞,有人還是漂洗絲絮,這就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現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蘆,為什麼不繫著當腰舟而浮游於江湖,反而憂慮它太大無處可容?可見你的心還是茅塞不通啊!」

新域名:fivest.one

刚刚发现 2015 年出现了 .one 的新的顶级域名,而且常年续费价格比 .com 还要便宜,属于最便宜的一档域名了。于是顺手把 fivestone 的变体 fivest.one 拿下。嗯,我已经羡慕 del.icio.us 很久了(虽然后来他们很没品地改成了 delicious.com 然后就倒闭了……

ExtensionRegistrationRenewal
.cat$6.00$28.50
.com$8.84$8.84
.com.de$4.86$4.86
.info$3.84$11.94
.me$6.78$12.47
.moe$12.99$13.99
.ne$419.99$469.99
.net$9.78$9.78
.one$7.47$7.47
.org$9.72$10.72
.social$5.92$21.98

其实还有个更好的变体 fivesto.ne 但是 .ne 也太贵了吧!一般这种冷门小国家的 .xx 顶级域名都是 $20~50/年,但 Niger 卖四百多也太夸张了。无视之。

然后把 fivest.one 映射到 blog 服务器上,作为 fivestone.info 的别名,二者在使用上没有任何区别。具体效果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总觉得像 photodaily.fivest.one 的网址有些头重脚轻了,看着别扭。

有订阅 RSS 的麻烦换一下地址 feed.fivest.one (不换其实也无所谓……

fivestone.info 暂时也不会放弃,还是会继续注册着,方便搜索引擎和外链过渡。而且这个域名还占着一个 Google G Suite 的免费帐户,可以用 [email protected] 的形式登录 Gmail,——这个服务如今被 Google 收费收到飞起,之前的免费帐户还能用,但是不能换域名,只能添加别名。(据说原先的免费帐户还能倒卖一小笔钱……),所以还是先留着吧。


UPDATE:两年后 fivestone.info 就不再续费,放弃掉了。那个 Gmail 的免费域名帐户,不知从何时起改了规定,免费账户只能网页登录,不能用 pop/smtp 之类的远程客户端(其实就是变着法儿撵人),所以弃掉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UPDATE:又过了两年(2022),.info 的注册费突然翻了一番,$17.49/年。Gmail 的免费账户,到当年 7 月就不再支持,必须切换到收费版。呵呵。


基于搜索和访问量的年度总结回顾(2010)

看到8080童鞋的年度google搜索记录,也顺手查一下自己的。(点击图片看全图)

1、2月有大量时间在旅行和农场摘葡萄,4月后开始办公室宅,搜索记录趋于稳定,9月份回国两周,略有下降。
另外惊叹一下mm的作息是如此规律,居然每天都有固定的5个小时乖乖睡觉不上google。相比之下我这个完全看不出是在上班了。。。
———————–
顺便统计一下blog,虽然每年10k的访问量秀出来实在是寒碜,但想到自己和某些成天开着纵横的自曝癖相比已经好很多了,也就无所谓的说。

总体上就是这样子。每年都有一两次,因为某篇文章被名博名推引用,导致短时间内有大量人来围观,访问量从每天几十暴增到上千。今年的高潮是那篇喷MacBook的帖子,但也只潮到300多。另外感谢左右脑旋转的伪科学帖、四十部淫秽色情网络小说、西直门魂场、以及几篇大多过时了的翻墙或twitter同步教程,为本站稳定贡献着超过三成的访问量。
有趣的是访问本站的浏览器统计。虽然访问量IE占了超过一半,但是按网站停留时间算,其它浏览器的比例则猛增。说明本站对那些非IE用户的吸引力比IE过客们高很多。

全年的RSS平均订阅数为161,6月份老域名彻底注销后,很奇怪原先绑在老RSS地址上的30个订阅,并没有在订阅总数上体现出明显的降低。
———————–
海外RPG的第二关已经渐渐展开,明年的布朗运动和茫然程度,未必会比今年好多少,所以还是继续不列什么来年目标了。

一些帐号的注册时间

很多服务,像Google、水木、MSN、OICQ…..在更早些时候也注册过,只是后来各种原因帐号丢失了。这里只列出能一直用到现在的。
—- BBS —-
日月光华:1998-9-15
水木社区:2000-11-2
—- blog —-
blogcn:2004-01-14,已倒闭
yculblog(ycool):2004-03-24,已倒闭
自建 wordpress:2007-6-16
—- 域名 —-
fivestone.cn:2005-6-24,2010-6-23注销
fivestone.info:2007-03-25
fivest.one:2018-9-18
—- website —-
Google(Gmail):2004-6-22
豆瓣:2005-07-22
twitter:2007-10-17
friendfeed:2008-2-3,2015-4-9倒闭
新浪微博:2019-10-24
—- IM —-
MSN:2003-1-13 8:26:52,2014-10-31倒闭
QQ:2003-6-13
skype:大约在2004年
gtalk:应该就是发布当天(2005-8-24)吧
—- shopping —-
ebay:大约在2000年
淘宝:2005-8-18

抢ID的故事

看pala写ID的故事:“最理想的情况是你所有的网络名字, 如各网站用户名, 网址, 邮箱等全部统一成一个ID. 似乎目前就见过fivestone一个”。
数一数确实不少了:google、twitter、friendfeed、光华、水木、digg、youtube、flickr、 delicious、myopenid、豆瓣、IMDB、godaddy、msspace、歪酷、搜狐、blogbus、blogspot、 bloglines、blogcn、wordpress、wiki、rememberthemilk、bet365、卓越当当叽歪饭否做啥和讯牛博……
要统一其实不难,起一个足够生僻的词做ID即可。当然大家最初上网注册第一个ID的时候,不会有这样的觉悟。就像Ed同学前几天blog搬家,用惯了Ed以及helloworld这种大众词汇的人,选择域名时郁闷无比。当然我也没有这个觉悟。开始用fivestone,是在日月光华BBS,距今已10年有余。后来用惯了也就渐渐在别处也这样注册。
其实我用这个词是有涵义的,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每次出诸如“好友知我多少”之类的测试题,总免不了问一下fivestone是什么意思。答案以前在blog发过了,自己去查。
因为fivestone也有五子棋的义项,所以国内还是有几个人在和我抢,好像在西安或是上海,不过他们抢去的基本都是些新浪百度天涯之类的我完全不在意的网站。国外也有人在抢,fivestone.com是个图案设计公司,.net是个乐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也在抢,尤其是一些blog引擎,搜狐、blogbus、MSN space之类的,自己肯定不会用的,却也去顺手把fivestone注掉,或者放个通往blog的链接在上面。
算下来我没有抢到且平常要用的网站,只有:ebay、skype、淘宝。
因为以前用的域名是fivestone.cn,所以一些没抢到fivestone的网站,往往把账号注册成fivestone_cn之类的。但如今.cn已经换成.info了,看着有点不爽。
———————
开玩笑说以后给孩子取名字要考虑到域名还在不在。。。不过貌似两个字拼音的域名,都已经被人抢占了等着转卖的说。
———————
网上认识的人,现实生活中熟了,彼此也一律用ID称呼,于是渐渐被派生出其它简化版,fs、50。。。但是和老外接触的时候,被对方称呼 fivestone,感觉怪异无比。所以考虑可能还是要渐渐把真名提到前台来。不过暂时到没有取英文名的打算。一直认为只有那些名字对老外而言难以发音的人,才有起英文名便于称呼的必要。我的名字应该不属于此列。
另外我总隐约记得“我的真名@gmail”是被我注册过了,却完全试不出密码。找回密码时的提示问题也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