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japan
-
箭术或禅心 – 1
箭术或禅心 – 1、2、3…… 1920s,德国哲学博士赫立格尔(Eugen Herrigel)在日本讲课期间,学习弓道,后来把他的感悟写了一本小册子《箭术与禅心》1。多年之后,这本书,作为「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渐渐火了起来。 在书里,作者重点描述了「禅」在撒手放箭这一瞬间的体现:并不是拉弓的人主动地把手松开,而是在进入禅意之后,让箭自己射出。 我问师父:「如果我不去放箭,箭怎么会射出去呢?」:「是它射的。」「那一箭完全与你无关。」 在一个 现代射箭爱好者&器材党 的眼里,射箭的准确度,大概受这些因素影响: 器材质量:不要松动。 箭的质量(不要弯)和一致性:重量、均匀度、弹性(挠度 spine)…… 弓对箭的干扰:箭是否从弓的中心射出?箭羽会不会蹭到弓?解决方法: 中心箭窗 箭台(arrow rest)、箭侧垫(button) 瞄准的方法: 没有瞄准器时的替代参照物,或某些「直觉」瞄准法 使用各种瞄准器(sight) 复合弓使用窥孔(peep)更精确瞄准 每次拉弓的幅度,也就是弓的拉力,是否一致?解决方法: 更稳定的姿势 弓弦和拉弦的手靠在脸的固定部位, 信号片(clicker,更精确地提示箭头和弓身的相对位置) 复合弓(拉到固定位置就无法再拉) 手指对弦的干扰:撒放的瞬间弓弦蹭到手指。解决方法: 撒放姿势的改进 使用指板(finger tab) – 似乎这只是让手指不痛,而不是降低手指触弦干扰 复合弓使用撒放器(release),彻底避免手指和弦接触。 人在拉弓和瞄准时的手臂晃动解决方法: 更稳定的发力方式 稳定杆(stabilizer):力臂越长,晃动越小 复合弓(拉满弓时用力更少) 手感 – 主要是弓的设计和调校方面 弓的重心和质量分布 搭箭点上下两部分的力是否均衡,几根手指之间的受力分布 在追求准确性的现代射箭运动中,同样考虑到了,放箭一瞬间手指触弦造成的干扰。很多经典射箭教材中都提到了这一点,如何避免松手时肌肉僵硬,体会在若有若无之间撒放的感觉。——在上述的诸多因素中,手指对弓弦的干扰,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且远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而弓道,则在基本不触及其它因素的同时,把手指撒放的因素,放大到了超级重要的位置。 btw,弓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开弓的姿势,但似乎更集中于如何更平稳、有力地把弓拉开,而并没有在动作一致(以提高准确性)上,涉及太多。 另一方面,弓道强调手指撒放,并不是为了提高准确性。——事实上,相对于其它射箭运动,弓道已经把对准确性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在弓道低段位的审核中,只看射箭者的姿势和气质,完全不管箭有没有射中;高段位的审核中包括了对准确度的要求,然而,并不是要求射中多少环,而是……能射到靶子。 于是,手指撒放、乃至整个弓道本身,成为了一种媒介,让人通过它来感受「禅」。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禅」,和技术提升,甚至是互斥的。《箭术与禅心》中,作者曾通过改进技术动作,来使自己达到和禅意类似的平滑撒放。师父发现后,立刻就翻脸了…… 但在对「禅」的描述中,仍然能看出结果导向的痕迹。在师父的描述中,尽管会经常说能否中靶不重要,要「无所求」;但对禅的境界的描述中,箭自己射出后,箭也会自己命中。——所以「禅」仍然是一种导致准确率的神秘技术? D 问我:那么,体育运动中的「技近乎道」,到底是说的什么呢? 我:呃……我觉得是,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超过了意识的控制能力和描述能力。就像乒乓球,初学者如果一直想着「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再考虑重力、摩擦力,如何在空间中用二维平面去冲击一维矢量……肯定打的乱七八糟。而熟悉了之后,用什么角度击球是不需要思考的,击球者也无法把他的动作解释清楚。 而如果击球者,在达到肌肉自发动作之后,在回头来品味这个动作形成的过程,在自省中,重新构建无意识动作和意识本身的连接,这也就是一种「禅」了吧? 赫立格尔的这段经历,轴心国的味道十分浓郁。查了一下,果然作者在二战开始后不久,就成为纳粹党员,并且一直试图在学术领域,用禅来阐释纳粹思想2。在书里能看出这种苗头:弓道师父让徒弟进行的,很多不明就里的强硬单调指令,我们今天看来,是很典型的规训,当时却被描述为让徒弟自行开悟禅意的必要行为…… 以及,弓道在日本,直到今天,仍然是右翼的重灾区。整个弓道机构,基本是上层阶级垄断的沙龙,内部等级制度十分严厉。甚至,有学术认为,在赫立格尔的小册子之前,日本箭术和禅道之间,根本就没什么关系,一切都是轴心国商业互吹的结果……3 1. Herrigel,…
-
马拉松 – 4
东京马拉松,42.195km,5h23m9s。又大大地打了一回酱油。主要(客观)原因是太冷,前30km状态很好,之后各种肌肉废掉,一直走到终点。 确实很冷,有一阵子还零散飘着雪花。在起点等待时就很冷,上身短袖,下身Skins A400紧身裤,哆哆嗦嗦也就扛过去了——后来发觉这种「扛」很消耗肌肉能量。跑了一会儿就觉得热了,但其实还是冷的,摆臂时小指里面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甩动,血脉不畅的样子。 5km:28m、10km:58m、15km:1h27m、20km:1h59m、25km:2h35m、30km:3h16m,对于两个月没怎么锻炼,春节各种添膘的死胖子来说,这个速度很不错了,毕竟清楚自己最近状态差,原本的目标就是5h。但过了浅草(30km)后突然废掉,坚持又跑了一段,大腿股外侧肌酸的抬不起来,只好从跑改成走,越走越冷,小腿肚也开始抽搐,最夸张的是摆臂时前臂肌肉也开始抽搐……走了5km后本来可以勉强跑几步的,又赶上几次爬桥,算算肯定不能进5h,再拼也没意义了,就一直走到终点,路上想些事情。 完成的第四个全马。如今的自己,哪怕状态不佳,【开始狂奔+后面苦走】在5h30m内搞定全程,难度已经不大了。虽然每年报个名来证明自身状态,也就是随便玩玩的事,但下次还是尽量在确认自己能提高成绩的时候再跑吧。 地点名 Point スプリット (ネットタイム) Split (Net Time) ラップ Lap 通過時刻 Time 5km 00:38:41 (0:28:26) 0:28:26 09:48:41 10km 01:07:52 (0:57:37) 0:29:11 10:17:52 15km 01:37:37 (1:27:22) 0:29:45 10:47:37 20km 02:09:44 (1:59:29) 0:32:07 11:19:44 25km 02:45:34 (2:35:19) 0:35:50 11:55:34 30km 03:25:46 (3:15:31) 0:40:12 12:35:46 35km 04:18:04 (4:07:49) 0:52:18 13:28:04 40km 05:10:30 (5:00:15) 0:52:26 14:20:30 Finish 05:33:24 (5:23:09) 0:22:54 14:43:24 ———— 东马确实组织的不错,沿途补给和服务都很到位(去医疗站要点凡士林,也要记录号码,签字,坐在棚里等mm送来,这个夸张了……)。沿途气氛很好,沿途常有人端着点心糖果随你吃,不用担心会饿。 各种cosplay就不多说了,其实各地马拉松都有这些。东京有个很有名的,每年扮耶稣,背着木十字架,只穿短裤,赤脚——不过貌似他也觉得硌脚,专门找柏油路上画着白线的地方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