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marathon

  • 记梦录 2019-10-18

    居然梦见自己在跑马拉松,梦里长达几个小时,把自己之前跑马拉松的体验真实地重现了一遍。不同时段自己身体的感受,精神上如何支撑,和路人以及其它选手的互动和较劲,都非常接近真实的状况。 唯一的不同,是跑步时居然穿着外套,觉着不舒服,也只能一路忍着,到了30多公里,越来越熬不下去的时候,考虑要不要把外套扔掉,然后就醒了。

  • 马拉松 – 5

    2017-4-9,横店马拉松,42.195km,顶着雨跑完全程,官方的成绩是3h29m28s,比自己2012年的个人最好成绩,快了一个小时。还是值得炫耀一下的吧。 前半程雨下的很大。很快路面就出现积水,鞋子湿透了感觉很磨脚。几次想打退堂鼓。尤其是20km补给站,就在住的酒店旁边,心里好想跑个半程就回酒店冲热水澡。后来看速度一直还不错,也就坚持着跑完了。 途径的秦王宫景区,坐落在一个小山头上,似乎建造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做排水系统。上山的路,积水沿着路面哗哗地流,像在淌小溪,秦王宫里更是将近10cm的积水。据说后来山下的井盖都被积水顶开了,几个警察在上面镇着。 组委会提前发了薄膜雨衣,本来是打算起跑前穿上保暖,跑步时就脱掉的,但后来下雨就一直穿着。到35km处基本不下雨了,打算脱掉,脱下来的一瞬间感觉暴冷,又套了回去,直到40km才扔掉。 30km,——本来就是体力最差,最需要坚持鼓劲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爬坡,——那个已经不能叫做“坡”了,完全就是一个垭口,2km内爬升超过200m,坚持翻过去,人也废掉了。爬坡前的配速大约4:45,爬完坡再也没进入5:15。 路边显示里程的标牌,和GPS手表相比,误差很大。从10km处,里程牌就比实际少了500m。每到整公里处,周围几个人的各种手机手表同时哔哔作响,因此确定应该是自己的设备比路标准确的。后半程里程牌的误差最多达到1200m,以至于我开始焦虑:要是到终点实际距离只有41km,那就太坑了。好在最后几公里的路牌渐渐把误差补了回来。撞线处手表的显示是41.8km,考虑到沿途弯道会抄内弯,这个距离还能接受。 到终点时,手上的电子设备显示里程不足,其实有点尴尬的。很多APP在记录到42.195km后,都会记录你跑完了一次全马、给个徽章、刷新个人最好成绩之类。所以还差400m就关掉设备,感觉满坑的。于是为了这种浮云,跑过终点后,一边吃着补给,一边在营地里继续晃,直到里程够了才关掉…… 补给站服务还是不错的。隔天收到组委会的成绩短信。 看自己之前的跑马blog,记录身体每一段的不同感受,真心地觉得:有那么的感受,还是主要还是因为当年太弱啊……这样的东西,除了让自己回味,对别人也没什么借鉴作用了吧 但成就感确实不如以前了。对于那些圈子外的朋友,『某某跑了马拉松』就已经是很值得惊叹的事情了,成绩从5.5h到4.5h到3.5h,其中的艰难,对他们来说,反而没有太多认知。

  • 马拉松 – 4

    东京马拉松,42.195km,5h23m9s。又大大地打了一回酱油。主要(客观)原因是太冷,前30km状态很好,之后各种肌肉废掉,一直走到终点。 确实很冷,有一阵子还零散飘着雪花。在起点等待时就很冷,上身短袖,下身Skins A400紧身裤,哆哆嗦嗦也就扛过去了——后来发觉这种「扛」很消耗肌肉能量。跑了一会儿就觉得热了,但其实还是冷的,摆臂时小指里面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甩动,血脉不畅的样子。 5km:28m、10km:58m、15km:1h27m、20km:1h59m、25km:2h35m、30km:3h16m,对于两个月没怎么锻炼,春节各种添膘的死胖子来说,这个速度很不错了,毕竟清楚自己最近状态差,原本的目标就是5h。但过了浅草(30km)后突然废掉,坚持又跑了一段,大腿股外侧肌酸的抬不起来,只好从跑改成走,越走越冷,小腿肚也开始抽搐,最夸张的是摆臂时前臂肌肉也开始抽搐……走了5km后本来可以勉强跑几步的,又赶上几次爬桥,算算肯定不能进5h,再拼也没意义了,就一直走到终点,路上想些事情。 完成的第四个全马。如今的自己,哪怕状态不佳,【开始狂奔+后面苦走】在5h30m内搞定全程,难度已经不大了。虽然每年报个名来证明自身状态,也就是随便玩玩的事,但下次还是尽量在确认自己能提高成绩的时候再跑吧。 地点名 Point スプリット (ネットタイム) Split (Net Time) ラップ Lap 通過時刻 Time 5km 00:38:41 (0:28:26) 0:28:26 09:48:41 10km 01:07:52 (0:57:37) 0:29:11 10:17:52 15km 01:37:37 (1:27:22) 0:29:45 10:47:37 20km 02:09:44 (1:59:29) 0:32:07 11:19:44 25km 02:45:34 (2:35:19) 0:35:50 11:55:34 30km 03:25:46 (3:15:31) 0:40:12 12:35:46 35km 04:18:04 (4:07:49) 0:52:18 13:28:04 40km 05:10:30 (5:00:15) 0:52:26 14:20:30 Finish 05:33:24 (5:23:09) 0:22:54 14:43:24 ———— 东马确实组织的不错,沿途补给和服务都很到位(去医疗站要点凡士林,也要记录号码,签字,坐在棚里等mm送来,这个夸张了……)。沿途气氛很好,沿途常有人端着点心糖果随你吃,不用担心会饿。 各种cosplay就不多说了,其实各地马拉松都有这些。东京有个很有名的,每年扮耶稣,背着木十字架,只穿短裤,赤脚——不过貌似他也觉得硌脚,专门找柏油路上画着白线的地方踩。…

  • 马拉松 – 2

    还是流水帐一下吧。9月16日完成的悉尼马拉松。全程42.195km,用时4h28m11s,报名费135澳元。【官方数据】报名参加比赛(全程部分)的共3406人,最好成绩2h11m52s,规定时间(5h30m)内跑完的共2980人,我排名2204,在2215位雄性完成者中排名1729。其中前半程(21.1km)用时1h53m26s,排名1381(/3406),平均速度11.16km/h;后半程用时2h34m44s,平均速度8.18km/h。 人生第二次马拉松。和八年前那次(5h29m58s)比,成绩确实提高不少,至少是第一次坚持着勉强跑完全程……说“勉强”是因为悉尼马拉松的路线太坑爹了,各种大坡度爬坡上桥,累积爬升超过200m,都过了35km了还要再爬升近50m,沿着大桥翻过来再翻回去……35km后的上升路段,我实在蹦不动了,都是走到坡顶再继续跑…… 之前一直在跑步机上运动,半小时5~6km。报名马拉松后跑了6、7次11km,比赛前三周跑了一次半程22km,感觉状态还不错。但赛前两周一直扁桃体发炎,早晚疲累时轻微咳嗽,不见好转。周五(赛前2天)晚上吹了风,身体发冷,在被子里发抖,第二天发汗才好了些。 0km,Bradfield Park 起点在海港大桥北端桥下,地方不大,半程的已经出发了,各种欢乐健康跑的还没来,也算不上拥挤,两排几十间移动厕所,每间门口排着三五个人,比较壮观,清晨凉风一吹便意通达,拉完不久又重新排队尿了一泡。报名时按预计成绩分成三个组前后排列,我在B组(3h30m-4h30m),7:30比赛开始后和队伍一起慢慢移动,大约2分半后走到出发点(芯片开始计时的地方)。

  • 当我跑完步,我谈些什么 – 1

    旅行的时候看这本书。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当然三个月的旅程我不止看这一本书,还有《xx》、《xx》、《xxx》以及一些更无聊的小说,带铝壳的Kindle是旅途圣物。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我有年头没读村上春树了,而且,这一类【似乎每页都可以挑出些句子做格言】的书,我一向读不下去——对我而言,只有那些和我有着相同感触,它所描述的是我已然体验过的,才能对其中的道理有所共鸣,那些文字也不再新鲜,而只是对自我的归纳,从这个角度讲,无论有没有共鸣,这类书的作用实在有限。但村上还算好了,从文字中能看出和自己纠结的过程(好吧刚知道人家是摩羯座)。虽然这一本不是小说,更多格言,但因为同是跑者,却也有更多的共鸣。 嗯,各种共鸣。看他说跑者不在乎胜负,更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看他说跑步时思考的孤绝感;看他说正式马拉松时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轮流抗议再用意志平复下去;看他说一起集训的选手车祸死亡,想到“他们经历了何等苛酷的训练”所以痛心不已——我向来是很看淡死亡,乃至认为自己绝不会因为死的是熟人而过度悲伤的,但读及此段,想象traveler同学经历千辛万苦,开着新买的破车,满载咖啡馆用品,在离喀什200km的地方翻车的场景,觉得自己那时候也会痛心一下的。 说起共鸣其实有些心虚,因为在跑步方面我比村上作家还低了一档:人家每天训练10km思考的我每天跑5km也在想;迄今只跑/走过一次全马、几次半马,感受跟人家跑100km超马的差不多。以致我心虚那共鸣是否是真的共鸣?那些真是对自己的归纳;还是看了之后觉得好赞啊自己也应该这样想,从而潜意识里的对号入座? 后来在泻湖边,读到他跑惯了42km,突然坚持着跑了趟100km的超级马拉松之后: 超级马拉松带给我的种种东西之中,意义最重要的,却不在肉体上,而是在精神上。它带给我的,是某种精神上的虚脱之感。。。跑完了超级马拉松,我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对跑步持有自然的热情了。肉体的疲劳难以消除也是原因之一,不过绝非仅此。“我想跑步”这一意欲,在我心中不再像从前那般可以明确地找到了。我不知道是为什么。然而这是难以否定的事实。在我的心中发生了什么事件。平时慢跑的次数和距离都显著减少了。 回想我那次熬完42km后,并没有文中不想跑步这样的意欲,因此对潜意识认同的忧虑也就淡了些,至少自己是还可以跑的更多的。但【精神上的虚脱】却突然浮了上来,我不清楚自己在经历的是不是文中描述的情感,但这次对号入座很容易,只需要把动词换一下,不是跑步,不是超级马拉松,而是刚刚结束的超级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