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代价?

看到网友的一篇帖子:

在我二十歲以前,我是一個可以穿牛仔褲睡覺的人。我可以在,今日看起來實在不太舒適的環境下睡覺,不會特別覺得怎麼樣;舉例來說,那時我的床板上鋪的是幾張囤起來準備做模型用的紙板,冬天時實在被床板沁上來的寒意冷得受不了,才去買薄床墊。

那時的我是非常荒廢「感覺」的,我不僅和內在的感覺疏離,也很鈍於外在的感覺,我認為那是我可以穿著牛仔褲睡覺的原因。現在的我,即使穿著柔軟的睡褲,有時候還嫌壓到衣褶子不舒服,差不多是個豌豆公主。

就算現在的我想越過時空去對過去的我表達憐惜,那時的我也一定感覺不到吧。

回頭一看,真是跋涉了好長的路,來到這裡。#

这样的视角,我还是第一次见,于是感到很惊讶。以往看到的很多,和年轻时风餐露宿状态的对比,最终都是自嘲几句如今娇气了。而这一篇,则认为从前的状态,是一种「不重视感觉」?与之相对的,如今的豌豆公主,是一种重视感觉后的进步?or 至少是进步的代价?

我提出这样的疑问。对方也是日常在 follow 的,多数三观比较一致的网友,于是回复的氛围也很融洽。对方的回复:

的確也有想過自己是不是變得嬌貴了,不過畢竟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那時發生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年輕時的我很自己為可以用理智壓制自己的一切,卻在重要關頭發現身體與意志不統合,情緒會逃出來控制身體。

至於豌豆公主是好是壞,我倒沒有想評價,而是接受。頂多就是,感謝現在的我有一些外在條件讓我可以是豌豆公主吧。

其它有着共鸣的人也来讨论:

這樣的狀態是一種進步嗎?我覺得我不會用進步形容它。比較像是在爬一座山,一開始在山腳時,我的身心靈狀態,和登上山後,身心靈狀態已經皆然不同了。

以前的我因為一些事情,常常是伴著淚水入睡的,或是餓著肚子入睡的。從現在往回看,那時候我的身心靈是身.心.靈,三者分開,處於一種先各自顧好自己,無暇顧及其他的狀態。

后面更多地在交流,重视感觉的重要性,和渐渐懂得要重视感觉的心路历程……


我当然赞同重视感觉的重要性;但我大概明白,这个思路的 bug 在哪里。把风餐露宿的青春,和不重视感觉的青春,过度地绑定在一起,以致于前者连带着一同被否定。以及,在发言者之后的人生历程中,那些风餐露宿,并不是什么需要被重视、发展的能力,所以也就无妨被顺带抛弃。抛弃时甚至不会想着,要不要捡回来珍念一下。

发言的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在其它维度的一些倾向,也符合我的预期。所以也只是大家对不同东西的权重不同吧。并没有否定对方的意思;只是这样的思路我第一次见,记录一下。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nter Captcha 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