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nowhere man
-
湄洲天后宫
湄洲岛,传说是妈祖林默的故乡。北宋年间,岛上出现了最早的妈祖庙(灵女祠),经历朝扩建为大片宫殿,文革期间全毁,1980 年代后,由散落到各地的香火信徒集资重建的仿宋建筑群。被妈祖信徒们戏称为「东方麦加」…… 除了在码头附近的大型祖庙外,湄洲岛上的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各自的妈祖庙,盖的都不小。去不同的堂口进香,也是信仰和交流体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一些祭日,人们会扛着妈祖像,把所有的庙都逛一遍。 但其中一些庙,路不熟的话,并不好找。于是我上岛时,被唤醒了踩地图之魂,骑着电动车,把所有妈祖庙都找了一遍,标上准确的 GPS 位置。 每座庙的 GPS 位置(WGS 84),由北向南: 地点 纬度 °N 经度 °E 湄洲祖庙 25.09379 119.14317 上英宫 25.09035 119.12628 上林宫 25.09007 119.12889 上兴宫 25.08973 119.13972 寨山宫 25.08211 119.12082 莲池宫 25.08169 119.12598 回龙宫 25.08014 119.11606 龙兴宫 25.08008 119.12268 进福宫 25.07523 119.11157 湖石宫 25.07453 119.12075 天后行宫 25.07068 119.11253 文兴宫 25.06453 119.12972 白石宫 25.06218 119.12382 天利宫…
-
好离乡 – 2
观影会上看纪录片,流亡的巴勒斯坦妇女们,合作编织一条传统工艺的挂毯,以此为线索,把个体的流亡叙述,联系在一起。电影拍的不错。观影者们,也纷纷映照自身经历,讨论各种美好的文化,被战争或强权摧残,是多么可惜;以及作为物理或精神上的流亡者,如何从文化叙事的角度,相互连接、支撑。进而强调口述性历史的学术意义。 然而,几乎所有的反映难民的作品或讨论,都是类似的视角,赞扬受害者原先的文化或者美好的生活,从而凸显破坏这些的行为,是多么的不义。 这样的视角看多了,忍不住想:从摧残文化的角度去谴责战争,真的是合理的么? 1. 我所在的文化里,有很多糟粕、或是庸碌,是我们日常在坚持努力抵抗着的。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同样也有很多,是日常和这些文化氛围对抗着的少数派。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遭遇战火,成为难民,那么,在这个关于难民或离乡者(diaspora)的叙事中,我们之前在群体内部的反抗,那些苦苦坚持着的自我,就,消失了?变得全无意义?甚至,在和 diaspora 同温层的交流中,仅仅是提到这些,都变得不应该? 关于 diaspora 如何不自觉地被迫形成群体性,以对抗整体的政治性,在学术界大概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我只是从被湮没的个体的角度,又一次想到这些。 2. :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我不想让我所在的文化,或者我自己,从历史上消失,被抹去。 :我也很感动,——但是,如果,我不在乎自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我,仍然会面对不公而反抗,也会为遭受不公的你们去反抗,那么,我的这些反抗,是否会因为我不想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变得更弱一些呢? 就像我不是因为自身利益才支持女性主义那样,我反抗的,是更纯粹的不公。而不是什么相关利益,或者附加的理由。 3. 我承认,在难民群体中,用文化来团结大家,保持连接,在人们的现有认知中,是很有效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操作,平空又多了一道工序:对自身文化的美化和维护。网上关于巴勒斯坦、乌克兰、乃至香港的争论,很多也都流于这个模式—— 黄丝:香港原有的美好传统,被摧残得不剩什么了。 小粉红:就你们那点破传统,譬如啥啥啥陋习,有什么可保留的?(这里的很多例子,其实我是同意的……) 黄丝:艹,你们的啥啥传统才叫做垃圾,blah blah 然后争论的重点,就歪成了「这个文化是否足够好,是否值得保留。」——然而,如果这个被摧残的文化,它不够好,那么它反抗强权的合理性,就会减弱吗?
-
好离乡 – 1
我还以为这篇早就写成 blog 了,想引用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当年只是在 mastodon 发了一条。那么还是贴过来吧。感觉最近想写的很多话题,都与之隐约关联。回头再慢慢展开(大概会写一堆「同温层里标榜个人主义」的画风…… (2022年,疫情后,谈论「润」的人自然渐渐多起来。) 这段时间关于「润」的讨论,无论只是讨论,还是已经在行动,给我的感觉,更偏向于一种「被迫」才考虑的状态。社区里,大家经常交流,过去的哪个事件,成为了下决心跑路的底线。——于是联想到自己。但感觉我当时,并没有这样的底线事件,或者说,远远不是到底线才润的,甚至也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准;仅仅是护照可以方便去更多地方,以及不想让自己说话时受委屈。 这正是我这些年怨念的地方:各种动荡下,原先那种「为了探索新世界才做啥啥」的情怀,没人谈起了;一切都塌缩回「保障自己物质或情绪上生存」为导向的行动策略。以至于,我期待的,原先为了探索的人终于聚在一起讨论的内容,也变成了被迫跑路后讨论如何在异地找个稳定工作。——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并不是在物质无忧的条件下说这种风凉话的。事实上,需要把物质前提,在意到什么程度,本身也是文化导向和自我审视的结果。总之就是希望大家能更好玩一些。
-
Nomadland – 6,燃气系统
关于车里用的燃气炉灶方案。因为只是简单的 van,而不是正式的房车,不存在内嵌的燃气系统,只是每天把各种气罐炉头搬来搬去。简要地说,每天使用最多的方案是: 从大号液化石油气罐(POL),先转成美式一磅罐卡口(UNEF 1″),再转接到户外圆罐炉头(Lindal B188)上。 这样的组合,可以随时把其中的一些环节,替换成其它款式的气罐和燃气用品。 户外常见的气罐接口,大概有这五种: ① POL,也就是最常见的大号「煤气罐」,准确地说,叫「液化石油气罐」。我这边日常可以买到的,有 3.7kg 和 8.5kg 两种容积。大的更划算,但我的床板下面只能放进小号的,换一瓶气大约 $20,Bunnings 和很多加油站都有换。 还有一种 LCC 27 接口,是 POL 的升级版。近年来政府渐渐把 POL 气罐,升级成更安全的 LCC 27 接口。这个是向下兼容的:原先用在 POL 上的管线,仍然可以拧进 LCC 27 的气罐;反之则不行,LCC 27 专用的管线,不能用在 POL 气罐上。所以,使用 POL 的管线,就不必在乎每次换到的气罐,是旧接口还是新接口。 ② 3/8″ BSP-LH,另一种大号石油气罐的接口,通常只有专门的户外型房车才会使用。加油站很少见,更换气瓶也远不如 POL 方便。可以很方便地改成 POL,户外店有转接头卖($15)。 ③ UNEF 1″ / BOM,北美常见的一磅重的绿气罐,北美的加油站和便利店到处都是,但澳洲和中国很少,只有专门户外店才有。 ④ Lindal B188,又名 7/16 UNEF,户外背包露营时,最常见的扁圆气罐。虽然北美有很多炉头,都是 ③ 的…
-
友人帐
我的双眼可以看见时光的流逝,目睹一切有生之物的死亡。在我的眼中,人类的肌肤干缩衰老,春天的树芽枯萎掉落,岩石粉碎成灰,只有长寿的精灵族中的少年在我看来不受影响。即使是如此,他们在我眼中也像是即将凋谢的花朵。 –《龙枪编年史》 这些年 emo 的主线之一,就是看着曾经能够一起讨论的朋友、乃至喜欢的人,渐渐地沉到各种坑里。——「坑」当然只是我的视角,他们都很快乐。 改变不是瞬间发生的。曾经还一起是好友的时候,我就能隐约感觉到这样的痕迹。甚至很多次的离开,也都与此有关。但离开后我无数次地回顾,质疑自己曾经的选择。每一次看到他们下沉,我都在问自己:如果我当时不离开,选择努力去沟通、改变,是否结果就不一样?于是我的离开,算不算一种逃避?我看着他们时,那种比看其它路人更深的难受,是否因为我没有继续尝试而内疚? 有时我试着去努力,但最终并没有掰赢,围绕着他们的更强力的文化;有的我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无能为力;有的我一直不知道答案。 甚至改行去学一些东西,也有很大程度是为了,把这些「隐约感觉到的痕迹」弄清楚。我做到了。关于如何从各种细微痕迹中,看到文化对人产生影响,以及如果当事人不警省或者放弃坚持,如何不自觉地渐渐沉入其中。——但这也只能让自己更清楚地看到那些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而不知如何去影响、扭转。 这一切仍然在重复。我仍然能交到各种,三观上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其中大多数是比我年轻很多的人,乃至都没必要去考虑从朋友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但在很多人身上,我仍然有发现各种下沉痕迹的感觉。我仍然对他们一二十年后变成什么样子,表示悲观。 很多「痕迹」,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无理取闹的:当你刚刚毕业,抱怨上班很烦很累,却仍然去打卡的时候;当你交流社会经验和办公室技巧的时候;当你只是因为寂寞而去各种社交的时候;当你因为被客户认同又能赚到钱而欣喜的时候。 这就是阅历吧,我恨这种感觉。 我知道这一篇充斥着巨大的 ego。其中的很多环节,并不是必然的断言,只是我个人在这个时代的主观经历中,总结出的感受。不对劲的也很可能是我自己。我也能看到新的一代人的,可能的好的一面:虽然大多数人沉的更深,但幸存下来的人,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氛围,变得更清醒,清醒到有足够能力来意识到,之前说的那些加诸自身的细微文化影响。希望能抱抱他们。
-
里世界 – 6
看到年轻人旅行回来,继续打着鸡血,说「____那里很好,想时不时去呆上一阵」,突然意识到,自己最近这几年,纠结的点之一,在于:已经没有那样的地方了。 ——任何看上去很好,可以待着很欢乐的地方,或者人群,都需要我放弃一些方面的思考,才能去融入。而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安然欢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选择了去无视某些,这个环境里没有被提到的东西。然后,这种「无视」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也会让安然其中的人们,发生变化。 那些没有提到的东西,包括但远远不限于:各种权力的体现(政治、性别、阶层……)、消费主义、对认同感的依赖和屈从、对多样性的接受以及主动探索……这些年研究文化对人的影响,也就对那些「无视」导致的变化,感知更加明显。 可以说,那些坚持去思考的东西,叫做「执念」。但「执念」这种说法,仍然只是为了舒适而放弃某些东西后的自我解释。 而我这些年的变化,也是从「要不要为了在这样的地方快乐生活,而改变呢」; 变成「不想改变的话,就真的没有这样的地方了吗?再努力找找吧」,然后因为找不到而焦虑,渐渐又因为意识到这样的地方不存在而焦虑; 再变成「这样的地方不存在,那又能怎样呢」,然后再分析,那样的一个理想化的环境,——无论是期望现实中存在的,还是在脑海中凭空构造的,——它对我的吸引力,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呢?很多因素,经过这样的分析后,都可以选择从自我身上去剔除(aka 修仙)。 Stop finding neverland,不是因为要脚踏实地了,而是接受「没有」的状态,让自己根本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 land,作为支撑。 当然,能够去玩得很开心的地方,我自信还是能找出很多的。但世界总体,仍然只是旅程。
-
评论区
如今很多 blog,尤其是这些年新人们搭建的静态 blog,都是没有给文章留言评论的功能的。 (略过 wordpress 和 hexo、hugo 等静态引擎对比若干)(略过静态 blog 外挂评论系统的技术难度和优劣若干) 最近读的一篇文章,让我想要和作者讨论一些感受,然而却没有评论的地方。——其实我是有作者的其它社交网络账号,甚至在聊天软件上加了好友的。但总感觉,在其它地方,另外开启一串讨论,有些违和。以及和文章的话题也有关系吧,一些和内心情绪相关的话题,反而不适合凑上前和人家私密地聊感受。文章底部的评论区,是个我觉得合适的,或者说在我的认知中习惯了的,豪猪之间的距离。 也许人家就是因为不想有这样的讨论,才不设评论区呢?——但也许人家并不是这样想的呢?也许他在这篇文章想要有人讨论,而那篇文章则不想,而无论想或不想,和他有没有在 blog 里加评论系统,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那些「想 or 不想」,其实都只是我自己通过臆断,试图对当前状态的一种解释。甚至再从这样的解释,为自己总结出莫须有的规律和准则。 包括我觉得「评论区更舒适」,仍然是一种非常自我的总结。如今连 blog 都没几个人写,仅有的几个用户,也是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引擎。于是,这种自以为的总结,不可能是被很多人共鸣认可的准则。所以真的有存在的必要么? 这种纠结的心态,大概来源于,自己在日常的其它方面,被这种潜在的总结准则所扰。虽然我在反思后,是倾向于让这些准则变得不存在的;但对很多人而言,似乎仍然是存在的(这个我不觉得是臆断),并以此构建出交流的障碍。 当然,即使如此,从权力关系的角度,这也不是让我能够有了感受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把读后感塞给人家的理由。(这是另一种纠结了……
-
status quo
m:你什么时候把白纸的头像换了?朋友圈只有你还没换回去了。 f:不急啊。我也正在体会,不同的人(包括我自己)把头像换回去的过程和心态。 f:因为 “换回去” 也是一个主动发生的行为。如果有了新的想法、或者看到感兴趣的图片,我会相应地换个新头像;但如果没有的话,难道不是一直就这个头像持续下去了吗? m:换头像是因为有个冲击。冲击结束了,难道不该回到 status quo 吗? f:不存在一个,让我觉得应该回去的 status quo 啊。每一个冲击,都带来了改变。 m:………… f:你的这些话,开始让我想:你们的生活方式里,预设了要有一个 status quo?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 status quo?
-
Nomadland – 5
歌词配图 / 孙燕姿《完美的一天》 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多很多的房间 一个房间有最快的网络 一个房间有很多的吉他 一个房间有漂亮的衣服 一个房间住着朋友和他的爱人 一个房间 一个房间 我也不知道该放些什么 ya ya ~
-
Nomadland – 4
每天车子停在什么地方,要考虑很多因素: 白天被太阳晒着,车里会很闷热,尤其是夏天,会闷到无法住人,所以要尽量找树荫。 但很难找到,大片的,能够覆盖整个车顶的树荫,通常就是路边的一棵树。所以要预判方向,把车停在树的西南方向,这样早上树荫就刚好挡住阳光。 但如果睡到中午甚至下午的话,还是会被晒到。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第二天的睡眠时间,进一步预判,让车子在早上不太热的时候,被太阳晒,而刚好在中午最热的时候,落在树荫下面。 开小窗并不能解决闷热的问题,如果把侧门和后门一起打开,保持通风,那确实会舒适很多。但需要考虑蚊虫(尤其是离树比较近的时候)、以及被外面的人看到我在车里裸睡。——虽然有布帘,但挂上帘子,通风效果会差很多。 回头试试用风扇通风的效果。 冬天会好很多,不用考虑闷热的问题,太阳晒着,温度反而更舒适。 但是,下雨的时候,反而不能停在树荫下面。因为雨水顺着树叶,砸落在车顶的声音,要比雨水自然落在车顶的白噪音,吵很多很多。 同理,之前曾经停到屋檐下面,下雨时整理东西很方便。但如果屋檐不能完全覆盖车顶,雨水沿着屋檐砸在车顶的声音超级恐怖。 以及,秋冬的落叶季节,要注意旁边树木的品种。有的树掉落的,不止是树叶,也有很硬的叶荚或果实,突然砸在车顶上的声音很惊悚。有时落下来的浆果很软很烂,粘在车上很恶心。 最后,要注意停车的那块地面上,有没有很多鸟屎,以及树上是不是常驻着很多鸟。车顶被鸟屎洗过一遍的经历,终身难忘。 ……………… 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换季时偶尔忘了其中一项,第二天会睡的不舒服。所以我在想,要不要做个流程图贴在车里…… 白天也会有各种噪音,清晨的垃圾车、割草机,都是需要避开,甚至需要耳塞的。但这么说就过于细致了,自身睡眠状况和时间,也占很大因素。所以还是不如像住在房间里,任何时候都能舒服地躺下。——但如果住房间遇到附近长期装修,也很烦的。所以,把生物钟调成和正常人类一样晚上睡觉,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么? 住在车里,确实会考虑很多,住房间时并不会想到的东西:冷热、晴雨、旁边的树、太阳和风的方向、附近人类活动……虽然很烦,但并不能说是坏事;另一方面,如果把这描述为,「因为住在车里,所以更多地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之类,却也有些过于贴金了。所以仍然只是不同的体验。
-
Nomadland – 3
记一下帐。(单位:澳大利亚元) 买车:$3500 1999 年产的 Toyota Hiace(国内叫海狮?)。后来修车花了 1500,但这种年纪的车,平均每年都要花 1000+,替换各种老化的零件。以及在澳洲平均每年 $1500 的注册费和强制保险,这些就不算在固定成本里了。 装修总花费:$900,其中: 工具:$246 以后也可以长期使用的装备。由于我什么都没有,就都重新购入了。包括 Ozito(市面上最便宜的牌子)用电池的电钻、螺丝刀、竖锯(jigsaw),各种配套的钻头和螺丝口,尺,手动线锯。 刷漆:$218 金属漆:119,把整个车厢内部的锈渍打磨掉,重新刷了一遍油漆。 木漆:99,其实这一笔完全可以省掉的。纯粹是我刷漆刷上了瘾,就把壁板和做床架的木料都一起刷了,其实用原色也是可以的。本来床板才是必须要刷的,但我最终买了覆膜的胶合板(formply),覆膜上面粘不住漆。于是木漆还剩了大半桶…… 主体材料:$154 床板:112,覆膜的胶合板 1800*1200,2张。裁掉的部分用来做床板下面的垫板,最终几乎没有浪费。 床架:23,然而我从隔壁工地的废料箱里,拆了至少50块钱的上好的木料。 壁板:19。 地毯:$97 包括地面和床板上的,其实不是必须。 耗材:$140 螺丝:93,包括各种螺栓、螺母、垫圈、木螺钉……这种小耗材,才是和中国价格相差最悬殊的部分。虽然买的大包装,用完还剩下不少,但也没法再省了。 角铁,各种连接件:27。 其它:$20 砂纸、木胶、清洁剂…… 浪费:$45 各种思虑不周,买了没用,又没法退货的。 如果现在让我用已经买了的工具,立刻原样再弄一套的话,大概只需要花 $400 吧。 UPDATE:后续的一些大件装备,也列在这里 床垫,我之前就已经有了。其实是满高级的,很薄的硬海绵床垫。国外全是软床垫,舒适的硬床垫很难找的。 窗户:$160,很小的舷窗,自己把车厢侧面的铁皮锯个孔,窗子装上去。内层有纱窗,车门都关闭的时候,透气会好很多。 车内挂钩:$50~,为了好玩,很多地方都用了攀岩时装在岩壁上的那种挂片,很贵的。 窗帘,这边扯块布也不便宜…… 固定在床板一边的小柜子:$20 电力 蓄电池:$160,98Ah AGM Deep Cycle 电池盒:$60,电池放在里面,还有相应的点烟器、USB、Anderson 接口。 太阳能充电板:$120,包括 120W 可折叠的太阳能充电板、稳压器、电缆。 逆变器:¥300,淘宝要便宜很多。300W 纯正弦波。笔记本和一些小电器够用了。其实功率更高的 3000W 的也有,但噪音、散热、空耗电,都是问题,所以日常还是用小的。 车载冰箱:¥500,淘宝比澳洲便宜很多。日常并不会经常买需要冷藏的食物,所以启动的时间其实不多,但到了需要的时候,还是很管用的。…
-
Nomadland – 2
海德格尔把 栖居(dwelling) 和 构筑(building) 分开。从现象学的角度,那些把自己栖居的方式,最终构筑出来的过程中,自己如何显现自身的方式,也随之被自己所看见。而最终通过构筑而显现的种种结构,也加强了自己在构筑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考的方式。 Heidegger, M., 2006.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Spaces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p.66-76. 闭上眼,在脑子里想一会儿,想象 house 这个概念的形象。——你想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 老太太想象出的 house,还是带烟囱的;年轻人应该很少有这样的意象了。有的人想象的不是 house 的外观,尤其是那些习惯了住宅楼的人,想象的可能是内部的房间,一间间如何分隔;想象的可能是起居、厨卫的不同功用;想象的可能是内部和周边是否能带来安全感;如何安排自己的隐私;想象的可能是和里面居住的人的亲密关系……而我在想象出一辆 van 之后,开始对照其他人的这些想象,思考和他们这些意象相伴随的,那些他们看重的本质都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我所忽略的、哪些是我正无奈承受的,哪些是我再度审视后,仍然觉得是不必要的。 澳洲政府安排原住民,从草棚迁入房屋的过程中,会采用「阶段性住房 staged house」的方式:首先在栖息地建起一间间,带有大遮阳棚的独立铁皮屋,以对应(现代人认识中的)他们原先草棚的「遮阳」和「容纳」的功能。然后慢慢搬进,有分割「房间」的 house。然后再搬进有厨房厕所等独立「功能」的 house。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包括铁皮屋的冬冷夏热、设施不完善,也包括原先的居住文化,譬如栖息地不同位置对应的意义、是否要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在搬迁的过程中,这些文化因为无法移植而丧失。 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角度,对比土著和现代文明的居住习惯,可以做出很多分析。譬如 intimacy 和 privacy 的不同侧重,对前者而言,house 更多只是大家白天一起玩晚上跟谁睡层面上的意义……总之聊的很开心。然而散会后,老师出门看到我的 van,第一反应还是 ohh p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