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nowhere man
-
Nomadland – 2
海德格尔把 栖居(dwelling) 和 构筑(building) 分开。从现象学的角度,那些把自己栖居的方式,最终构筑出来的过程中,自己如何显现自身的方式,也随之被自己所看见。而最终通过构筑而显现的种种结构,也加强了自己在构筑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考的方式。 Heidegger, M., 2006.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Spaces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p.66-76. 闭上眼,在脑子里想一会儿,想象 house 这个概念的形象。——你想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 老太太想象出的 house,还是带烟囱的;年轻人应该很少有这样的意象了。有的人想象的不是 house 的外观,尤其是那些习惯了住宅楼的人,想象的可能是内部的房间,一间间如何分隔;想象的可能是起居、厨卫的不同功用;想象的可能是内部和周边是否能带来安全感;如何安排自己的隐私;想象的可能是和里面居住的人的亲密关系……而我在想象出一辆 van 之后,开始对照其他人的这些想象,思考和他们这些意象相伴随的,那些他们看重的本质都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我所忽略的、哪些是我正无奈承受的,哪些是我再度审视后,仍然觉得是不必要的。 澳洲政府安排原住民,从草棚迁入房屋的过程中,会采用「阶段性住房 staged house」的方式:首先在栖息地建起一间间,带有大遮阳棚的独立铁皮屋,以对应(现代人认识中的)他们原先草棚的「遮阳」和「容纳」的功能。然后慢慢搬进,有分割「房间」的 house。然后再搬进有厨房厕所等独立「功能」的 house。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包括铁皮屋的冬冷夏热、设施不完善,也包括原先的居住文化,譬如栖息地不同位置对应的意义、是否要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在搬迁的过程中,这些文化因为无法移植而丧失。 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角度,对比土著和现代文明的居住习惯,可以做出很多分析。譬如 intimacy 和 privacy 的不同侧重,对前者而言,house 更多只是大家白天一起玩晚上跟谁睡层面上的意义……总之聊的很开心。然而散会后,老师出门看到我的 van,第一反应还是 ohh pity……
-
五石之瓠
对了,庄子说过:五石这么大的葫芦,别看不结实,你可以抱着他划水呀~~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 《莊子 · 內篇 · 逍遙遊》 【譯】惠子告訴莊子說:「魏王送我一顆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去長成果實有五石這麼大。用來盛水,它的堅固程度卻不能舉起來;剖開來做瓢,那麼瓢大無處可容。不是不大,是我認為它沒有用處就打碎它。」 莊子說:「你實在不善使用大的用處啊。宋國有個人善於製造不龜裂手的藥,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業。有一個客人聽說,願意用百金買他的藥方。這個人聚集全族商量說:『我們家世世代代漂洗絲絮,所得不過幾金;現在一旦賣出藥方可得百金,就賣給他吧。』這個客人得到藥方後,便去遊說吳王。越國犯難,吳王派他為將領。冬天,和越國人水戰,大敗越人,吳王割地封賞他。能不龜裂手的藥方,是同一個;有人因此得到封賞,有人還是漂洗絲絮,這就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現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蘆,為什麼不繫著當腰舟而浮游於江湖,反而憂慮它太大無處可容?可見你的心還是茅塞不通啊!」
-
曾经,以及现在,都拖了很多篇 blog 没有写。很多时候,起初只是一个想法,在脑子里萦绕,渐渐地有了大纲,连文章结构甚至一些辞句都有了。最后还是没有写出来。日子久了,也就渐渐忘了要写那篇东西时的思路和目的。 可以为拖延症找到很多理由:blog 式微了,在这里写了也没人来看;又或者有些东西写了反而怕被人看到;以及沮丧的时候,也不知道写出来,面对这个世界,能有什么作用。——但这些可能都不是多么重要的理由。本来我的 twitter 和 blog,就是在有些刻意地无视那些和其它网友交互的社交功能,而只是旁若无人地顾自说话。 但文章写出来,并不只是自己在某个时候,某种状态的展现;写作的过程,也是形成那些状态的过程。一些在脑子里萦绕的、模糊的、犹疑的,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好像彷徨中为自己确立一个方向。 而我有些害怕这些方向。又或许在某些时刻,觉得自己最好还是不要,让某些状态清晰起来。
-
Nomadland – 1
我是在把 van 装修好的最后一天,才顺便看了《无依之地 Nomadland》。看完后第一反应:好羡慕女主角 Frances McDormand 身高只有一米六五啊,van 的内部宽度是 1643mm,身子歪一歪,就能横着躺下了,可以有一堆空间来放家具(甚至马桶…);我只能竖着搭个一米八的平台,剩下半米的空间,什么也放不下了…… 电影给我的感受,和预想的差不多:尽管导演把房车生活拍的很文艺,电影最后,女主角也更向往这种生活,而不愿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方式;但电影里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地开始房车生活的。经济、失业、拆迁、养老、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于是,房车生活,被描述为一种,当「正常」生活发生问题时的应对方案。尽管房车里的人类,面对房子里的人类,能够熟练地用一种「你们这种房产销售口吻才是忽悠人的资本主义糟粕」的句式去反驳;然而,单纯只是因为反感现代化资本主义模式,而选择住进房车的人,电影里一个也没有。 还有一个群体,也没有在电影里出现:仅仅是因为酷,或者方便户外生活而住房车的 dirtbags。这样的原因或许「肤浅」,但似乎在房车群体里的比例也不小。就像影片中坐在车边躺椅上喝啤酒的几个大叔,电影并没有叙述他们为什么住房车。或许是因为会冲淡影片的氛围吧,——从这一点来说,影片确实有对人群进行筛选,以营造某种氛围。 从人类学的视角,每每看到和主流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首先都会忍不住去想:所谓的主流生活,就一定是「正常」甚至「正确」的么?会不会存在某个文化模式,所有人都住在不固定的房车里,才是「正常」的?——吉普赛人(罗姆人 Roma)并不是一个好例子,罗姆人的流浪其实也是被迫造成的,而且把罗姆人「流浪」的行为固化甚至浪漫化,本身也是在把他们异化到社会边缘的过程。 或者说,对于个体而言,如果他在设计自身生活方式时,能够不受「一定要有固定房间」的观点的束缚,那么,在他结合自身的各种资源和需求,而做出的理性规划中,是会有一定的概率,出现这种住在车里的方案的吧? 后来,看到几个人类学的学生聊这部电影。心想,大概能从中找到某种共鸣吧。但大家讨论的方向,是批判电影用浪漫化的处理,淡化了社会问题。于是就很失望,甚至比电影本身还要失望。
-
袋鼠通讯
前段时间在某社交网站上聊天,一些关于袋鼠的经历,突然就成了亮点:开车撞上袋鼠报废、把死袋鼠头割回家纪念、袋鼠肉可以吃还很适合喂猫……然后袋鼠就迅速成为了讨论区里的梗。这样的事,在不同圈子里发生过好几次,仿佛大家总能对袋鼠,陷入一种很奇妙的很 high 的情绪里。 村上春树也写过一篇《袋鼠通讯》,从在动物园看到袋鼠,写到唱片店对客人的投诉反馈,——把袋鼠替换成任何动物,对文章似乎都是没影响的。文章里也貌似自我点醒地问:袋鼠和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然而,在村上读者们的文学气场下,有着某种微妙感觉的,就是袋鼠。 所以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某种,对世界边缘的奇妙幻象和憧憬。当然,不同的人对「边缘」的定义不同,受「发达国家」四个字的拖累,很多户外圈里的人,其实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不怎么感兴趣的。但大多数人,对这种「边缘」还是有向往的,但他们过来旅游也大多是悉尼和墨尔本的动物园,没机会摸到出城几十公里就能找到的在野地里成群结队的袋鼠。 同年龄的圈子里,关于对世界边缘的向往开始消退。很多人可能只是因为,更深陷于日常现实中的舒适,就像老了就不愿意再去没有舒服酒店的地区旅行了。但亲身的向往消退了,幻象可能还在,谈资里仍然有很多关于远方的轶闻,旅行计划里也是言必称去南美晃一圈。 而对我来说,这种对现实舒适生活的眷恋还不强烈,至少我希望它不存在。需要警省的,是对幻象中「边缘」程度的执着。对南美的兴趣一直不强烈,对于一块我注定没时间去深入了解的土地,单纯去踩一脚的意思实在不大。所以后来去读人类学,希望让自己随便附近找个小村子,就能从观察中体验到乐趣。 当然,这仍然是一种「边缘」,把「『深入』了解异文化」这种大多数人不去做的事,当作一种值得标榜的行为。然而单纯因为猎奇而追求,和因为对周边人类失望,失去兴趣,而甘愿埋身于异文化,应该也不是一回事。 扯远了。其实袋鼠仅仅是袋鼠而已。 在澳大利亚考驾照时的交规题目:以下警示牌是什么意思? 我:注意前方有野生动物? 交管局:错。这并不是泛指,我们画了什么,就说明前方有什么。我们说的仅仅是袋鼠而已。
-
行板
大概是 2003 或 04 年,聊天软件刚开始有自定义头像功能的时候。当时似乎是某次旅行回来,觉得自己的人生,可能要停滞很长一段时间了,就打开 windows 画图板,用鼠标涂了个休止符。后来这个头像用在了很多地方:聊天软件、论坛、社交网站、和后来的社交 app、以及个人网站的图标(favicon)…… 就像 fivestone 的 id 一样,在所有地方都用同样的 id 和头像,从来没换过。 画八分之一休止符,而不是四分之一或者其它的,大概只是觉得好看,加了个附点也是同样的理由。但当时脑子里也未尝没有在估量着停滞的长度。按正常人类可以活 75 岁计算,把人生看作一个全音符,那么附点八分之一休止符,就表示着 3/16 的人生,大概是 14 年。 而之后的十几年,虽然有很多进展,甚至可以说是精彩;但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一直停滞着。总希望在找寻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时,也能在主流价值方面有个交代。又或许明知道这样走下去,周围的人会越来越少,就总想先等等看,有没有人一起,甚至考虑要不要放弃。 后来还是决定了,不管不顾地先这么走下去,——至少感觉自己是有在走了。那已经是 2018 年了,某天看着休止符的头像,算了算,也差不多这么多年了,就把休止符改成了音符。 仍然是附点八分之一的长度。所谓的「不管不顾」,也不过是在诸多选择和平衡中,坚持着更偏向于自己的行走。而距离再也不能不管不顾地为自己做选择的那一刻,可能也只余下另一段 3/16 的人生。 Good day. 本来是 18 年换头像时就准备的稿子,结果拖到现在才写出来。给懒散停滞的自己鼓鼓气吧。
-
社群品质
Jackie Kiewa 分析昆士兰传统攀岩者群体。攀岩被描述为逃避现代世界诸多弊病的方式:现代社会的高度可预测性、消费主义、以及以牺牲个人自由和自发性为代价造就的安全感。为了逃避这些而攀登的人,为了保持对这些的抵抗,就要执着于与这些社会特征相反的攀岩方式。他们坚持拥抱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强调传统攀岩和运动攀岩的区别。 但不是所有的登山者都乐于不安全,以及各种攀岩方式的边界并不是多么清晰,传统攀岩者也不能完全拒绝玩室内顶绳。当表面差别变得不清晰的时候,对差异化的渴望,使得传统攀岩者从结构化的区分(用技术、攀爬方式、装备来区分攀岩风格)转向对「象征性行为」的强调。传统攀岩者们应具有某种品质:如保持谦逊(即使面对菜鸟),不谈论自己的成就,在户外安静不喧哗,不询问别人等级,长期全情投入……不遵守这些伦理规范的人,可能会被群体排斥,而不再是纯粹的自由选择。 这种「不宽容」不仅仅是攀岩,也是每一个没有明显边界的社区的特征。现代社会对宽容和多样性的强调,使人们的归属感从整个社会转向多种亚文化,但亚文化群体为了强调排他性和差异性,又导致了不宽容的发生。这种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无论社会规模大小,都试图通过道德标准来维持一套预设行为的延续。然后渐渐地维持的力量从道德本身,变成因为害怕惩罚(另一种不安全性)而顺从。 Kiewa, Jackie. 2002. “Traditional Climbing: Metaphor of Resistance or Metanarrative of Oppression?” Leisure Studies 21(2):145–61. 虽然我很怀疑传统攀岩者们,是否真的像 Kiewa 描述的那样。而我要研究,是城市攀岩者们表现出的一些恰恰相反的特征(或许他们已然「顺从」)。但这套框架远不止适用于攀岩。事实上我联想到的,是那种在社交网络上的孤寂感。那种大家讨论的东西虽然正确,但话题和方式越来越同质化,而造成的孤寂感。批判性思维抑郁的地方就在这里,每次在人群中发现某种特征,然后就会想「我可以不必这样」,然后就会孤独。
-
no rocks, no icecream
最初的话题是前两天在网上取笑某种阴谋论:石头其实是软的,只有你摸它的时候,才会绷紧了让你以为是硬的。然后五块石头同学就被at了。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用开玩笑的语气开始飙车:什么啊弄得人家又是软又是硬的(捂脸…… 然后今天逛 Tidbinbilla 自然保护区的时候,在角落里看到一张废弃的宣传画:No rocks, no icecream!口号和画面都莫名诡异,看着更像是情欲系了,继续围绕石头软啊硬啊之类的话题飙车,还能从冰淇淋联想到硬了之后的某种液体…… 然而这句话,放在自然保护区里,是什么意思呢? 查了一下,出处是 1981 年,美国亚利桑那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者 Wesley Pierce 的一篇名为 no rocks, no ice cream 的论文。 Peirce, H.W., 1981, Things geologic: No rocks, no ice cream. Fieldnotes [Arizona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Technology], v. 11, no. 2, p. 6-7. 原文在网上已经找不到了,看其他人的 review,大概是讲述冰淇淋的生产过程中,和岩石的各种关系。虽然冰淇淋只是用牛奶做的,但盖牛棚需要混凝土,养牛需要钻井抽水,冰淇淋冷却需要矿石中提取的化学材料,以及环节中涉及的金属乃至塑料(?)设备,都需要从矿石中冶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文明是围绕着各种岩石和矿藏而存在。 好吧,这个思路虽然牵强了点,但确实有趣。而且这个宣传单的画风超级赞。但是,在保护区角落里这样玩梗,也太硬核了吧?我连 paper 的原文都找不到了…… Tidbinbilla 保护区开车兜一圈大概15km,能看到袋鼠(大多是 wallaby)、考拉、鸭嘴兽(很难见)、以及各种小兽和鸟类。围栏上贴着告示,让人们不要骚扰路上的毒蛇。园内装饰充满着朋克气息…… Update 2022-9-23 根据…
-
我为什么来推特
突然大家在回忆这个,于是也整理一下。 其实是先有 blog 再有 twitter 的。 2007年,在某个国内 blog 网站(好像是已经倒闭的 blogcn),看到个功能:在首页更新自己的一句话状态,类似于 QQ 签名档的样子。于是也想在自己的 wordpress 上面搞一个。研究了一圈,发现与其在 wordpress 上写代码,不如去注册 twitter,然后把最新的 twitter 信息同步过来。 当时有个叫做 twitter tools 的 wordpress 插件,可以定时把自己最新的推,存储到 wordpress 的数据库里,然后就可以本地调用,用纯文本的格式显示在首页上。——比 twitter 官方,以及各家山寨们,用 JavaScript 或者嵌入 frame 的方式显示,要清爽很多。这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没有首先用饭否、叽歪,等山寨货的原因。 后来还自己写了个插件,把存下来的推,每个月合成一篇 blog 文章。再后来 twitter API 改版,twitter tools 的插件也就不能用了。而 JavaScript 或者 frame 的方式,墙内的访问者是看不到的,反而会影响网页加载,也就没法用。(同样的道理 Google Analytics 也不好用)。一直想自己再写一个,基于新的 API 或者 RSS 把推同步到本地的插件的,但始终没有弄。 所以对我而言,注册 twitter 最初仍然只是自说自话的另一种方式,和…
-
在梅里雪山打游戏(触乐稿件)
两个月前在 twitter 上和 @maoz 吹牛,说到当年在梅里,不去游玩,宅在旅店玩 Diablo 2 的事情。然后被触乐小编来约稿子,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我有些担心,写下来会不会又是一篇无聊的户外游记,毕竟人家是游戏媒体……写完了感觉还好,十年前的,无论是游戏,还是IT相关的装备,都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东西。也算是还了十几年懒的写游记的欠账…… 稿子改了两轮。很多年没和编辑打交道了。小编第一次改稿的时候,感觉是用他自己的语气,把整篇文章重新斟词酌句了一遍,看着实在不像是我能说出来的话。于是又硬生生把风格拗回来,删了一些离题太远的段落,加了一大段类似游戏攻略一样的描述。——时隔多年也懒的仔细考证了,忽悠旅店老板这种外行可以,被 Diablo 高手看到肯定会翻白眼。这个我承认。 也有人评论说:在雪山上玩游戏的那个环境,感觉就像在亚瑞特山顶打那三个远古野蛮人。想想真的像哦,但我不记得当时有没有带着店老板打到那一关了。 触乐的稿件链接,微信版 我自己的定稿,在 blog 这边也发一份吧。还是有些不同的。 2009年的4月, 我在北京辞职后,暂时没事做, 本来想去黔东南徒步,路上想起三天后就是泼水节,立马买机票杀到昆明办老挝签证,但落地后才发现泼水节是老挝的傣历新年——昆明的老挝领事馆一周前已经放了年假,只好把过泼水节的地方,改到西双版纳。过完节在当地 1200 块钱买了辆二手摩托,沿着云南边上的国境线一路向北骑。雨季里沿途的土路都成了泥坑,每天在泥里翻车打滚,好容易才到了大理丽江一带的旅游区。对着地图研究了一番,决定去梅里雪山内转经。 一路上都很虐。到梅里雪山的前一天,在白马雪山垭口,摩托车爆胎。在海拔4200米的高度,翻山去借工具,自己卸下轮胎,扛着轮胎搭车下山去补,高原上饿着肚子加晕车,搞到肢体局部癫痫,最后还赶上雨夹雪……等我终于抵达雪山外的小镇时,已经累得像死狗一样。 第二天,把摩托车寄存在山外的旅店,背着包爬了9个小时,绕过检票处,到了山里。梅里雪山上的村子叫做雨崩,分为下雨崩村和上雨崩村两个部分。我在下雨崩住了一晚,五一将至,村里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于是转天搬到比较清静的上雨崩。 我在上雨崩村口望了望,看到一家装修比较新的旅店。走进去,看到一个很大的露台,老板正坐在长凳上,背对着门口,在电脑上捣鼓着什么,并没有听到我的脚步。我走到他背后,准备打招呼时,瞄了一眼他的屏幕。 屏幕上的是……Diablo 2。 从旅店老板的背后望出去,就是梅里雪山。露台的屋檐很低,从我站的视角往外望去,雪山占据了视野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仿佛伸手就能触到。我背着15公斤的登山包,一时间忘了放在地上,就那么站着,看着不远的雪山,和眼前的屏幕。老板用的是亡灵巫师,已经20级了,还卡在第二幕的神秘庇难所里,被打得晕头转向。老板大概把所有技能都平均加了一点,傀儡和骷髅们被挡在庇难所的小路上——本尊的魔力值已经被吸光了,一群怪物围着他各种砍。 我站在背后看了大概5分钟,叹了口气:“这个男巫你还是砍掉重新来过吧……” 老板猛地回头,愣了一下,惊喜地拍案而起:“啊!终于有懂行的来了!教我!” “你先帮我开间房……”我把包放下,拿出笔记本,“另外,你知道这个游戏可以联机吗?” — 关于装备的分界线 — 嗯,是的,首先,两个月的背包长途旅行期间,我是有扛着笔记本电脑的。 记得是 Compaq V3907, 六七千块,很普通的型号,用几层衣服裹了,塞在背包里,绑在摩托车后面,2000多公里颠簸下来,并没有出现问题。那时还没有Kindle,手机也只是小屏幕的 Nokia 5500,在旅行中看书时,还是对着电脑屏幕比较舒服。另外,那是我第一次旅行时,彻底从胶片相机改用数码单反,相机的存储卡只有 2GB,拍 RAW 不到 200 张,背着笔记本,就可以每天把相机的照片导到电脑里(数码伴侣很贵的)。 当年的手机信号还是 GSM 2G。 新浪微博还没出现,Twitter 已经不能直接访问了。我在用一个叫「嘀咕」的山寨 twitter,可以在国内用短信或者 MSN,把路上的文字发给嘀咕,再由嘀咕自动同步到twitter。 然而当时雨崩村里的供电还是靠太阳能,手机的基站也是,所以只在白天有电的时候才有信号,信号效果也很差。村里晚上还是用蜡烛照明,按理说玩游戏的电也是没有的。然而旅店老板从山外扛了一台小号的水力发电机,扔在店外的小溪里,于是在水力充沛的季节,就可以24小时玩游戏…… WIFI……当然是没有的,也没有接网线用的路由器。那个时代的人类,把网线里面的两组导线,互换位置,直接插在两台电脑上,就组成了只有两台电脑的局域网。这样的网线我随身带着一根——当然不是因为预见到有人会和我联机打游戏,而是在路上如果需要和其它电脑之间传输文件的话,在没有 USB…
-
小人国游记
Cockington Green Gardens(website),Canberra近郊的一个以微缩景观为主题的公园,已经有40年历史。公园分成英国区和国际区,每个也就一个篮球场大小,成人门票21刀。很多游客进来晃了十分钟也就看完了,确实不是很划算。然而对公园的老板进行采访,每个模型的背后,都有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单纯的游客观光,好玩太多了。 公园建于1979年,一直是家族生意,园主的爸爸当年在英国晃了一圈,回到澳洲后,产生了做模型公园的念头,让英国的澳漂们怀念一下英伦风情。模型都不是什么标志性建筑(除了园主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做的巨石阵),都是英国各地的真实场景,被忠实地复刻下来。 90年代,多元文化的理念逐渐流行,园主经过几年准备,在1998年增加了国际区。这个区域渐渐受到在Canberra 的各国使馆的关注,很多大使都希望把自己国家的建筑也加入到里面。他们向公园提供制作经费,每个模型都需要几千小时,几十万刀的制作费用。对于选择什么模型代表每个国家,大使馆和相关部门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各个国家选择的风格不同,有的选择奇观,有的选择日常建筑,有的倾向于原住民,有的则直面展示殖民的烙印。这个过程讲起来非常有趣。 最开始进入国际区的,是哥伦比亚、挪威、爱尔兰。后两者都是普通的欧式风情;而哥伦比亚选择的日常建筑,带有浓重的西班牙殖民风格。相比之下,秘鲁认为马丘比丘是唯一没有西班牙人痕迹的地方。西班牙人自己则选择了风车(旁边有在练习刺杀的唐吉珂德)。 新西兰和土著团体进行了认真的协商,然后大家一致决定选择标志着英国人最早在此定居的欧式庄园,而不是毛利风格。 1840年白人和毛利人在这里签订 Waitangi Treaty,对原住民也有历史性的意义。 阿根廷要建摩天大楼,但园主说不行,摩天楼哪个国家都有,最终选择了号称探戈发源地的那个小镇。菲律宾选择了民居作为代表,后来也经常有人不同意,想搞现代化奇观…… 墨西哥选择了现在已经不存在的,被淹没了的城市。 捷克、斯洛伐克,要求不要把他们的模型放在一起。虽然一共就没多大地方,但还是要求不要紧挨着。捷克先来的(幸亏不在中间),于是斯洛伐克被放在国际区的另一边,并且希望做的比捷克更精美一点点。但二者的风格其实很接近。「保养维护的时候,其实他们都是紧紧挨在一起的,不能让大使馆的人看到,」园主说,「还有以色列和那谁谁在库房里也挨着……」 南非的建筑,被南澳的一个酒庄老板看上了,要了结构图,把自家酒庄建成和这个一样的。 英国区所有模型的比例都是1:12,国际区这边,则各不相同,从1:12,到18、35、100……印度尼西亚选择了婆羅浮屠,他们希望把这个做成园区里最高的建筑(目前最高的是旁边的捷克),但公园觉得太违和,太影响整体协调性,最后还是选择了1:100的比例,看着很挫。 婆羅浮屠是在印尼制作的,走外交的渠道寄过来。当时是悉尼奥运会期间,禁止武器入境,他们外交渠道运进来很沉,里面还放了其他东西(暗指枪支),最终老板拿到的邮包被拆过,其它东西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除了英国他自己住过的那个,园主几乎没去过任何一个模型的实际地点考察,都是在网上找照片,根据照片里某款车的尺寸,确定建筑的尺寸。佩特拉神庙的照片基本都是仰角,花了很大力气才确定真正的比例。 乌克兰,糅合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教堂。另外确实有很多穆斯林表示抗议,为什么有教堂没有清真寺。 印度,园主很想做泰姬陵,但最终大家认为这个太烂大街了,最终选择了德里红堡的 Lahore Gate。 说起烂大街,中国大使馆曾经派了一群技术人员要来建长城(大家一致表示无奈),实地测量了一番,和园主开了个很郑重其事的会议,就没有然后了……埃及也跑来要建金字塔,后来也消失了。 韩国,找了一堆宝塔的照片,大使选了其中的两个,但后来人们表示这个只是大使的偏好,其实没啥代表性。 阿曼,做模型的时候,建筑本身还没建完,公园经过大使馆许可,也把模型做出了建筑中的状态。 这个并不是在讽刺委内瑞拉穷……而是模型本身还没做完,就放了一个建筑工地做象征。 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古城,据说全世界只有两家有做它的模型,一个在这里,另一个在某个迪斯尼。 没有中国、日本,没有美国加拿大(老板:美国人才不在乎这个),一堆前苏联成员国,也就无所谓俄罗斯了。园区的空地好像只剩下一两块可以安排,年底推出孟加拉…… 公园的日常盈利主要靠门票,纪念品商店会赚一点钱,餐厅和园区里的小火车基本不盈利。公园有35名员工,算上工资和日常维护成本,园主说基本不怎么赚钱。一些旅行社把这里安排到外地游客一日游的项目里,游客从大巴下来匆匆逛一圈就离去。不同的时代,游客的种类也不同,「早年的中国游客都是排着队一步步蹭进来的」。另一个营业范围是政府部门的酒会,Canberra作为首都,有120个大使馆,园区里模型就有30多个国家。每年上百个国庆节和其它节日,在Canberra这种荒芜地方,有很多活动会安排到这里。园主兴致勃勃地回忆以色列大使在这里办酒会时的超高级别安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