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与安瓿

先说结论:为了避免安瓿的玻璃碎屑,在雾化时被吸入肺部,个人找到的最靠谱方案,是两毛多一个,套在针筒上的过滤膜。


疫情期间,家里和一些亲友,买了制氧机,以及配送的雾化装置。于是开始关注一些雾化类药物。譬如布地奈德(Budesonide)、或者针对痰咳的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有条件的话,使用吸入的方式,效果会好一些。

下单买药……等等,为什么是玻璃安瓿??!

找了一圈,国外的同类产品,多为塑胶瓶塞;而国内四、五款吸入式的乙酰半胱氨酸,全都是玻璃安瓿的包装。大概是因为国内生产工艺的药品,在光照下容易分解,以及会和塑料发生反应,所以要用棕色玻璃瓶装?

这就有点可怕了……掰开玻璃安瓿时,玻璃碎屑会落入药液,从而有可能进入人体,造成伤害。这在如今已经是常识了。很多医疗事故也与此有关。现代的医疗设备,已经尽量避免这种玻璃安瓿包装,或者在注射和输液的设备里,添加过滤装置。

卖药的医师:

不会吸入的呢,亲。雾化吸入是水蒸汽,不小心倒进很小的玻璃渣,是不会被人体吸入肺内的。

——这就扯淡了。首先,雾化根本就不是「水蒸汽」,而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药液喷射成微小的雾滴。而且,有些雾化药物是不溶于水的,而是微小颗粒,和雾滴混在一起,被吸入肺部吸收。而玻璃碎屑的大小,和这些药粒接近,当然也会被一起吸到肺里……

于是只好自行寻找解决方案。国外有内嵌滤网或滤纸的针头(filter needle);国内没找到类似的产品,却发现了实验室移液时,用于过滤颗粒的滤膜。

滤膜孔径最小到 0.22µm,可以直接拧在通用的针筒上。打开玻璃安瓿后,把药液倒入针筒,再推送针筒,让药液经过滤膜注入雾化杯里。这样就能有效地过滤,药液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微粒。淘宝 100 个 22 元,实测效果很好。


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过滤方式,只适用于药品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的溶液型药剂。对于悬浮型药剂,则会把药液中悬浮的有效成分,一起过滤掉。——然而,市场上的悬浮型药剂,如布地奈德(Budesonide),也并不是用玻璃安瓿,所以,并不需要过滤的步骤。

所以,厂商在选择如何包装药品时,也是考虑了这些因素的?悬浮液会用(成本更高的?)塑料包装;而水溶液就无所谓用玻璃安瓿?感觉其中的逻辑很微妙呢。

反曲弓的弓片接口改装

这篇主要是说我在用的 Hoyt Dorado 弓把和 ILF 接口的弓片之间的转换,在这里做一下笔记。

感觉无论折腾什么装备都会遇到不同接口的转换问题……


虽然弓的种类(反曲、复合……)和弓片是否可拆卸(Take-Down)是两回事,但大多数买回家的现代反曲弓(recurve bow),弓把(riser)和弓片(limb)是分离的。弓把是刚性的金属或硬木,用来维持结构;弓片是弹性的竹木或碳纤维,在拉开弓的过程中积蓄能量。而拉开弓所需的力量(磅数),也就只和弓片有关。玩家可以用同一个弓把,换用不同磅数的弓片。这很重要,因为玩家在熟悉射箭技能的过程中,他所适应的弓的磅数,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在不同的场合(矫正姿势、和朋友娱乐、练习射准、打猎……),所需要的磅数,也各不相同。 ——当然,为不同场合(竞技射准 vs 打猎)设计的高档次的弓把,其结构和性能的差异也非常重要。但对于非土豪玩家,好一点的弓把 400 – 1000+ 美元,一般买一个也就够了。

同样档次的弓把和弓片的价格,大约是 6 : 4。事实上,那些非主要场合用的弓片,譬如新人入门矫正姿势的低磅数弓片,可以买比弓把低好几个价位,100美元以下的便宜款式。而另一方面,很多不错的弓,其产品线里,是没有磅数太低的弓片的。尤其是猎弓,几乎没有30磅以下的配套弓片。所以能不能有兼容的接口,让弓把可以配上其它厂商的弓片,也就格外重要。

市场上,弓把和弓片的兼容性,也就比相机和镜头的兼容性,稍微好一点点……至少还存在着一个被大多数厂商认可的接口标准,叫做 ILF – International Limb Fitting。那些太便宜的弓就不说了,把接口做成 ILF 的形状,也是需要成本的。市场上的中高档可拆卸反曲弓里,超过一半是 ILF 接口;其它那些,大多都是历史原因,毕竟 ILF 真正大兴也就是这四五年的事。譬如走奥运精品路线的 Hoyt Formula 系列,性能的确优秀,但那个悬空的设计也确实不适合野外使用,所以只在高档射准弓领域,和 ILF 各占半壁江山。而猎弓领域更是千奇百怪,早年每家的接口都不一样,甚至同一家的不同款弓片也不能互用,有一段时间还流行研发不用螺栓可以徒手拆卸的接口,譬如 Hoyt Buffalo,口碑还非常不错……

ILF riser and limbs

我用的是 Hoyt Dorado,其实是很不错的一款,手感和性能都很好。而且作为猎弓,预留了装瞄准器、平衡杆的螺孔。这样的设计在市面上一直非常少,大多数猎弓因为某种原教旨主义,是不配任何外设的。然而同样接口的弓,一共就只有两款:Dorado、以及莫名其妙加了个手环的 Hoyt GameMaster II。

(我没有摸过 GameMaster 系列,不知道那个手环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从来没在其它弓上见到过这个设计。后来 GameMaster II 出现在《Avenger 2》里,成了鹰眼的道具……)

Hoyt Dorado and GameMaster II

这个接口的弓片只有 35 – 65 磅可以选择,300多刀一副。我以前听说过 Dorado 改装后可以用 ILF 弓片,但没摸过实物,当时网络不发达也没找到图,以为需要做木工切割弓片,没有工具也就放弃了。最近又想起这个事情,研究了一下才发现,虽然 Dorado 和 ILF 的接口不同,然而弓片上的凹槽,以及装金属固件时在弓片上打孔的位置,是完全一致的。似乎只需要把 ILF 弓片上的金属件卸下来,然后在那个木孔里塞一个大小合适的环就可以。

TradTalk 有个 2005 年的帖子,是讲如何把 ILF 改成 GameMaster 1 的接口;但 GM1 太久远了,我不确定它和 GM2/Dorado 是同样的接口。然后在 Lancaster 上看到一批库存的 Dorado 弓片,因为弓把早就卖光了,没法配套卖,所以被改装成了 ILF 接口在卖。这下我就放心了。

TradTalk: ILF – GameMaster Conversion

ebay 买了国产匠博的「火星」 ILF 弓片,淘宝¥580(据说它家更高一档加了碳层的 ¥1200「天龙」弓片也很超值,但它自家用着580弓片的整套弓居然卖1980…),正等着到货后 DIY。然后 Lancaster 的人知道了,突然和我说,它家有卖现成的 Dorado 改装 ILF 的零件……

尼玛……这个页面我两天前有看到过。那时候选项和图片里标明型号的小字,绝对不是 DAS 和 GameMaster,只是莫名其妙写了个 short 和 long,谁知道那是什么鬼!明明是知道我要买后才悄悄改明白的……好吧,本来还担心改装时五金店里合适的金属环不好找,如今默默地在 Lancaster 下了单,等东西都到了再来 update 改装图……


所以 DAS 接口的弓片也是可以用这个零件改成 ILF 的,这个我倒是早就知道了。DAS 和 ILF 也是接口不同,但弓片上打孔的位置相同。后来 DAS 官方早就同时在卖 DAS 和 ILF 两种规格的弓把和弓片,还做了让 DAS 弓把直接用 ILF 弓片的转换器(看起来好重……)。


Update 2020-6-5:

便宜的 ILF 弓片,和 Lancaster 买的 Dorado 改装零件都到货了。改装后实测能用,然而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 ILF 弓片的末端要比 Dorado 长一点点,除非用砂轮磨掉,否则和 Dorado 原配螺栓垫圈末端的 L 型槽对应不上,只能另配螺栓。(螺栓尺寸我忘了记了,回头补上)

Dorado 原配的垫圈,刚好对应原配弓片末端的长度。ILF 弓片末端会更长一点点
换成 ILF 后,需要另外配螺栓

把 ILF 弓片上原本的零件弄出来很容易,在弓片孔里随便垫个什么,敲两下就出来了。但 Dorado 的改装零件的外径和 ILF 孔的大小非常接近,塞进去很麻烦。Lancaster 的客服说他们是用车床压的,我这边只有锤子,对准了敲很久才一点点敲进去。只有一边的弓片敲的很完美;另一边大概是敲的太狠了,零件的内孔被挤的小了一圈,以至于弓把上的圆球不能完全塞进去。实测还是能用的,然而看着很不爽。

左:Dorado / 右:ILF
ILF 零件敲下来的样子
一端的弓片改装的很完美
另一端的弓片,可能敲的太用力了,最终孔小了一点点,不能完全塞进去,然而还是可以用的……

其实我觉得也不一定要买 Lancaster 的转换零件,直接找个尺寸合适的金属圆管就可以。我用游标卡尺量了尺寸:

  • ILF 弓片拆掉零件后,孔的直径是 9.34 mm
  • Dorado 弓把上圆柱的直径是 6.48 mm
  • ILF 弓片打孔处的厚度 14 mm,这个未必所有的弓片都一样

所以金属圆管的外径和内径,必须在这个范围之内。我觉得相差小于 0.1 mm 的话,并不会松动吧。淘宝上定制铜管的精度是 0.02 mm,所以我觉得需要的铜管尺寸为:

  • 外径 9.30 ± 0.02 mm
  • 内径 6.52 ± 0.02 mm
  • 长度 12 mm,这个误差大一点,最终凹进去甚至凸出来一些,我觉得都无所谓的

我现在做零件不方便,哪位在国内可以上淘宝试试。如果不用金属的话,不知道树脂 3D 打印可不可以(似乎还能减震 ^^

钢笔墨水的选择

以实用为主,希望能够在一支钢笔里长期使用。至于那些使用玻璃笔的彩墨爱好者,就属于另一种思路了。

参考因素按重要性排序。

0 – 不伤笔不长蘑菇(某些墨水沉淀后出现的结晶),这个属于最基本的要求了。所以大多数国内论坛的自制彩墨,在我看来就是搞笑,那东西与其叫墨水,不如叫做水彩吧?

有些网站做过关于墨水酸碱度(pH值)的评测,很多常见的大牌墨水都表现出惊人的强酸性。也有些墨水品牌以自家墨水的pH值是中性为卖点。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多么需要在意的事情。我确实见过一些钢尖上出现锈点,疑似和墨水酸度过高有关,但钢笔也不是多么娇气的东西。

1 – 防水性。很多网站上对于『防水墨水』的定义,是以泡水后完全不洇开为标准的。我的标准没那么高,万一笔记泡了水,还能认出剩下的字迹,就可以了(譬如 Pelikan 4001 black)。但很多墨水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泡水后字迹完全无法辨认,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JetPens 按照墨水的不同颜色 (蓝黑黑红绿),做过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包括颜色对比、速干性、防水性。其中有每款墨水泡水后的实际效果,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但不知为什么,其中不包括万宝龙(Montblanc),万宝龙的墨水是著名的完全不防水,只有一款永恒灰似乎是例外。另外一些常见的大牌,尤其是提供欧标墨囊灌装的型号,Waterman、Diamine、Monteverde、Visconti……防水性都很差。

2 – 墨水张力。这个问题在欧标的墨囊和上墨器里格外严重。可能是因为欧标的口径较细,很多墨水,用针管灌进墨囊后,由于液体表面张力过大,墨水流不下来,经常导致写到一半断水,要甩两下才能继续用,很烦人。图片是著名的 Parker Quink 墨水在欧标墨囊里的样子。其实 Quink 在其它墨囊里也会这样,然而派克在它自家的墨囊和上墨器里塞了个巨大的钢珠,钢珠破坏液体表面张力,使墨水可以流下来。其它很多牌子的上墨器里,都可以看到这个钢珠的设置;但几家做欧标墨囊的都没有(施耐德墨囊里有小塑料珠,但完全不顶用)。

所以 Parker 在这里也出局了。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还没试过 Noodler’s,但感觉并不乐观。事实上(防水性、粘稠度、表面张力)都是相互关联的。能同时满足防水和流动性的墨水,已经不多了。

3 – 流动性。这个要看个人的喜好了,有的笔是水枪,需要稠一些的墨水节制;有的太细的笔,则需要更稀的墨以免断线。但粘稠的墨张力大(而且大多是碳素或颜料型,可能 Noodler’s 有几款染料型能在其中找到平衡),稀的墨几乎都不防水,只好根据具体情况而抉择,甚至要配合墨水去换笔。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很少会出现,我用的又不是那些著名的水枪……

4 – 颜色。不是所有的颜色都能同时满足上面几个条件的。我主要用黑/灰色调,这个不难;绿色也很好找;红色能防水的就不多了,手里有 Noodler’s 那瓶著名的天安门,泡水后勉强还能辨认;纯蓝和蓝黑色我基本不用;但我其实很喜欢 Waterman Inspired Blue 那样的天蓝色,然而这个色调里面真心找不到能防水的。

5 – 便携性。我现在的主力笔都是欧标短接口,所以希望用的墨水本身也做欧标墨囊的包装。这样就可以在家用瓶装墨,旅行时带几个墨囊,完全不需要洗笔换墨。一般也只有黑色墨水有这方面的需求,其它颜色的墨水旅行时也不会带着出门,直接在家用针管灌装就行了。

6 – 价格。瓶装墨水的价格其实不用太在意,贵也贵不到哪里去。万宝龙的价钱算比较坑人的,不过我对它没啥爱。偶尔也想买瓶¥600多块的 LV 墨水装逼,但这种念头很容易就掐掉了……然而如果长期用墨囊的话,不同牌子的欧标短墨囊单价从¥0.8 – ¥10 不等,每个墨囊用不到一周,还是要盘算一下的。


综上,目前的主力(黑色)墨水是 Pelikan 4001 black,不稠不稀,不堵笔,染料型,半防水,100支装的欧标短墨囊,淘宝只要¥80。黑墨里有很多牌子也都能满足上面的条件,Kaweco、Damine 和 4001 的表现接近,性价比稍微低一些;J.Herbin Noir 的防水性好一点点,但也不是全防水,没必要换。有机会想试一下 Graf von Faber-Castell Carbon Black,全防水,墨水和墨囊的价钱都比 4001 贵 4 倍,然而碳素墨水涉及到对笔的保养,以及换墨水时的清洗问题,情况很复杂。

绿色墨水也是 Pelikan 4001 Green,半防水,有短墨囊。新款的 Pelikan Edelstein 也有款绿色,感觉和 4001 没区别,但只有欧标长墨囊。其它牌子就没必要研究了。

要提一下 Noodler’s Zhivago,公认的最赞的绿色墨水之一,全防水,然而是绿到发黑的那种深绿,不适合用来写绿色的字,反而更适合做日常主力墨水。

灰色,Noodler’s Lexington Gray,也是很赞的适合做日常主力墨的一款。相比之下万宝龙唯一防水的那款永恒灰,也没必要理会了。

红色,Noodler’s Tiananmen,勉强半防水,这款国内买不到,原因见瓶子标签。Noodler’s 有很多款红色,有些防水性更好,然而这款实在是赞啊!

如果去掉防水性方面的要求,那么可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大了很多很多。譬如 J.Herbin 的30色墨水,除了不防水外(其实有几款防水性还不错),其它条件都可以满足。每一款都有配欧标短墨囊,瓶装的价钱也不算贵。

最好的钢笔多少钱?

说「最好」而不是「最贵」,显然是指书写体验方面。一支量产钢笔的售价,从10元到上万,如果每一分价格的提升,都尽量花在了提高书写品质,而不是材质、外观、品牌等逼格方面,那么一支笔的价格上限大概是多少?
ps. 觉得「外观好→心情愉悦→书写品质好」的亲们请绕路~~
所以金尖比钢尖(尽管有人确实觉得钢尖更好用)提升的价格可以接受,但笔杆也用金的就没必要了。MontBlanc 145(约$450)属于最好的笔之一,但这个价格里牌子的水分太高,排除风格方面的个人偏好,钢笔本身其实也就和 Pelikan M600 乃至 写乐21K 是同一档次的。所以这个价格上限应该低于$450。


话说爱马仕今年也出了一款钢笔……
20141210_hermes
Hermès Nautilus 包括钢笔和圆珠笔两款,貌似是可以互换的,所以笔芯也单独拿出来卖(所以那个不包括钢笔尖的笔杆卖1000欧……)。笔芯据说是和 Pilot 合作的,依尖,18K金,150欧/215美元。如果我们认为爱马仕的钢笔肯定是「最好」的那一类钢笔,且考虑到 Nautilus 系列的那个圆珠笔芯只卖5美元,可以姑且认定爱马仕没打算在笔芯上赚什么钱,所以,可以姑且认定,这支拥有钢笔的全部功能、并且和笔杆一起分担了手感方面设计费用的笔芯,就是「最好」的钢笔的价格。
215美元,1350人民币,写乐普通款21K/長刀研ぎ 的价格,和我预想的差不多。


《第一财经》曾经分析 MontBlanc 145 的价格构成:专柜定价4650元,其中原材料232.5元,设计加工465元,运营开支1023元,行政管理372元,中国关税增值税1767元、利润790.5元。
原材料 + 设计加工 + 行政管理 = 1069.5 是必须的。运营开支基本相当于品牌的逼格增值。加上10%的正常税率,再加点利润,也差不多1350了。

如果要给我送礼的话(实时更新)

如果是必须的,我自己早就买了。所谓礼物,就是很想要,但也不是一定要买,于是有人送就会觉得非常开心的那种。总之谢谢。

请我吃饭¥30 – $300
鲶鱼墨水一瓶(颜色请和我商量)¥100
ColdSteel .625 两截吹箭$50
任意数量的传统攀岩岩塞$50 – $1000
Petzl Grigri 1(品相越新越好)$90
Roland’s GO:MIXER PRO$200
Olympus PT-058 相机潜水壳$400
造弓狼 魅影 便携复合弓¥3000
Hasselblad CX500 二手套机$600
Epson R2880 / R3000 打印机$500 – 800
Nikon D610/D750 全幅机身¥7000
随便到你们谁身边的往返机票¥3000 – 8000
Mavic 无人机,附带乌克兰作战用的投弹擒纵装置$3000
八成新 Toyota Hiace 货车$18000
悉尼永久的3平米储物和收信空间我也不知道多少钱
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