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movie

  • Nomadland – 1

    我是在把 van 装修好的最后一天,才顺便看了《无依之地 Nomadland》。看完后第一反应:好羡慕女主角 Frances McDormand 身高只有一米六五啊,van 的内部宽度是 1643mm,身子歪一歪,就能横着躺下了,可以有一堆空间来放家具(甚至马桶…);我只能竖着搭个一米八的平台,剩下半米的空间,什么也放不下了…… 电影给我的感受,和预想的差不多:尽管导演把房车生活拍的很文艺,电影最后,女主角也更向往这种生活,而不愿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方式;但电影里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地开始房车生活的。经济、失业、拆迁、养老、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于是,房车生活,被描述为一种,当「正常」生活发生问题时的应对方案。尽管房车里的人类,面对房子里的人类,能够熟练地用一种「你们这种房产销售口吻才是忽悠人的资本主义糟粕」的句式去反驳;然而,单纯只是因为反感现代化资本主义模式,而选择住进房车的人,电影里一个也没有。 还有一个群体,也没有在电影里出现:仅仅是因为酷,或者方便户外生活而住房车的 dirtbags。这样的原因或许「肤浅」,但似乎在房车群体里的比例也不小。就像影片中坐在车边躺椅上喝啤酒的几个大叔,电影并没有叙述他们为什么住房车。或许是因为会冲淡影片的氛围吧,——从这一点来说,影片确实有对人群进行筛选,以营造某种氛围。 从人类学的视角,每每看到和主流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首先都会忍不住去想:所谓的主流生活,就一定是「正常」甚至「正确」的么?会不会存在某个文化模式,所有人都住在不固定的房车里,才是「正常」的?——吉普赛人(罗姆人 Roma)并不是一个好例子,罗姆人的流浪其实也是被迫造成的,而且把罗姆人「流浪」的行为固化甚至浪漫化,本身也是在把他们异化到社会边缘的过程。 或者说,对于个体而言,如果他在设计自身生活方式时,能够不受「一定要有固定房间」的观点的束缚,那么,在他结合自身的各种资源和需求,而做出的理性规划中,是会有一定的概率,出现这种住在车里的方案的吧? 后来,看到几个人类学的学生聊这部电影。心想,大概能从中找到某种共鸣吧。但大家讨论的方向,是批判电影用浪漫化的处理,淡化了社会问题。于是就很失望,甚至比电影本身还要失望。

  • 羔羊

    《沉默的羔羊》里,最心动的,还是关于羔羊的意象。孤单的人在沉重的环境下,救起一只羔羊,奋力奔跑。仿佛这样子就能得到自由,仿佛这样子得到的自由就不会孤单,仿佛羔羊和她能一同幸福,羔羊也会懂她。对世界的反抗、自我救赎、对他者的关怀,就这样交织在一只羔羊上。但最后羔羊还是离开了,被动或主动地融入那个磨盘。仍然只留下自己,或者浑浑噩噩,或者心里还期望有下一只羔羊,或者变成食人魔杀出去。都可以啊。 原著小说里 Clarice 听到羔羊的尖叫,但她从农场带走的,是一匹瞎了要宰掉的马,最后马还和她被一起送到孤儿院里,陪小朋友们玩到老死。大概是看电影时先入为主吧,电影剧本里把马和羔羊的角色合并,感觉这样处理更好一些。

  • why women kill fleabag

    说两句前段时间看过的“女权”剧。 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 Season 1‎,打分 4.5 / 10 我一直认为,一部好剧的前提,是不能让观众感觉到,自己在被编剧玩。Why Women Kill 并没能做到这一点。观众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和揣测,往往在下一秒,被编剧随手抛出的新剧情,搞的面目全非。这样的扭转屡屡出现,和之前的剧情和表演全无半点联系,让人觉得非常难受。这样的感觉持续到最后,以致于故事二、三的结局并不是因恨杀夫时,我完全不觉得这是编剧的巧思,而是觉得又一次受到了玩弄。其实无论剧情的合理性还是趣味性,确实第一个故事要相对好很多。 至于大家称赞到发光的刘玉玲,演技确实很棒。然而在设定上,一个市侩、虚荣、努力通过嫁人改变人生、然后成天开party和同样背景的闺蜜太太们撕逼为乐的阿姨,在发现老公是gay后,突然就政治正确了,顶着七十年代的歧视目光,甘愿变卖家产和老公共克时艰,任何方面都表现的无可挑剔?我怀疑这个设定吸引特定受众的点就在于:平时追求时尚或者物质生活,都是没关系的,面对大是大非时自然会毫不含糊,品德高尚的同时气场也继续高尚……然而,习惯了人类学的那种,从文化熏陶对群体行为模式的分析,再看这种人设,感觉是很违和的。连阿姨的女儿都被教育成了虚荣且歧视的标准碧池,阿姨自身又是如何幸免的? 就像电影《窃听风暴 Life of Others》拍摄时,前东德监狱,现在的史塔西博物馆的馆长,拒绝批准电影导演在监狱里进行实景拍摄,因为馆长认为电影里对监听者的美化是不真实的。博物馆里几百万份监听档案和告密档案,像电影里那样,监听者主动去保护被监听者的,一个也没有。 伦敦生活,Fleabag Season 1, 2,打分 7.5 / 10 这个剧满好的,推荐一下,有情节有感情有颜有肉,但我并没有看出这个剧和女权有什么关系。然而,让我不爽的,并不是这个剧本身,而是某种趋势。如今很多作品描述的角色的脆弱,某种意义上,都是因为角色自己太作太浪的后果。他们在某些时刻并没有自我坚持,作过头了(譬如上了闺蜜的男友?),然后阴错阳差导致了恶果。这样的脆弱当然也有权利得到呵护,慢慢地又能继续发光,而整部剧也因为这种非完人的设定而更加人性化。然而,这种人性化的设定趋势,从另一方面,让之前是否选择去作去浪,显得无关紧要了。反正最后脆弱了也可以得到更多关爱。这对于那些本来就还在坚持着的人,似乎有些不公平。(然而剧情表现成什么样就算公平了呢?《悲惨世界》那种忏悔我也觉得过了啊…… 后来和这个剧的女粉丝聊天,发现人家喜欢的点并不是女主角,而是第二季里的神父,感动于神父面对感情和神性时的真诚(当然还有颜值)。然而我看的时候对这方面没什么感觉啊,觉得这些都是人的基本素质啊。不过这段时间和人聊天,也常常惊讶于对方所遭受到的,国人氛围中各种潜在的歧视和抑制,以及这种压抑的氛围造成的人心上的创伤和敏感。这些都是作为粗线条男性,未必能真切感受到的。所以可能确实很多我认为理所当然的人类基本素养,在某些环境下已然是珍贵的品质。 再说下去显得我自诩为圣骑士了,然而也并不是这样的。

  • Dr. Strange love

    收信人: 我在给你写信…… 《奇爱博士》 这种废话一样的开头,从文学的角度,确实有一种铺陈起兴的感觉。从中可以想象作者写信时的茫然、欲说还休、期待、已经预料到结果的无奈……以及各种挥发想象力的过度解读,都融在里面,尽显文字之妙。 只要收信人也能意识到这一点…… 这类关于书友会的幻想,我描述过很多次了。连我也觉得在感情中不管其它,先强调这方面的默契,完全是不切实际。所以或许我只是在单纯地描述,对这种「用玄妙方式射出去能够被对方收到」的快感的憧憬。又或许只是在对方收不到时,为这种方式如此低效而哀叹。 又想起我对摄影的态度:我希望通过摄影做到的,并不是记录,而是像所有艺术一样,让观者能够体会到拍摄者那一瞬间的感受,且最好不要是「这棵树很好看」或者「这张脸很好看」之类太low的感受。 其实说的还是「传递感觉/追寻交流」之类的事情。 MT说「某些导演终其一生只在拍一个电影而已」。突然发现似乎我的一生也开始被这种事所环绕。

  • 机关枪牧师

    Machine Gun Preacher,★★★★☆。尽管拍的(尤其是前半截)很拖沓,但看在内容的份上,还是要多给一颗星。 片子最后还是免不了接个光明的尾巴:主人公最终在帮助非洲儿童的过程中,也成功克服了自己的暴戾,和家人也达成沟通。向着完人又近了一步。——我不知道真实故事中Sam Childers是否也存在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最终是否克服;我还没有详细了解过他们的资料,也可能又是像《三杯茶》那样,做的比描述的要不靠谱(1、2)一些。 上上周悉尼《每日电讯报》的Kony广告。顺便说一下电影里和主人公一起作战的就是年初劫持我国驻苏丹工人的反政府武装的另一分舵。。。虽然那边局势实在没有谁能称得上正义。 ——————— 在光明尾巴出现前V一直说这个人性格好偏激啊,从一个极端(贩毒)到另一个极端(为非洲儿童卖房抛家)。我只想说,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我们需要有人拎着枪保护非洲儿童、拎着购物袋去拦坦克、或者去拍他们拎枪拎购物袋的样子。也许正是各种恶劣性格,才能让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无视安危、牵挂、等等正常人认为脑子不正常的人才会做出的选择。这样的人不是你们,也不大可能是我,但我们需要这些人的存在。所以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理解他们有缺陷,容忍这些缺陷造成的损失。我们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在性格上也要变成完人,或者说变成像我们一样。即使从宗教的角度,我觉得那些选择为了非洲儿童不顾一切的,比起在教堂里选择维护家庭和美的,前者在综合评估上也应该离上帝近很多。 就像lola那边说的:只要人家是来帮忙,我们(绿色江河)就接受,他们什么目的我们不管。 就像那些摇滚乐,他们中绝大多数性格上都是混蛋,但这不妨碍我们宠着他们把音符射到我们脸上。 就像我最厌恶五毛(以及所有立场维护者)们的一点:他们从不正面回应那些有理的、至少他们答不上来的诘问,或者那些在斗争着的人们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是指责对方哪里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性格品德上有哪些缺陷,或者同一阵营的其他人有哪些缺陷。。。。我对公知们也是满宽容的,即使他们去东师古村的路上搞一夜情。 当然这是个定量的问题,取决于牧师们所做事情的彪悍程度以及性格上的不靠谱程度,以及二者在不同人心中的比重和衡量标准。满腔热忱做NGO却不懂理财,也绝对是灾难。但那些户个什么外,就觉得有资格在别人面前号称横着挥洒青春的,还不够看啊。

  • 社交网络 – 1

    终于看了《The Social Network》,★★★☆☆,如果没有后面那些众叛亲离的煽情段落,我会给分更低一些。因为我对Facebook完全没有爱,所以片中大段蒙太奇,描述从添加网站功能到买Apache服务器的过程,看的我乏味之极,直到后面Sean Pack加入才好看些,但那也只是一目了然的剧情点而已,没什么意思。 ————- 最近颇有网络世界崩溃的感觉。——这话是我几星期前说的。那时Delicious改版后乱七八糟,连Firefox的书签插件都不能用,后来发现是Firefox也升级了不支持旧版插件….;FriendFeed读取Twitter长期中断,最终忍无可忍从外部RSS辗转同步过去;国内网站改版停API被关闭都没什么新奇;淘宝账户也被人攻击冻结了,没有国内手机我还不知道怎样通过验证解冻;然后,你们知道的,Google,为了推Google+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最初在首页上放蓝箭头时,我就觉得大事不好,这种放弃美学的行为无疑是不理智的前兆,随后开始强制实名,因为反对实名我正式退出Google+,但账号还是被锁了四个星期,不能在Reader上分享/评论——这四个星期不断听到各种噩耗:Buzz要停了、Reader也要整合到G+、Google把WikiLeak成员的邮件信息交给美国政府做犯罪举证….上周Google账号终于被解冻,但随即整个Gogole Reader的社交功能完全被移走——这几乎是我见过的Google唯一成功的社交产品,安息。 这种感觉非常,非常,不好。 所有人都在改,网上就没有什么百年老店:某个服务大家觉得不错,然后永远一成不变地把服务器稳定维持下去。好吧本来就没有什么百年老店,连我用的email都有倒闭过的了(还记得etang么?),还记得那些用微软space的孩子们么?好歹Google提供了导出服务,你损失的只是虚拟的connect,你无法定义它们的价值。好吧照这么发展下去,最后每个有理想有技术的人都要用独立空间,自架服务器,然后把所有数据随时备份揣着到处跑。那些讨论死后网上遗留ID如何处理的人可以安了,它们都会倒闭的,就像你收藏的所有CD/DVD在你死之前会烂掉的,然后装着你备份数据包的硬盘在城市的废墟中渐渐飞化,然后会变成《三体III》里如何把信息保存一万年的哲学问题….这么想,你对于Gmail下次改版会不会把你恶心到换邮箱的忧虑,也就淡定多了。 BTW,那些免费的也就罢了;一个产品买回来,我当然拥有把它破解的权利(这是对Apple说的);我也当然拥有拒绝自动升级的权利,如果我认为你的升级可能带来潜在风险,或者哪怕仅仅改变我认可的旧版本的使用习惯的话(这是对Kindle、以及大多数在线软件说的)。 而且,我不认为Google这种在Social Network上的改变,是正确的方向。 有两种社交网络。仿真的:Facebook、校友录、LinkedIn、MyHeritage(我觉得FB迟早会收购或者推出类似的画出家族树的功能)….像教务中心选课系统那样,把生活通过网络更加方便密切地表现出来;另一种是虚拟的,例子:第一种的补集….其实第一种才是少数,第二种才是日常网络应该有的样子。事实上第一种用户通常不介意成为第二种,但反之未必,网络上你可以选择秀真名,但你也有选择不让人知道你是谁的权利。 无疑Facebook从一开始就是第一种,甚至是从Facebook开始,第一种才真正火爆起来。但Google不是第一种,至少过去不是,它的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二种,包括不愿成为第一种的第二种,现在它强迫他们变成第一种。 很久之前我就对Google姓名栏里,一定要填Last/FirstName两个框而不是一个ID框,感觉不爽,现在看来也是谶言。我和Google里拥护Name Policy的人聊过,一个看上去完全不像我们以前印象中Google员工样子的OL:『因为Google的用户里有未成年人(注意Google之前已经强行关闭了13岁以下小朋友们的Gmail账户,所以他们说的只是13-18岁区间),如果让他们和那些不用真名的人混社区的话,会没有安全感……』拜托,这个完全是Facebook的妈咪逻辑,我不认为我的孩子去混那些非实名论坛有什么不安全的。 Facebook的成功离不开实名,但实名并不是起推动性的主要力量。类似的忽悠人的事我以前干过:你看我们哈佛都在玩这个网,你们也玩吧;你看俺们这疙瘩儿都在玩这个网,你们也玩吧;你看美国流行Facebook哟,你们也玩吧。。。这样铺开的模式,在Facebook出现后,可一而不可再。(当然某个地方不让用Facebook就另说了….其实现在校内网已经算成功了….而且校内网也没有强制要求实名….) 我明白这样的描述,和哪一类用户更容易吸引更容易赚钱,是两回事。就像Apple把那些无主见的土人变成果粉一样,Facebook也在把大量无所谓用什么身份上网的人引导成第一种。我还记得那份华丽的摩根斯坦利实习生报告:美国青少年们不是特别爱用Twitter,因为他们觉得没什么可以在Twitter上说的。后来他们在Facebook上说『我和Stella喝酒』并把Stella在照片上圈出来。但终归会有人想说点什么(以前在论坛/BBS上发有价值原创帖的也是少少数),或者不愿意仅仅因为我认识你,就要让我的timeline充斥着这些无意义的行踪,不知到那时他们能否发现有更好的【说】的方式,甚至,那样的圈子会影响到他们说的内容。(继续同情那些成天在人人网上blog的苦逼孩们。。。) 其实Google+通过对cycle的设置,是可以做到过滤废话的(即使如此我也不认为它就能跟在Facebook屁股后面成功)。但我在这里要喷的,并不是Google+做的多么烂,而是 1. 它强迫老用户实名 2. 它毁去大家已经在稳定使用的好功能,迫使人们转向Google+ 这些极度消费以前用户的忠诚度的行为。理论上讲这样做确实存在成功的概率,确实有可能让账面变得好看一些。如果以后搞房地产或者卖蒜更赚钱,它也完全有权利把业务转到那边去。但那是NASDAQ的Google,不是我们用过的Google。

  • 饭祷爱

    饭祷爱 Eat Pray Love,★★☆☆☆ 。。。据说很有些人哭掉鸟。凭心说,这片子在打动绝望主妇们这个领域做的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亲们平时不看文艺片,连小清新都是伪小清新,所以说这类片子之前并不是没有,而是这次终于在他们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当做大片冒了出来,用类似日剧韩剧的修辞法去共鸣。。。好吧我承认我对这类渡人超脱的片子都很mean,如果这类片子拍的比较烂的话我会比其它类型的同等烂片给分更低一档,所以即使是让即使是万千美国人民都心头萌动的《Into the Wild》我也只是冷冷地给了6.5四舍五入到7,何况天开眼饭祷爱在imdb得分本来就只有5。 顺便提一句,这类靠指出你的生活是屎为卖点的电影里最好看的,不算《American Beauty》的话,我第一时间想起来的是《Fantastic Mr. Fox》,然后是《Raising Arizona》。总之电影这种东西首先决定了它的观众不可能针对那些太小众的,所以电影们也只是在【日子无聊啊要不要折腾呢】这个层面上纠结,对于那些早就说要然后问然后呢的,则很少有什么可行性建议。所谓好看的也不过是发泄桥段比较有给力罢了。 应该说饭祷爱里阿朱对着男A男B发飙的时候,那两个男人的表现基本上无可挑剔,有型有品肯定不能将其归入土人行列;而且mm后来eat&pray爽了之后,也就是又找了个也没什么不一样的男C就又嫁掉了。所以整个片子讲述的也就是银镯女子去丽江情结,对对面的事业男而言基本无解(瞧瞧连我这种习惯bs事业男的都看不下去了)。另一方面找情趣和找未来其实是两回事情,电影里做着找未来的样子其实转了一大圈也就是满足了情趣而已,spider woman。 ps,想你们了回头一起去团购金链子吧。

  • the dreamers

    还有两个多小时,等不及了先睡了。 如果真是太阳系舰队这种性质的话,应该就不是由NASA来宣布了吧。所以内容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刺激。 个么趁着还有yy空间,盘算一下明天外星人真来了会怎样。

  • Into the Wild

    ★★★★☆,本文含剧透。 退烧时终于看完了著名的《Into the Wild》。扔在硬盘里2年多,当初直接把进度拖到最后,看主人公垂死时写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然后想这种末了回归主旋律的情节好无聊,后来也就一直没兴致去看。但心中不免困惑:这种甘愿远离尘世在野外结束生命的人,最后怎么会冒出shared这种想法的?狗日的编剧真是为了迎合主旋律观众不择手段啊。 完整地看一遍才知道:原来就是个幼年受家庭问题刺激的人,独自在外面青春激扬了两年,其间和各式路人交往后做装逼状离开—-看上去很像奥多和绿野的那群射手男,于是我越发困惑,这样的人最终怎么会甘心在野外赴死的?看到最后。。。原来是觉得high的差不多鸟,也把带出来的米吃光鸟,已经打算回家鸟,却因为河水暴涨回不去鸟,然后再也找不到吃的,然后吃错了野菜,才中毒翘掉滴。。。 于是整个主人公死去的过程中我一直忍不住在爆笑。Mielikki(森林女神)有灵,那时一定在阿拉斯加上空鄙视地看着下面:你以为老娘是公共厕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啊?! 哈哈 哈哈 哈哈哈 —————– 想起许褚裸衣斗马超,后来曹军大败,许褚臂中两箭。毛宗岗批云:谁叫汝赤膊? —————– 某人去看老师,说最近读了某本书觉得有些观点不好,老师怒骂:所有书都有好的和不好的方面,只盯着那些不好的,如何能学到东西? 具体的人名和书名记不得了,一堆国学牛人。近年来每当我看完某本书/电影/blog,想要毒舌的时候,都会想起这个故事。但是……每次想过后还是觉得毒舌好爽啊~~ —————– 不过《Into the Wild》的摄影和小清新风格的剪辑,确实不错的说。

  • 不能说的秘密

    是的,你会发现我的所有影评都只是略谈一点电影然后触之生情,很符合那些关于如何写小资影评的攻略的描述。 不能说的秘密 ★★★☆☆ 不得不说这片子看的很舒服。最初我以为和两个mm一上来就莫名其妙围着周董转,这种轻轻松松没怎么苦追就能爱来爱去没压力的情节有关,后来我意识到这类超现实主义作品我们这边也有不少,也都看不下去。于是觉得还是修辞水准的差距。然后我想自己最近是不是经常把台湾想象的太可爱了?在那边的人们有相同的文化氛围,却又没有我们这边的这种生存压力,和让人深陷其中的、压抑的、就像抹了一手屎那样甩都甩不掉的价值取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就能轻轻松松地找一找。。。就好像我多年前yy着的,自己终于从中跳出来后,就能找到一大堆同样已经跳出来的同伴—-太完美了,乃至我确定这只是我刻意地把它想象成了桃花源罢了。 看到后面发现是鬼片/穿越片,继续舒舒服服顺理成章地让我觉得感伤憋闷,然后从青旅六人间上铺爬下来。之前下午顺手帮来冲浪的房友修好了电脑,在对方的感谢下喝了一堆vodka,睡了一个多小时爬到院子里,看他们坐在一起开始喝晚场,然后想我来这个城市刚两天就和你们灌了两个晚上的酒然后每天早上还要爬起来去新公司上班,想到这些头开始有些疼,不想再睡也不想聊天,就回屋看电影。看的过程中恍惚意识到又恍惚没意识到外面的喧嚣渐渐散去。看完了爬到院子里,对着满桌的酒瓶想我明天就又要搬离这种喧嚣住到某个小屋子里,以及没有谁能够让我兴高采烈地夜半打电话过去聊看到的电影,这一大堆难受的体验揉在一起,反而没有哪个能够主导着让我难受了。这就是传说中体验流如何华丽地冲淡寂寞。环境换的太多,即使把所有心情表白出来,似乎也只有部分能让当时周围的人懂。 ————————— 这不是昨晚发生的事情。只是在表达不能症(以及出片不能症)后,如果因为那些片断间隔过远就让它这么过去了,也是件无谓的事。而且发现这样写很有些时空的混错感,像pulp fiction,这样想就又high起来了。

  • Americans

    The Insider,★★★☆☆ 不错。除了一些片段煽的都咏叹调了,整体确实不错。Al Pacino和Russell Crowe(每次看到他歪脖子我都会想到朱时茂)的对手戏很精彩。Al站在海里打电话那段看着很舒服。只是戏中人物对一些事件的反应上,让我发现自己不能理解他们的生活氛围。 片子开始女人听说男人被解雇了就开始哭,哭了一天了还在哭,天塌下来的样子。后来我们得知这也不是男人这辈子唯一一家公司,之前他还做过强生、Union Carbide Japan(丫还懂日文!)、辉瑞…都是有技术实力的高层职位。总之在我看来是那种完全应该不愁工作的牛人。这种人被解雇一次有这么世界末日么? 影片里也有关于他女儿的哮喘病,以及解雇他的烟草公司威胁要取消他医保的描述。我不清楚美国的医疗制度,但总觉得因为要看病而连公司都不能换,是件很诡异的事。然后没了收入的男人郁闷地去打高尔夫。然后一家人为了节衣缩食搬到了一个。。。有草坪有地下室的独立的house里,而之前他们住的也不过是比这大一点的同样的house,也不是什么资本家的游泳池豪宅。然后牛人还算是蛮轻松地找到了一份中学教师的职位,虽然和企业高管有差距,但也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会能让人崩溃的落差。 然后牛人从Kentucky到Mississippi去作证,然后收到Kentucky法院的禁令,说你要是作证了就违反了我们州的法律,再回Kentucky我们可能会逮捕你你就可能回不来了。然后又是大段的心理刻画生死抉择。。。这个,在美国被一个州禁掉,是很大不了的事情么?片子也没说他老家是Kentucky的啊,他不是还常驻过日本么。而且后来作完证他又回到Kentucky似乎也没事,没事之后过了几年他又跑到别的州去住了。。。 以上。总之这部电影让我觉得和美国人有代沟。即使剔除了那些我本身也属于不靠谱人群的标榜和矫情,有些东西确实让我困惑。要是像杜拉拉那种纯粹脱离现实的yy剧也就罢了,Al Pacino的这类片子应该还是满写实的。不明白。 ——————— 看牛人崩溃到无话可说,只会坚持着念叨 I told the truth,仿佛最后一根稻草的样子。确实是很华丽的演技。但这类情节看多了,就会有【哦这就是正常人类在这种场合下的反应】的想法,从而觉得有些公式化。另一方面则对自己说,丫这样子太土了,我以后有类似情况才不要像他这样。我发现自己确实能做到不像他那样。但这类自我反省做多了,自己就渐渐地和【有那种反应的正常人类】脱离开来,乃至很多时候不能判断他们的反应。我确实能够修炼的光风霁月,在看无聊肥皂剧和选秀访谈节目时,觉得我面对主持人肯定不会这个样子。但编剧在设计剧情以及筛选嘉宾的时候,也只会选择在这种场合会有这样反应的人类(为了那些和他们有共鸣的观众)。 ——————— 另外 Hard Candy 真是赞啊。这片子我很早就知道了,但一直以为是那种故事比较彪悍而电影本身一般的片子,就一直懒得看。才发现这片子的摄影太TMD棒了!乃至我觉得拍舞台的水平好到这个程度,也免不了让所有的评论都集中在那个华丽的情节上,实在有些哀。

  • 女人和男人的幻想

    午夜巴塞罗那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这显然会是很多女人认为的08年最好的片子。好吧我承认我对开着飞机把妹还是很眼热的,并且不时说服自己以现在的基础追求这些其过程太容易迷失了,之所以这样煞风景的想法是因为HP的笔记本屏幕太TMD镜面了,看片时我总能注意到帅哥美女后面自己的影子。 3P那段明明是男人的daydream,但我仍然觉得是拍给女人看的。Scarlett站在Penélope旁边,就像是装酷的小青苹果。后者越来越女神了。我不清楚她们最终的选择,是受年纪、品味、个性、环境哪一样更多影响。有的一时迷恋,有的继续寻找,有的甘愿纠缠。这种n个女人一台戏让我无数次错以为是在看阿莫多瓦,直到Vicky被枪伤到说passing说不是我的生活,片中被华丽弄得已经很恍惚的Woody风格瞬间尽现。 好了换个话题,看男人是怎样yy的。 《战争画师》,★★★★☆ 最初读到奥薇朵,很自然地会想起Gerda Taro:她在西班牙死去的时候,如果Capa当时在她身边,会不会最终也拍下她死去的样子?在暗房里看着她趴在地上的身影在显影槽中慢慢显像?但后来却渐渐读出构造法的痕迹,看作者,这个也是西班牙的男前战地摄影师,如何在文字中勾勒出自己的女神。 奥薇朵,ppmm。丫们在博物馆相遇,城市中各自穿行,又遇到,谈论喜欢的作品。她家庭富裕(外婆认识杜尚和布列松),举止完美(强大的女摄影师的亲和力),没有责任也没有复杂的情结,厌倦了做模特的生活。他们在一起,从威尼斯到科威特做爱,互相吸吮,白色运动鞋让公路上被迫击炮打碎的砾石沙沙作响。她在民兵堆里组装AK47,学习他在战场上前进的样子,曲身停下,像个接近猎物的狩猎人谨慎地环顾四周,向他露出会心的微笑,表情有些心不在焉,像是出了神,鼻翼扩张。 我YY过自己做这一行的场景,代入这种角色后,身边有个那样的女人让我心醉。她让我脱离自己的冷漠。她完美,乃至其实她不属于这里,至少不会像他一样地属于。她借他的战场让双眼脱离那一切,熟练后开始批判他观察的方式,她寻求的是和他不同的感受,战场上她只拍景物,几乎从不拍人像。她不属于他。恍惚中我看着她踩上地雷,和自己的灵魂一起死去。 我不知道书里有多少东西是写给作者自己的。那些迷惘的日子我想过要个女王,带自己走上未知的路;后来仍然未知却只想找人若即若离地一起走过;或许再后来有一天还会去把小妹….Olvido的意思是遗忘,对主人公是相遇,对作者则是创造,空寂中精神上抽出的夏娃。 关于那些战争人性的描写,我懒得再去援引Sontag了。看有本书在提出自己想过的问题,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即使书里最后也没有结论,似乎用爱情和辞藻遮蔽了。战地摄影师用什么样的态度,支持自己在战场上的工作?Capa、Nachtwey…..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书里似乎用爱情遮住了这一点,又用死亡遮住了爱情和离开。 您的照片并没有表达出太多痛苦。我的意思是,您的照片反映别人的痛苦,但我却看不到痛苦本身的痕迹……对于您看到的事,何时才不再让您觉得痛苦? vs “有人性”这字眼会毁了一个摄影师,会让他陷入自我意识,他就不能再透过镜头看见外面的世界了。因为,最后他拍的都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 看矛盾的思考也是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