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fivestone

  • SIGG

    说起水壶,突然发觉,日常接触的人,就没见过几个人用 SIGG 水壶的;包括背包旅行和户外徒步时,也很少见到用这种铝制水壶的。为什么呢?我一直觉得这东西很好用啊。作为超过 20 年的老用户,换过六七个,基本都是丢失了立刻再买一个。 当我说 SIGG 水壶时,并不包括这个牌子的其它产品,而只是指最经典的铝壳水壶款式,搭配最原始的旋转瓶盖(试过用嘴吸的快速瓶盖,不好用,也很难清洗)。也未必仅限于瑞士 SIGG 的牌子,西班牙的 Laken 也很好用(我不清楚是否涉及专利)。当然,这样的设计已经到处都是了,10 块钱就能买到山寨版。日常参加个超市活动,就能收到一模一样的山寨赠品……大厂商的正品,与之相比,在以下这些方面,都要靠谱很多: 这种铝壳水壶的户外「竞品」,大概有以下几种: 每种水壶,适用的场合不同。当然不能说 SIGG 的铝瓶在一切场合,都胜过所有其它水壶。但对我来说,这种水壶,在日常的很多场合,其综合实用性更高。 而相对来说,一些「缺点」,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另外,有一个专属于水袋的优点:水不满的时候,不会在瓶里摇晃,浪费体力。这个确实是其它水壶难以做到的。而且水壶容量越大,问题越严重。但我用的铝瓶只有 0.6L,摇晃消耗的体力并不严重。长途徒步时,我也会带几个大可乐瓶装水,铝瓶的水喝完了,再从其它瓶子灌进来,让其它瓶子始终保持全满或全空的状态。 金属水壶的优势 SIGG 这种铝壳水壶,就是早期的金属军用水壶,在现代技术下的轻便款。它的「不保温」、「导热性太强」,其实并不能算缺点,反而是这类水壶的优点。户外有很多场景,是只有这种水壶,才能更方便地做到的: 曾经忘在冰箱冷冻室里的水壶……我还以为结冰膨胀后,会是瓶盖被顶出来,但居然是整个瓶身涨裂了。 一些 SIGG 的业界八卦 虽然 SIGG 号称创建于 1908 年(名字源于瑞士创始人 Ferdinand Sigg),但长年来都是在做家用铝制品,水壶的设计,直到 1980 年才问世。最初也用这个形状,给 MSR 等户外炉具品牌做油壶,但因为技术含量不高,很快 MSR 就自己做油壶了,于是 SIGG 专注于做有内层镀膜的水壶。 传说 SIGG 原始公司的所有权,1999 年就已经被某投资集团接管。2003 年,SIGG 被美国 Riverside 收购。但之后不久,全球开始讨论 BPA 塑料制品的安全问题;而 SIGG 在这期间的表现……相当恶劣。SIGG 在…

  • 221

    之前的诗会上,因为是数字相关的主题,想起发生在这几天的蝉的事件,就用来写了首凑数的诗。 由事件本身引申出的意象,仍然是对现在社交环境、以及寻求同温层方面的怨念。当前糟心的大环境下,大家都各自塌缩,困住各种不靠谱的封闭平台里。看到一些精彩的表述,觉得这样的人或许能成为朋友,却也很难有渠道留言沟通。偶尔突破所谓的 i 人或者宅人的边界,直接去联系,却又因为各种身份 stereotype 的防范,以及大家也都不是善于破冰的人,也就言止于泛泛了。 221 这个四月,此刻美国的十七年蝉和十三年蝉一起醒来它们在 illinois 重合这样的相聚221 年一次格外喧嚣 幼虫在土中生长的时间进化成爲偏僻的质数从而尽量避开其它,周期是两年、三年、五年……的天敌 想见谁或者不想见谁改变的只是自己但我们不知选择的数字对于另一个我是多么大的回环

  • fun with flags

    有个新闻,我这一年闲聊时经常提起。从各方面都切合了我的审美。 2022 年 12 月 18 日,乌克兰国防部在 twitter 发文,感谢来自 52 个国家的军事及个人援助,视频中列出了这些国家的国旗。其中,没有大陆的五星红旗;有台湾、有香港,而代表香港的旗子,是时代革命运动中的黑紫荆旗。 (视频里有 8×7=56 面旗子,推文里说是 52 个国家,其对应关系,大家有兴趣可以连连看。) 随后,香港官方各种抗议,具体后续不了了之。原始的推文已经被删除。 这些国旗的出现,可以追溯到 2022 年 6 月,在基辅独立广场(Maidan Nezalezhnosti, Kiev)上的一个展示项目。 从网上搜的图片可以看到,中间有一小段时间,是已经挂上了台湾国旗,但还没有挂上黑紫荆。第一批在乌克兰参加志愿者的台湾导游「莊育瑋」,也在这个期间,就去合影。 后来黑紫荆旗怎么挂上去的,无从考证。但是很容易想象:有个来自香港的家伙,也在乌克兰做志愿兵,看到挂了台湾旗,就跑去说:我来自香港,所以你们也要挂香港的旗帜啊,就挂黑紫荆吧! 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很嗨的原因,在于:以往涉及国旗的场合中,那些对于个体,构成被迫的身份绑定,甚至是负担的层面,在这个事件中,消失了。参战的志愿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我所属的「国家」的旗帜,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 而且,我们经常面对的,同一类身份的人,在另一个层面上意见不一致,而带来的割裂感,这里似乎也消失了。 就是说,理论上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爱国小粉红,也去乌克兰参战,看到这种场面,坚持要改成五星红旗、或者红紫荆旗,怎么办?——但现实中,真会有这样的人,去乌克兰参战吗?没有啊。只有几个脑残,跑去俄罗斯那边当炮灰。 即使有中国大陆籍贯的人,在乌克兰做志愿者(我相信是有的),也不介意国旗被改成什么样吧。这样的人,看到黑紫荆旗,会与之争吵吗?不会的啊。大概只会为此感到欢乐。 这种在现实层面实现的同温层过滤,感觉很好。

  • 分类法

    把 blog 的文章分类整理一下。 这项任务已经拖延了超过十年,早就没意义了。blog 页面上,已经很多年没有放置分类列表。曾经企图把所有文章归入 uncategorized,然后用 tag 来做分类,——幸好没有,不然又是个半途而废的坑。 还是先把分类的框架搭出来吧。即使有了框架,从前的旧帖子,也还没有妥善归置到各个分类里,继续拖着吧。 yy – /yy 也就是「意淫」,初代互联网口头语之一。某种意义上,整个 blog 的所有文章,都是在 yy,所以从这个网站初建,这就是分类之一。内容偏向于各种奇怪的,未必和情欲相关的幻想。也经常觉得 yy 这个词渐渐不合时宜、甚至有些男性油腻,想换个更高大上的(譬如 P.Bourdieu 的 illusio…);但,还是先这么放着吧。 日子流 – /current 流水账。早年 blog 大兴的时候,一大群人的文章风格,都是今天吃了什么玩了什么买了什么。我也想学着这么接地气一些,但最终还是没写太多。网址的英文名,出自卡佛的《水流》。 nowhere man – /nowhere 旅行相关,或者日常生活中偏向旅行气质的片段。出处是 Beatles。 norwegian wood – /wood 情感相关。出处是村上春树当然也是 Beatles。 不正经的 – /funny 纯搞笑段子。 偶知道 – /seriously 一些比较认真的思考吧。「偶知道」既是偶然知道,也是我知道,——(偶 = 我)仍然是上古网络用语,尴尬到脚抠地。 他们 – /ille 偏向于对他人的描述,有网络引用的,也有实际访谈的。ille 是第三人称自指。关于他者的描述,终归还是要映照自身。 无政府主义审美…

  • 好离乡 – 2

    观影会上看纪录片,流亡的巴勒斯坦妇女们,合作编织一条传统工艺的挂毯,以此为线索,把个体的流亡叙述,联系在一起。电影拍的不错。观影者们,也纷纷映照自身经历,讨论各种美好的文化,被战争或强权摧残,是多么可惜;以及作为物理或精神上的流亡者,如何从文化叙事的角度,相互连接、支撑。进而强调口述性历史的学术意义。 然而,几乎所有的反映难民的作品或讨论,都是类似的视角,赞扬受害者原先的文化或者美好的生活,从而凸显破坏这些的行为,是多么的不义。 这样的视角看多了,忍不住想:从摧残文化的角度去谴责战争,真的是合理的么? 1. 我所在的文化里,有很多糟粕、或是庸碌,是我们日常在坚持努力抵抗着的。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同样也有很多,是日常和这些文化氛围对抗着的少数派。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遭遇战火,成为难民,那么,在这个关于难民或离乡者(diaspora)的叙事中,我们之前在群体内部的反抗,那些苦苦坚持着的自我,就,消失了?变得全无意义?甚至,在和 diaspora 同温层的交流中,仅仅是提到这些,都变得不应该? 关于 diaspora 如何不自觉地被迫形成群体性,以对抗整体的政治性,在学术界大概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我只是从被湮没的个体的角度,又一次想到这些。 2. :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我不想让我所在的文化,或者我自己,从历史上消失,被抹去。 :我也很感动,——但是,如果,我不在乎自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我,仍然会面对不公而反抗,也会为遭受不公的你们去反抗,那么,我的这些反抗,是否会因为我不想坚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变得更弱一些呢? 就像我不是因为自身利益才支持女性主义那样,我反抗的,是更纯粹的不公。而不是什么相关利益,或者附加的理由。 3. 我承认,在难民群体中,用文化来团结大家,保持连接,在人们的现有认知中,是很有效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操作,平空又多了一道工序:对自身文化的美化和维护。网上关于巴勒斯坦、乌克兰、乃至香港的争论,很多也都流于这个模式—— 黄丝:香港原有的美好传统,被摧残得不剩什么了。 小粉红:就你们那点破传统,譬如啥啥啥陋习,有什么可保留的?(这里的很多例子,其实我是同意的……) 黄丝:艹,你们的啥啥传统才叫做垃圾,blah blah 然后争论的重点,就歪成了「这个文化是否足够好,是否值得保留。」——然而,如果这个被摧残的文化,它不够好,那么它反抗强权的合理性,就会减弱吗?

  • 薛定谔的春天

    读余秀华的《春天回来时》,想到,春天除了是万物复苏、生命萌发的季节,大概也是确认死亡的季节。那些在寒冬中死去的,直到春天,没有看到像期望中一样出现,才算最终确定了,它的死亡。才能真正开始,以此来决定之后的心情。之前冻土下,不知道生死的状态,就像薛定谔的箱子,终有一刻被婉转打开。 春天回来时 余秀华 该来的都会来你我在一个温暖的流域老去了鱼群从身边流过,我们不认识,却互相知道它们的身体折射出光芒,如同我们的过去噢,我们的过去春天一次次来临我们的身上嘬出浅浅的窝,埋下的种子没有等到夏天就被鸟雀翻了出来但是你一次次原谅这样的意外并当之以常态来爱连同这个春天包裹的悲悯

  • 把日常阅读的网页,用 RSS 推荐给好友

    虽然大家写 blog 的频率都没那么勤了,但是,RSS 还是有其它可以玩的方式的! 很多人都有用各种 read it later、或者书签类工具,把有意思的网页保存下来。在这些工具里,可以通过某些手法,把一些想要分享的网页,生成 rss。其他好友订阅这个 rss 地址,就可以自动刷新,看到你推荐的文章啦!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书签网站,生成 rss 的方式。但首先—— 我的 RSS 分享地址是: 有兴趣和我分享的,欢迎留言或私信交换!! Instapaper 免费版 感觉 Instapaper 生成 RSS 的功能是最好用的,可以把特定的文件夹设为公开,直接得到它的 rss,形如: Pocket 免费版 好像 Pocket 的免费用户,内容都只能是公开的(无语…),只要知道了用户名,就可以通过 RSS 查看全部的内容(所以生成的 rss 需要转录才安全)。而且不能自定义分类,只有默认的: 最后一条 …/read 会返回所有 Archived 了的文章,可以勉强用它作为分类的手段。 Readwise 这个只有收费版,我就不去试了。有它家的用户,可以帮忙把生成 rss 的方法分享一下? Wallabag 我在用 Wallabag,可以自建,也有收费的服务可用。生成的 rss 是全文输出,效果很好。在 Config – Feed 里,生成一个 token,然后点开任何一个 tag,点击列表上方的…

  • 好离乡 – 1

    我还以为这篇早就写成 blog 了,想引用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当年只是在 mastodon 发了一条。那么还是贴过来吧。感觉最近想写的很多话题,都与之隐约关联。回头再慢慢展开(大概会写一堆「同温层里标榜个人主义」的画风…… (2022年,疫情后,谈论「润」的人自然渐渐多起来。) 这段时间关于「润」的讨论,无论只是讨论,还是已经在行动,给我的感觉,更偏向于一种「被迫」才考虑的状态。社区里,大家经常交流,过去的哪个事件,成为了下决心跑路的底线。——于是联想到自己。但感觉我当时,并没有这样的底线事件,或者说,远远不是到底线才润的,甚至也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准;仅仅是护照可以方便去更多地方,以及不想让自己说话时受委屈。 这正是我这些年怨念的地方:各种动荡下,原先那种「为了探索新世界才做啥啥」的情怀,没人谈起了;一切都塌缩回「保障自己物质或情绪上生存」为导向的行动策略。以至于,我期待的,原先为了探索的人终于聚在一起讨论的内容,也变成了被迫跑路后讨论如何在异地找个稳定工作。——熟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并不是在物质无忧的条件下说这种风凉话的。事实上,需要把物质前提,在意到什么程度,本身也是文化导向和自我审视的结果。总之就是希望大家能更好玩一些。

  • 在外置硬盘上,加密安装 ubuntu

    需求: ——这篇攻略和是否外置硬盘盒,没多大关系。普通内置硬盘也可以这样加密安装。 最新的 Ubuntu 22.04 之后的版本,在安装界面里自带了 LVM 全盘加密安装的选项。但是并不能满足第 3 条需求。所以还需要一些复杂的手动操作。 安装过程尽量围绕 ubuntu 的图形安装界面,对新人友好。参考并验证了这篇教程。但原文连同 /boot 引导分区也一起加密了,于是在配置上略显繁琐。我觉得加密 /boot 并不是很有必要,做了一些改动。最终的硬盘分区结构为(以 512GB 硬盘为例): 操作步骤: 下载 Ubuntu,制作 USB 安装盘(过程略)。——然后,强烈建议在整个安装过程之前,在电脑的 BIOS 里,把内置的其它硬盘暂时卸载。 插上移动硬盘和 USB 启动盘。从 U 盘启动电脑,选择 Try Ubuntu。最新的 Ubuntu 22.04 安装程序里,已经内置了所需的 cryptsetup 和 cryptsetup-initramfs 软件包。因此,整个安装过程中,应该不需要连接互联网。 首先,把硬盘预分区。分区软件有很多种,可以用原文的 sgdidk,也可以直接用图形界面下的 Disk 或者 Gparted。在硬盘上创建 GPT 分区表,然后分成: 这些分区都先不用格式化。记住第二个分区的名字,本文假定为 /dev/sda2。 分区成功后,关闭分区软件,打开 Terminal 命令界面,执行 root 权限 将系统分区加密。按提示输入密码,——这个密码,就是以后每次启动时,挂在硬盘用的密码。和安装…

  • 安卓上的记账软件:Gnucash Pocket

    最近又试了一圈 Android 上的记账软件。各种时兴的记账 app 里,仍然没有靠谱的。最终的选择,是停更了五年的:Gnucash Pocket,——Gnucash 的非官方手机版。Google Play 上早就没有了,只能自己编译,或者下载 2018 年的 apk(还很好用 😛 个人需求,并非面面俱到的记账;而是针对一些小项目(譬如一次多人旅行、入门一个兴趣领域时的投入……),记录相关的开销。所以,我的核心需求,是能够在多个项目间,方便进行切换,这一点,是市面上很多记账软件,无法做到的。 一些记账软件里常见的,但我并不需要,甚至会反感的功能: 很多年前我找过这样的 app,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也就放弃了。如今又把 app store 里的常见记账软件,试了一圈,仍然没找到靠谱的(一些上来就要手机号注册的,我就不试了…)。最终还是投奔鼎鼎大名的 Gnucash。——这是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存在的老牌开源记账软件了,支持 Win / Linux / Mac 平台,我在 pc 上也很常用;但是并没有官方的手机版本。官网的 wiki 介绍了一些第三方开发的手机版本。感觉最好用的,是 Gnucash Pocket,原作者从 2014 维持到 2018 年,就停更了,后来被人 fork 了继续维护,但 fork 版不提供现成的 apk。原版 2018 年的最终版本的 apk,我用起来挺好的,没什么大问题。 注意:我说的是 Gnucash Pocket,而不是 Google Play 里的 Gnucash Mobile。Gnucash 的 wiki…

  • Nomadland – 6,燃气系统

    关于车里用的燃气炉灶方案。因为只是简单的 van,而不是正式的房车,不存在内嵌的燃气系统,只是每天把各种气罐炉头搬来搬去。简要地说,每天使用最多的方案是: 从大号液化石油气罐(POL),先转成美式一磅罐卡口(UNEF 1″),再转接到户外圆罐炉头(Lindal B188)上。 这样的组合,可以随时把其中的一些环节,替换成其它款式的气罐和燃气用品。 户外常见的气罐接口,大概有这五种: ① POL,也就是最常见的大号「煤气罐」,准确地说,叫「液化石油气罐」。我这边日常可以买到的,有 3.7kg 和 8.5kg 两种容积。大的更划算,但我的床板下面只能放进小号的,换一瓶气大约 $20,Bunnings 和很多加油站都有换。 还有一种 LCC 27 接口,是 POL 的升级版。近年来政府渐渐把 POL 气罐,升级成更安全的 LCC 27 接口。这个是向下兼容的:原先用在 POL 上的管线,仍然可以拧进 LCC 27 的气罐;反之则不行,LCC 27 专用的管线,不能用在 POL 气罐上。所以,使用 POL 的管线,就不必在乎每次换到的气罐,是旧接口还是新接口。 ② 3/8″ BSP-LH,另一种大号石油气罐的接口,通常只有专门的户外型房车才会使用。加油站很少见,更换气瓶也远不如 POL 方便。可以很方便地改成 POL,户外店有转接头卖($15)。 ③ UNEF 1″ / BOM,北美常见的一磅重的绿气罐,北美的加油站和便利店到处都是,但澳洲和中国很少,只有专门户外店才有。 ④ Lindal B188,又名 7/16 UNEF,户外背包露营时,最常见的扁圆气罐。虽然北美有很多炉头,都是 ③ 的…

  • 友人帐

    我的双眼可以看见时光的流逝,目睹一切有生之物的死亡。在我的眼中,人类的肌肤干缩衰老,春天的树芽枯萎掉落,岩石粉碎成灰,只有长寿的精灵族中的少年在我看来不受影响。即使是如此,他们在我眼中也像是即将凋谢的花朵。 –《龙枪编年史》 这些年 emo 的主线之一,就是看着曾经能够一起讨论的朋友、乃至喜欢的人,渐渐地沉到各种坑里。——「坑」当然只是我的视角,他们都很快乐。 改变不是瞬间发生的。曾经还一起是好友的时候,我就能隐约感觉到这样的痕迹。甚至很多次的离开,也都与此有关。但离开后我无数次地回顾,质疑自己曾经的选择。每一次看到他们下沉,我都在问自己:如果我当时不离开,选择努力去沟通、改变,是否结果就不一样?于是我的离开,算不算一种逃避?我看着他们时,那种比看其它路人更深的难受,是否因为我没有继续尝试而内疚? 有时我试着去努力,但最终并没有掰赢,围绕着他们的更强力的文化;有的我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无能为力;有的我一直不知道答案。 甚至改行去学一些东西,也有很大程度是为了,把这些「隐约感觉到的痕迹」弄清楚。我做到了。关于如何从各种细微痕迹中,看到文化对人产生影响,以及如果当事人不警省或者放弃坚持,如何不自觉地渐渐沉入其中。——但这也只能让自己更清楚地看到那些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而不知如何去影响、扭转。 这一切仍然在重复。我仍然能交到各种,三观上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其中大多数是比我年轻很多的人,乃至都没必要去考虑从朋友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但在很多人身上,我仍然有发现各种下沉痕迹的感觉。我仍然对他们一二十年后变成什么样子,表示悲观。 很多「痕迹」,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无理取闹的:当你刚刚毕业,抱怨上班很烦很累,却仍然去打卡的时候;当你交流社会经验和办公室技巧的时候;当你只是因为寂寞而去各种社交的时候;当你因为被客户认同又能赚到钱而欣喜的时候。 这就是阅历吧,我恨这种感觉。 我知道这一篇充斥着巨大的 ego。其中的很多环节,并不是必然的断言,只是我个人在这个时代的主观经历中,总结出的感受。不对劲的也很可能是我自己。我也能看到新的一代人的,可能的好的一面:虽然大多数人沉的更深,但幸存下来的人,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氛围,变得更清醒,清醒到有足够能力来意识到,之前说的那些加诸自身的细微文化影响。希望能抱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