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fivestone

  • 自制手帐

    秀一下在用的本子:按照色影无忌上的攻略,自己山寨的 Midori Traveler’s Notebook。原版有普通款和护照款两种规格,但我个人感觉太大或者太小,于是做了A6的尺寸,夹几张明信片刚刚好,也不会显得滥大街。淘宝买的植鞣皮,原色,用砂纸打磨后,浸了一层牛油。已经用了两个多月,效果基本稳定。颜色比我期望的要深,但还算能接受,要求不高也就这么用了。可能是因为油涂多了,也可能和上油前打磨有关。实际操作中影响最终效果的因素非常多:要不要打磨?正面是粗磨还是抛光?背面带毛还是磨秃?要不要上油?上油在打磨之前还是之后?打磨时要不要浸水?(浸水会变硬?)……每种选择造成的效果都不一样,每个人喜欢什么效果也不一定(染色?上油?背面要不要毛茸茸?),不同地方买的植鞣皮也不一样,即使完全按照攻略也不一定做的和攻略一样。无忌上推荐皮子厚度>2mm,我后来买的1.5mm效果就很好。以我的经验值,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换家皮子可能就不对了。所以大家自行斟酌,建议皮源稳定后多试几次。ps. 其实淘宝有很多家,直接卖山寨TN的套装,各种颜色的皮子,都帮你裁好打孔,自行组装即可,但效果肯定和原版TN不一样,不过我摸着原版的质感也说不上多喜欢。所以还是看个人喜好。必须装备:皮子打孔的冲子、锤子弹力绳剪刀,皮子铺¥8买了把全铁的,剪皮子很爽非必须装备:修圆角的冲子砂纸透明的牛油或鸡油尺、笔原版TN藏绳结用的铅封,其实绳结塞在角落也不难看,淘宝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铅封,也可以去买正版的附件(铅封+绳子)套装染色剂、封边油……这种高级技术就暂时不谈了封边油,我试过一次,黏黏地效果不好。有人说高手用CMC或蜂蜡,懒得试了。植鞣皮很结实,粗细不到2mm的皮条,我徒手很难拉断,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边角皲裂的迹象,走粗犷路线的话,感觉没有封边的必要。捆扎本子的方式。原版TN的绳结在本子背面正中,很诡异的设定,写字时略有不平,无忌上把绳结放在本子脊部中央,我试过,效果不错。但后来觉得也没必要把捆绳和本子连在一起,就单独用个绳圈套着。本芯。淘宝上卖的芯全是官方TN的大小,A6的很难找。无印良品有A6的本子,¥7~9,效果不错。但我后来都是自己做的,淘宝的道林纸,裁成A5后对折订起——需要那种可以扭90度的订书机,或者直接用线缝。叠起的纸张对折后,外侧并不是平齐的,需要用专门的裁纸刀裁齐;我只是粗粗地剪了下,也无所谓。关于行事历。我在台湾无印良品见到有印好行事历的A6手帐,大陆貌似没有。Philofaxy网站提供各种月历周历双周历日历,可供打印。很多办公软件(Libre/MS Office、Foxit Reader)都有如何打印成对页小册子的输出选项,请自行摸索。

  • 孙仲旭

    以前总觉得来日方长,虽身处迷宫般的混沌之中,但只要依照自己的轨道前行,便终有一日会相聚、举杯,将在路上积累的默契逐一消化、变现,上来透口气;没想到,还是敌不过黑暗里握着镰刀紧紧相随的影子。(坦克手贝吉塔)

  • 记梦录 2014-7-8

    貌似在高中或大学课堂上(只是个印象,梦里并没有我认识的人)学生理卫生,在教室一角用帘子挂出个小黑屋,同学们男女搭配轮流进去实验一发。班里女生就那么4~5个,所以辛苦一些,都在帘子里面等着,男生进来再研究谁跟谁。按学号顺序,我是20号,算了算二节课90分钟,应该不至于轮到我吧,瞅两眼考虑一下和谁做,然后就在帘子外面安心看Kindle。后来等着的同学开始看电视,我和老师说电视太亮了里面办事的人都能从外面看见了。后来好像居然快轮到我了,刚酝酿一下情绪,就被吵醒了。

  • 记梦录 2014-7-6

    难得睡的长了些,又从什么值得回念的梦中醒来。觉得这个梦很丰富,有记下来的价值;却还没有完全清醒,闭上眼迷迷昏昏之间,似乎还能以一种近乎真实的方式,再度回到梦境中体验某些场景。我知道这样下去最终会把梦忘掉,然而立刻醒来记录的冲动,却敌不过对每一秒能够入梦回味的时间的珍惜。于是在一遍遍咂摸中,任由回味的内容渐渐淡忘远去,仿佛另一个擦肩而过的可能的生活。

  • 遗像

    翻《东京日和》,看到荒木阳子的遗像,想起去年给姥姥印的遗像,似乎这个月就是周年祭了。 其实照片是07年拍的,某个周末回家,正好姥姥也住过来,用随身数码拍了几张,妈妈姥姥都不避讳,说遗像就从这里面挑了。 姥姥是直系祖辈里活到最后一个的,姥爷92年就没了,爷爷奶奶更早。子女五人,分配照顾,期间还爆出房产之类的八点档剧情,我长期离家,没太关注。每过几个月,听妈妈唠唠最新的情节,以及姥姥渐渐神志不清闹的笑话。遗照也因为褪色或者找不到了(……),又重印过几次。 其实12年年末就已经是弥留了,垂危过几次。直到5月我从国外回来,晚上到家,次日去看姥姥,已经完全没知觉了,转天又去,带相机拍了几张。 墙上贴着家人轮流照料的值日表。 这应该是在世的最后一张照片。 当晚20点多,姥姥就去世了。 当时父母已经在遗体那边了,打电话回来,说保管遗像的舅舅正从外地赶回来,遗像一时找不到,只好重新印一份,我一个人在家,找出当时的文件。打印机、相纸、已经干涸需要重新灌装的墨水……几年没用了,不知道被妈妈收拾到哪里,通着电话一一找出来,手忙脚乱。 后来发现即使舅舅回来,估计也找不到原来的遗像。也就是说,如果姥姥没有在我回来的这天去世,就很可能没有遗像。于是有些生气。 带着照片过去。殡葬公司是早就谈妥的,带着停灵用的冰柜第一时间赶到,听从他们安排,进行各种当地特色的风俗仪式。 第二天本地外地的子女们都赶到,小辈们一起通宵守灵。后来出殡,火化。后来下葬。下葬后的当天下午,我就又去外地了。 就这样。记叙时避开关于年老、养老、死亡、幼年时多么亲密、炫耀凑巧赶上……的描述,看还能感受到什么。这些也还不是摄影,在我知道要感受什么之前,不是摄影。

  • 纯真博物馆 – 3

    《超新星纪元》,★★★☆☆,在这个设定下想象出来的东西,和现实过于脱节了。仿佛只是单纯地在看另一次元光怪陆离的世界。看到90%时,走在街上,想象再见面时,像孩子一样,穿越时光般地坦(cāng)然(sāng)笑着,随即吐槽做了那么多残酷的事,居然还好意思把自己当孩子。。。

  • 当我跑完步,我谈些什么 – 4

    dear m, 「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我现在什么也不想了,至少不会因为在跑步而想,或者说不再因为跑步时进入某种精神状态,受其影响开始想事情。我也不确定是因为对跑步的状态麻木,还是最近本来就不能在任何时间去想。 但我确实怀念那些跑high了然后想high了的体验,所以如果你还没开始的话,还是推荐先去跑吧。

  • 马拉松 – 4

    东京马拉松,42.195km,5h23m9s。又大大地打了一回酱油。主要(客观)原因是太冷,前30km状态很好,之后各种肌肉废掉,一直走到终点。 确实很冷,有一阵子还零散飘着雪花。在起点等待时就很冷,上身短袖,下身Skins A400紧身裤,哆哆嗦嗦也就扛过去了——后来发觉这种「扛」很消耗肌肉能量。跑了一会儿就觉得热了,但其实还是冷的,摆臂时小指里面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甩动,血脉不畅的样子。 5km:28m、10km:58m、15km:1h27m、20km:1h59m、25km:2h35m、30km:3h16m,对于两个月没怎么锻炼,春节各种添膘的死胖子来说,这个速度很不错了,毕竟清楚自己最近状态差,原本的目标就是5h。但过了浅草(30km)后突然废掉,坚持又跑了一段,大腿股外侧肌酸的抬不起来,只好从跑改成走,越走越冷,小腿肚也开始抽搐,最夸张的是摆臂时前臂肌肉也开始抽搐……走了5km后本来可以勉强跑几步的,又赶上几次爬桥,算算肯定不能进5h,再拼也没意义了,就一直走到终点,路上想些事情。 完成的第四个全马。如今的自己,哪怕状态不佳,【开始狂奔+后面苦走】在5h30m内搞定全程,难度已经不大了。虽然每年报个名来证明自身状态,也就是随便玩玩的事,但下次还是尽量在确认自己能提高成绩的时候再跑吧。 地点名 Point スプリット (ネットタイム) Split (Net Time) ラップ Lap 通過時刻 Time 5km 00:38:41 (0:28:26) 0:28:26 09:48:41 10km 01:07:52 (0:57:37) 0:29:11 10:17:52 15km 01:37:37 (1:27:22) 0:29:45 10:47:37 20km 02:09:44 (1:59:29) 0:32:07 11:19:44 25km 02:45:34 (2:35:19) 0:35:50 11:55:34 30km 03:25:46 (3:15:31) 0:40:12 12:35:46 35km 04:18:04 (4:07:49) 0:52:18 13:28:04 40km 05:10:30 (5:00:15) 0:52:26 14:20:30 Finish 05:33:24 (5:23:09) 0:22:54 14:43:24 ———— 东马确实组织的不错,沿途补给和服务都很到位(去医疗站要点凡士林,也要记录号码,签字,坐在棚里等mm送来,这个夸张了……)。沿途气氛很好,沿途常有人端着点心糖果随你吃,不用担心会饿。 各种cosplay就不多说了,其实各地马拉松都有这些。东京有个很有名的,每年扮耶稣,背着木十字架,只穿短裤,赤脚——不过貌似他也觉得硌脚,专门找柏油路上画着白线的地方踩。…

  • 看不见的城市

    独自去新的地方之前,居然还会有些微新奇的紧张感,虽然很明显这个和当前状况有关,但……发现自己还不像想象中那样麻木/茁壮,这应该是件好事。 同理,在看俄罗斯小哥春节爬楼的视频时,发觉自己也还会有些腿软。——把发现自己的“不足”当成件好事,我想主要是因为,如果我还打算坚持这种 自我解构-自我控制 的过程,自己不至于完全摸不着控制的方向。 尽管很明显是硬找出来的,无意义的,甚至是已经刻意地绕开了那些有意义的,方向。 ———————– 在这座城里,每个人都会随着这座城而改变,每次回到城里我都能看到这种改变,很多时候我们不想改变,有时候其实改变了,你还是认为自己没有改变,于是那些态度中多了种固执。 ———————– 终于读完了某本需要读完吐槽的书,还没时间吐槽。

  • 里世界 – 5

    平时统称的失语症,最初只是暂时没有合适的氛围,把东西更娓娓地表述出来,后来不愿把精力花在说无聊的东西上,于是一时找不到新的思路,后来觉得说什么都没有用,后来忙得没精力酝酿不无聊的话题,后来觉得要说的和自己在做的越来越远,不能面对。 但还好一直为这些状态苦恼,还没到视之理所当然的地步。 用了4年的网络服务器到期,搬去新家。清理旧服务器的房客,70%的网站连域名都已作废,其中只有两人有备份/或者主动向我要过数据。在世的人,唯一比我更新还勤的,发现人家2年前直接把域名续费到了2020年,赞/人家那会儿是多有钱啊。

  • 除魅 – 0

    1949-4-8,16岁,刚觉醒拉拉取向的 Susan Sontag 围观 Anaïs Nin 的演讲: She is  very startling– pixie-like, other-worldly-small, finely-built, dark hair, and much make-up which made her look very pale — large, questioning eyes — a marked accent which I could not label — her speech is over-precise — she shines and polishes each syllable with the very tip of…

  • 澳大利亚护照 – 适用国家

    · 大多数资料引用维基百科,编辑过程中觉得过时或者含糊不清的,经查询后做了修改。后来索性把地图重新标色了一遍,算是复习世界地理。 · 维基的地图颜色,主要根据是否免费来区分的;对布朗星人而言,在签证费不算太离谱的情况下,是否能随时想进就进,显得更重要一些。所以新填色的优先级是 免签 > 落地签(无论是否收费) > 电子签证(ETA) > 预先申请签证 · 号称免签/落地签的国家,要从任何口岸都能落地签,才算数的;很多国家只是直飞首都机场才落地签,如老挝、柬埔寨、巴拉圭……都被我归到红色里面的。而且免签的时间不能太短,好歹也要7天以上吧。(尼玛中国还号称北上广蓉72小时过境免签呢。。。) 国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