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拍拍

  • 尼泊尔的旧照片

    被人要尼泊尔的照片,要笑脸的,温暖一下地震后的情绪。翻了翻,似乎拍的太文艺了,居然找不出标准的正面灿烂笑容。看妹子们交出来的片子,不禁羡慕人家内心阳光……然后翻去05年,第一次去尼泊尔,那会儿还是第一次出国,尼泊尔的毛派还在革命,我还拿着胶片单反,认真琢磨着“决定性瞬间”,还相信自己这样弄以后会越拍越好。后来这批胶片在格尔木车站被人塞进了X光机……看着这些没笑脸的照片,我似乎应该觉得忧伤,包括那些有笑脸的照片,似乎每一张看着都忧伤起来,想地震后完全毁掉的帕坦广场,想广场上曾在镜头中的人们哪些遇到了危险。就像08年的汶川地震,去过的、和只是听说过的陌生地方,感情是不一样的,新闻中看到的每一处废墟,都是我曾一步步走过,走过时仔细观察过旁边风景的路。后来我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想,这样想感觉像那些旅游后就只能对着照片感慨缅怀的人们。毫无疑问尼泊尔我以后还是要去的,即使我对下一次出发前会面对的困难:生活、牵连、灾难……还全无概念。所以,灾难也只是生活中遇到的突发因素之一,算上这个,再想象一下自己还能走多远,继续。

  • Leica M9 vs Epson R-D1

    这篇是快一年前的稿了。当时没写完,是觉得这样的评测,只有摸过的人才有共鸣,其他绝大多数看了也没感觉,有感觉也不要再买这种04年出品、600万像素、新机$4000二手也要$1200的电子产品。这尼玛也太小众了……这次纯粹是为了克服近期失语症,练手,补完。 ——————- 摸了几天 Leica M9(不是我买的)。刚拿到时发现生成的RAW文件有断线,还以为相机有问题,后来确定是SD卡不够好乃至存入速度跟不上,虚惊一场。 先挑刺。两个问题。 首先,动静还是太大。快门本身的声音其实还好(旁轴平均水准),但随即就是自动上弦时的马达轰鸣。我当年对Hasselblad XPan最不爽的也是这点,这个声音,在类似会议室场合,绝对不是能让人无视的声音。 而M9居然是有解决方案的,像巧思那样,有个【宁静模式】:按下快门按钮时,只拍照不上弦,然后按住不放,把相机塞进包里,或者跑到其它不吵人的地方,松开按钮时,才开始上弦轰鸣……@#$%…… 另一个问题。我用数码单反(以及R-D1)时,把照片存为RAW或RAW+JPG,同时在机身查看照片时显示为黑白。这个在M9上居然不能实现。 M9在只拍JPG,且设置把JPG直接在机内处理成黑白的时候,才能在机身也显示黑白。当然这个可以说是个人习惯,我平时也不怎么在机身上看拍摄结果,但 偶尔想要回放,脑子里是黑白思路,看到的却是彩色,不爽。 其它没什么大问题。直出JPG的白平衡据说比M8好很多,看着还好;但我主要用RAW,所以也没有进一步感受。缓存做的不错,RAW连拍6、7张,也不会因为存卡造成等待(对我来说够用了)。 另外有些细节很诡异。譬如测光,自动曝光A档时,取景框里会显示测得的速度值,但在M档时,居然不显示具体数值了,只显示过曝或不足的箭头。 删除照片时,那个delete all的选项始终飘在下面,看着有点碜。 嗯,没什么其它问题了。手感方面和M系列差不太多。M9完全是合格的数码旁轴。至于个别缺点——每台相机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用户只需要一边吐槽,督促厂方改进,一边让自己适应这台相机,就可以了——至少比适应苹果产品的过程要舒服很多。 只是别和Epson R-D1比。 是的。R-D1用了一年多,越发爱不释手。如果说M9是合格的数码Leica,那么R-D1就是extraordinary。没有R-D1,M9马达吵闹一些,也就忍了,但现在我们只会赞叹:原来还可以像R-D1那样,保留卷片扳手给快门手动上弦,这(不仅仅是装逼复古)是多么漂亮的解决方案!赞美Epson的色彩控制功力,把 D100那块破CCD(Sony ICX413AQ)的性能,挖掘得淋漓尽致,R-D1s(R-D1经软件升级)的ISO1600成像比M9的ISO800好很多。左上角原先的倒片旋钮,被用来作菜单的方向键,绝对是骨灰级玩家才有的灵感。 R-D1的缺点(按不爽程度排序): 1、不是全幅,常用焦段(尤其是35mm)配起来很麻烦; 2、开机后有延迟。把开关拨到ON、或者处于休眠状态时,按下快门要等大概一秒的时间,快门才开始工作。用来扫街反应太慢(可以通过设置延长休眠时间来解决,但那样耗电会增加很多,不爽); 3、分辨率(600万像素)不够高; 4、写卡速度是瓶颈,快速连续过片拍摄,RAW两张后就要等待写卡了; 5、只能用旧款的2G以下的SD卡; 6、显示屏翻转,意义不大(又不能像Canon G那样用显示屏取景)。其实我喜欢这种,背面完全看不到屏幕的样子。但与其翻转,还不如直接做个盖子,那样应该能做薄一些。 除了2和6,其它缺点都是受当年的技术限制(2可能也是),和设计无关。当然R-D1的仪表盘(无谓的装酷)和更改白平衡/图像质量的快捷按钮,对 我而言也感觉多余;但我能想象出另一些不同拍摄风格的用户会用的上它。总之,除去年代局限,以及如果你不在乎连拍这种浮云的话,这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台没有缺点的相机。 但这两款相机终归不好放在一起比的,年代上差了太多。和同时代非全幅的M8比,R-D1在各方面都甩了它几条街;但和M9相比——我认为设计上还是比M9强不少,但毕竟画幅和分辨率不够。如果(很有钱&)想入Leica卡口的数码,一般最终还是会考虑M9,毕竟是目前唯一一台全画幅,用起来还算趁手。但有R-D1珠玉在前,想想数码旁轴还可以做成那样子,就觉得买M9实在不划算……奈何红颜天妒,R-D1再也不会继续升级做下去,我做梦都想要它的全幅版全幅版全幅版全幅版全幅版。。。。 后来的,打着复古旗号的相机:DP1、各种微单、X100……都是噱头大于其实用价值。当然这些相机在数码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生存领域,经过适应后 在各种场合也能用的很好;但是,就如何延续从前拍摄手感而言——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不是必要的——一切没有联动对焦光学取景器的复古都是伪复古。直到电子取景器能发展到我肉眼完全看不出延迟的那一天。

  • 假日游乐场

    假日游乐场就是假日里也放假的游乐场,开车闲逛,正在发愁放假超市也都关门了到哪里去买肉BBQ,就在路边看到这个。早上的海边有薄薄的云,调子还不错。 我确实没怎么试过组照。那谁说的没错:如果拍的时候不是抱着组照的念头去拍,而是后期用一张张的单片凑成一组的话,是凑不好的。我虽然是抱着拍整组的念头,却也没有明确的主题,在游乐场中仍然按照之前的拍法,以撷取单张的感觉在漫步。更郁闷的是之前的感觉是基于黑白的感觉,而这个场景显然是要拍彩色的,就一直在脑子里硬转而转不过来,最后感觉最好的几张仍然是黑白的,又舍不得扔。好吧我还没有寇大那种『不是自己风格适合拍的场景就干脆不去拍』的气场,就勉强凑出一组,权作练习。也能从中勉强看出些统一风格以及节奏方面的用心。 2010 @ Lake Illawarra, Australia (S34.5334, E150.8681)

  • 照片的明暗

    是否偏暗的话题还在继续。但之前大家最好先确定一下自己的显示器是否正常,譬如下图(以及更精细的)中的色块之间能否看出区别?对绝大多数办公室的烂显示器(即使是LCD)而言,当你把屏幕调整到长期看文章看代码而不刺眼的程度时,这个状态的显示器显示图片本来就是偏暗的。 另一方面确实存在风格的差异。有些人即使显示器正常可能也会觉得我前几天的片子暗,他们往往受过美术熏陶,从看素描的角度去评判黑白照片。我承认这方面暂时是我的弱项,但我觉得他们也存在着思维定势。黑白照片毕竟是和素描或版画不同的。后者更看重勾勒形状,而摄影可以更方便地表现出纹理。我知道素描中也有技法可以做出阴影过渡,乃至区分I区II区(暗部无细节)和III区(暗部有细节),但实际上没多少人会把这个作为卖点而大量使用。一张素描中最亮的部分,绝大多数都是画布本身的留白。而摄影则同时强调,如何对不同的明暗区域表现或舍弃其中的细节(所谓区域曝光法的本质),在突出反差和表现纹理之间达到平衡。所以一张照片完全不介意让其中最亮的部分只是呈现灰色而非纯白。从直方图看,也不是所有照片的明暗分布都要刚好顶到直方图的两端,都挤在一侧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也不希望让照片变成只有摄影师才能欣赏的东西。确实内行能看出更多门道,但一件作品,无论音乐、绘画还是照片,如果只有同行才会发现并赞叹其中的心思和技巧,外行看着完全没感觉,那就是扯蛋。但确实不同领域的人看东西的着重点不同:素描的、油画的、拍照片的、以为自己不是拍照片的拍照片的、打酱油的、geek….其审美观的侧重方向往往相差很多。我现在也越来越不在乎那些会发出“这朵花拍的真好看呀”的评论的人发出的评论。但艺术毕竟是种和人交流内心的语言,所以到底要和什么样的圈子曲高和寡到什么程度,也需要平衡。 我也不是就一直喜欢那种表现暗部光影的风格,目前还处于在各种情趣间流窜体验的阶段,只是说我不认为照片就不可以拍成那个样子的。

  • [小白文] 摄影师的星座

    —- 魔羯 (12/22~1/20) —- Andreas Bernhard Lyonel Feininger (1906-12-27) Alfred Stieglitz (1864-1-1) Alec Soth (1970-1-7 ?) Josef Koudelka (1918-1-10) Garry Winogrand (1928-1-14) Cindy Sherman (1954-1-19) 張乾琦 赞,好几个都是自我纠结到已经超越了纠结境界的 —- 水瓶 (1/21~2/18) —- Sebastião Salgado (1944-2-8),噜啦啦,这个很典型的 Eugène Atget (1857-2-12) —- 双鱼 (2/18~3/20) —- Ansel Adams (1902-2-20) Diane Arbus (1923-3-14),起先记错星座日期了,一直困惑Diane怎么可能是白羊的?!果然不是 James Nachtwey (1948-3-14),他也是?危险了。。。 George Rodger (1908-3-19) —- 白羊…

  • 景深与画幅的关系

    Ted GUO: 仔细看了弥散圈概念和景深的推导过程,发现景深与胶片/CCD尺寸相关。在景深计算器里照相机/底片尺寸是参数。所以胶片机镜头上的景深标尺不能直接用在非全副数码机上,超焦距也不同。呃,幸好早发现,没拍多少。 呃,这么说倒是没错。但问题比你想象滴复杂。。。 弥散圆(CoC)和景深(DoF)是两个概念。弥散圆是指焦外一点在底片上形成的像斑大小,就是这个公式(wiki:示意图): 可以看出,弥散圆大小是由(光孔-A,焦距-f,像距-S)决定,也就是教材中的景深三要素,和相机型号、画幅大小无关,任何一支镜头,三要素固定后,把后面的机身换成数码、非全幅、120甚至大画幅,形成的弥散圆不变。 景深则是人为的定义。它首先给定一个常数c,然后计算形成的弥散圆小于c的那段像距范围。在定义c时,首先认定人眼在25cm外的分辨率是0.2mm,然后计算把照片放大到10英寸(25cm)时,照片上的0.2mm对应底片上多长的距离。底片越小,0.2mm对应的弥散圆c越小,成像小于c的范围就越短,景深也就越小。直观上很好理解:小底片需要比大底片放大更多倍才能到10寸,那些本来在景深范围内还算清晰的,放大了就会更不清晰。 所以,与其说“景深与胶片/CCD尺寸相关”,不如说与你要把照片放多大相关。镜头上那个景深标识只是理想条件下(放大10寸,距离25cm)的数值。当你在显示器上把同一张照片全屏显示和嵌在网页里显示,这两种方式的景深就已经不一样了。另外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未必是这种定义下的景深,买全幅相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印出更大的图片,同样的CCD技术下,同一个镜头,如果把全幅和非全幅的相机都印出和各自的最大分辨率对应的1:1的照片,凑近看,它们的焦外清晰程度是完全一样的。所谓非全幅其实就是在全幅画面中挖出中间一块,然后非要把这一块放大到原先大小去比哪个清楚。。。那个“与CCD尺寸相关”的说法实在是欺侮弱小 ^-^ 当然了,照片越大,通常观看的距离就越远,所谓(10寸,25cm)的定义,其实指的是一个大约53度的视角。所以说【胶片机镜头上的景深标尺不能直接用在非全副数码机上】,这么说完全正确。但景深这种凭感觉定义出来的东西,受影响的因素太多了。景深受三要素尤其是像距(是的,新人想玩景深的话,凑近了拍效果远比用大光圈明显)的影响远远大于受画幅的影响。甚至在把照片导出到JPG过程中做了自动锐化的话,景深也被改变了。除非是摄影棚里拍静物广告,否则也没什么人需要精确计算这个—-控制在一个数量级内也就够了。 想准确地计算画幅改变后的新的景深范围,是很难的。这个变化幅度随三要素而改变,手头没有专门软件,基本不可能换算出来。但所幸超焦距的变化是线性的。譬如Canon 500D的等效焦距要x1.6,全幅50mm镜头在f8光圈下的超焦距为大约10m,也就是说从5m到无穷远的距离可以同时清晰;那么在500D上只需简单把这个数值x1.6:焦距放在约16m,从8m到无穷远同时清晰。 而且弥散圆随画幅的变化也是线性的。上面的例子看似少了3m的清晰范围,实际上这5m-8m内的物体,其清晰程度也就从原先的一个点变成了最多1.6个点,和你照片是按1280 * 960还是800 * 600显示,造成的影响差不多,小于锐化造成的影响。这种改变你拍人文完全无视也无所谓的。 但不管怎样,不要把焦距等效成50mm * 1.6 = 80mm再去求景深,完全不一样的。 由此引发的一些相机上的问题: —————————————- 1、那些非全幅镜头上的景深标尺,是已经修正过的么?(我没怎么用过非全幅头,它们有标景深咩?) 2、故老相传,在一些自动单反相机尤其是Canon上,存在一种叫景深优先曝光的东东。用户可以分别对需要的最近和最远清晰点对焦,然后相机根据范围自动计算出光圈。俺没用过这东东,不知道全幅和非全幅的计算结果有没有区别? 3、关于景深预测。单反相机中,本来在胶片/CCD位置的成像经三次反射进入拍摄者眼中,其景深的观测环境也应该满足(CCD画幅 : 内部光路总长度)的比例关系。如果你觉得取景器里的视角不像是53度的话(绝大多数都不是),那么这个景深预测本身就是错滴。当然我说过的这种弥散圆一两个点的变化完全可以无视,再继续掰就是矫情了。 re ninety: —————————————- 其实我们平时拍照时,真正想要关注的【景深效果】,并不是指这个清晰的范围(任何照片放大到一定规模,谈清晰什么的就都没意义了),而是弥散圆随着物体在焦点前后移动而放大的速度。也就是 c / |S2 – S1| = A * f / S2 * ( S1 – f ) 这个就是纯粹的三要素了:景深效果的强烈程度,和光孔大小成正比、和镜头焦距成正比、和距离成反比、和画幅和CCD无关。

  • 历届胶片杯精彩射门集锦

    只说那些造成整卷数量级损失的。 按快门时没摘镜头盖。其实有这样经历的人不多的。毕竟这个只发生在旁轴机上。那些后来从单反入门、或者用傻瓜机的,则不会遇到这种问题。除非你后来烧到了Leica或者Bessa III这种小清新神器。。。 还没用过的胶卷直接冲了,以及更杯具的【拍过的胶卷又拍了一遍】。有的人会把拍过的胶卷全部卷到暗盒里,以此和没拍过的区分。但这样理论上会增加从暗盒口漏光(至少会积灰)的概率。我的习惯是回片时仍留一段片头在外面(有的自动相机不支持),然后随手撕掉一片做区分。 忘了调ISO。比如400的卷按100曝光了。这个拍到一半醒悟过来的话,冲卷时还能稍微挽回一下。直到片子冲出来才发现的就自抽吧。 与之相关的一个进阶杯具是不知道自己用的是什么胶卷。这个要自己分装过胶卷的才会碰到。虽然我分装后都会在每卷上用水笔标记胶卷种类,但总会有某个时刻莫名其妙掏出来一卷完全没标记的。。。于是我试着从色泽和气味上分辨胶卷是Tri-X还是HP5还是Rollei,不同胶卷的片基不一样,长时间露在外面的一截和在暗盒里的不一样,放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很多次拿出某台闲置半年没用的机身打开装卷时发现里面已经有半卷。。。后来吸取教训,开盖前记得检查,发现里面有卷,至于还要想办法先把胶卷倒出来看看是哪种卷,这已经是非常非常小的问题了。 相机漏光、胶卷漏光、暗袋漏光、显影罐漏光、冲印店冲坏了、冲印店把反转当成负片冲了。。。 冲胶卷时走神了,显影后直接把罐子拧开。 ———– 以上是通用的有借鉴意义的 ———– 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在郊外看了7000多颗流星拍了3、4个卷,冲好后随便剪下一张送人就被他得了个什么天文银奖,剩下的被我挂在学校暗房里。你们知道的那种拍星星的底片基本是透明的上面隐约有条条点点,当晚就被收拾暗房的小盆友当废片给扔了。 当年在大学宿舍里,把刚拍完的胶卷拆下来正在装新的,室友同学走过来:“哇,你在拍照耶!”一把拉出来对着阳光看。

  • EXIF vs ICC

    (本文不提供名词解释。) 前几天打算去掉手头一批照片的exif信息(主要是去掉拍摄日期保护隐私)。然后想到:这样做会不会同时去掉照片的色彩空间/内嵌ICC信息?照片信息中对色彩空间的定义,是不是和exif信息放在一起的? 首先要找到能够识别图片的色彩空间和exif的软件。专业图片处理工具如Photoshop、GIMP,能够识别图片内嵌的色彩空间,但似乎需要另外的插件才能读exif。绝大多数看exif的常用小工具(如Exif Viewer)都不支持查看色彩空间。Windows下有个叫PhotoMe的免费软件,可以查看/修改图片的各种信息,用着还不错。 查了下Exif的标准,在EXIF Sub IFD里,确实有一个地址[A001]被定义为ColorSpace的,但我试过的所有exif软件里都看不到这个字段的内容(回头试试直接源文件寻址),而photoshop等软件嵌入色彩空间信息时,似乎也是存在了别的地方,和这个字段无关。所以貌似exif里是可以定义色彩空间的,但似乎没人这样用过。。。 其实照片的头信息中,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标准:Exif、IPTC、GPS、ICC、XMP….之间彼此独立,可以共存于照片文件中。照片的色彩空间信息是存在ICC的部分,和Exif无关。所以理论上移除exif信息,是不会影响图片的icc信息的。但事实上很多号称移除exif的软件,都是不分青红皂白,把文件的很多其它信息一起删除,慎用。推荐一下jhead,有选项可以控制只删除exif还是删除所有信息,多平台,命令行模式,支持批处理。 jhead -de -di -dx ×.jpg 移除所有jpg文件的Exif、IPTC、XMP信息,保留ICC色彩空间信息 另外发现有些软件(如GIMP)在把照片存贮为sRGB空间时,实际上并没有往照片的ICC信息中写入任何内容,而是直接存成了无色彩定义的文件(?待验证)。虽然这种无定义的文件在显示时基本都被默认当成sRGB了,但理论上用户可以把自己的默认显示定义为其它非sRGB空间,所以GIMP这样处理似乎不大好? 最后做一下试验。八张图 0.  1. 2.  3. 4.  5. 6.  7. 0. 源文件,包含exif信息,指定sRGB空间(Lightroom导出) 1. 在GIMP中,把0重新指定(Assign)为sRGB空间,但这时候另存为的文件其实是没有指定任何icc的 2. 在GIMP中,把0不做任何转换,直接指定为AdobeRGB空间(Assign Color Profile) 3. 在GIMP中,把0转换到AdobeRGB空间(Convert to Color Profile),注意2和3的区别! 4. 移除2的exif信息,保留icc 5. 移除3的exif信息,保留icc 6. 移除2的全部信息,pure jpg 7. 移除3的全部信息,pure jpg 童鞋们可以思考一下,这八张图都应该是什么效果(完全看不出区别的请自剐双目) 答案(用鼠标选中下列文字): ——————– 一共有三种效果: A – 原图效果 B…

  • 这样裁片也可以的?

    (无忌编译)荷赛官网于2010年3月3日发布声明,决定取消2010荷赛体育特写类组照三等奖获得者Stepan Rudik的获奖资格。在向作者本人调取RAW格式原始图像后发现,获奖作品中的一个元素显然被移除,而这违反了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比赛规则。这是荷赛史上首次出现取消获奖者资格的情况。 无语了。。。移除元素这种土事情就不说了;问题在于:从垃圾片里剪这么小一块出来,也能去投荷赛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国外大赛的RAW原图。以前一直以为就算裁个边边角角,甚至横构图改竖构图,怎么着也要保留原片的30-50%吧?居然这样也可以。。。那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没有这方面限定的?那些没有移除元素的获奖作品,也有这样挖一块出来见人的?哪里有历届大奖照片的原图对比的,我要瞻仰一下。。。 这样子以后完全不需要带长焦了耶。等以后镜头再好些,像素分辨率再高一些,就可以直接端着定焦广角出门了。远处有什么细节整个框下来回家慢慢裁。。。

  • 每次都是这样……

    (某 BBS) :我喜欢 Jesef Koudelka 耶 Re:那种自我流放情结很赞的 Re:人家是有故乡的人 Re:中国号称5000年历史,实际上连5年都没有 Re:到处都在拆房子 Re:我一直觉得这辈人也该在历史上留下点什么 Re:当这些文化或者事物无声无息地在我们眼前消失的时候,我们会不会用相机去留下一点儿记忆? 然后,就变成一群人讨论什么时候去拍某快要拆了的胡同或废城楼…… 所以论坛上的越来越少,乃至最终呈闭关状态,还是有理由的。 又:我还是非常不喜欢把摄影用于记录,好像什么东西不拍下了就可惜了的一系列拍摄风格。 又:或许 BBS 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图片讨论了。web 2.0 大家都有自己的 blog,再把图专门贴到论坛上等人 re 几句,本身就是重复矫情的事情。所以基于 RSS 聚合的论坛,如 friendfeed 才是王道,但也不完美。而且这年头让文艺界的一帮人都熟悉某种新工具且能翻墙使用这些工具的门槛远大于摄影的门槛。。。 又:所谓文无第一,哪怕再烂的片子,被骂之后理论上都会有一堆言辞用于自我维护,风格啊语境啊评判标准啊,大不了最后说爷就是自己喜欢~ 比爷喜欢更恶心的是我们就是生活之余玩玩当做兴趣不要搞得那么深入啊。 以上。

  • life of mine

    从 Camp 2 的时候我就在想丫们要是在这里会说什么了。“摄影师把搜寻和诠释影像意义的工作完全交给了观众”,嗯这个措辞要抄下来回头用得上。丫们是成天编故事憋剧本的一群,思考问题的角度,或者说取向,就是如何“对一个问题的深入关注和系统化的视角”以便于挖出东西。这样很赞。我应该立刻答应室友小弟继拍裸照之后要我帮忙拍给他bf的handjob视频的要求,然后每日里深入地拍他们怎样生活,怎样去餐馆打工,怎样拙劣地找老外练英语以求雅思通过5.0,怎样在每晚仅有的娱乐时间里对着小S的访谈节目笑的前仰后合……然后我相信我能出一套华丽的片子,同时收获很大。但现在不愿意/没心情去这么做。所以说所谓专业(文盲同学路线的)摄影师就是没有后顾之忧能静下心专业挖故事的人。这只是路线之一,也许我最终不会选择去这么做。也许我拍照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我更倾向在自己的过程中表述我看到的,当然未必是 Camp X 的那种风格,但重点似乎确实在自我,而不是单纯对他人的挖掘。 但终归都要去体验。

  • 《缅北监狱》

    《缅北监狱》,吕楠,798 相对于“三部曲”历时15年漫长而艰苦的拍摄,《缅北监狱》吕楠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拍摄,时间虽短,但力量和质量都没有丝毫的减弱。 我有些看不懂了。 请原谅我不会从“这个场面多难拍到”、或者“感谢你把这样血淋淋的现实展示在我们面前”这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是《四季》里那种云淡风轻弄过了头,变得负负为正?(可能是刻意地)扬弃了画面本身的美感之后,作品变得如同一般的报道照片,完全看不出吕楠,或者其他哪个典型摄影师的痕迹。 偶尔有两张,表面的平淡中闪现出画面深深的功力,也有一些我知道我回头再静静地看是能看出感觉的,但更多的(如逗狗、抽竹片)让我感觉是流于报道而看不深切。也许是我更习惯了Salgado那种报道苦难时仍带着强烈画面感的风格,也许是我还有什么很土的地方是自己内省不到的。使劲想。 事实上这个选题和最初的精神病院,本质上是非常相近的。他在拍的时候肯定也有想到这一点。我想不出15年只出三个集子的人,在拍摄新东西的时候,会把他以往的作品在心里挂到怎样的位置?超越?很难超越? 或许是错觉。在看片过程中我能体会到,一种在纯粹的摄影角度上找寻的痕迹。就像自己在云南感受到的那样,终于又上路又拿起相机,却不知自己真正要拍下什么,在拍的过程中一边茫然一边思索一边尝试的过程。可惜当时的我,以及刚刚看《缅北》的时候,都还没找到答案。 我一直极度好奇,他在这15年,以及从缅北到现在的这三年中,那些没有在拍的时间,他都在做什么?也有参加什么摄友聚会,或者街头随拍? 整个作品编排甚至给人一点点小作的感觉,如最初几张华丽丽的却与后面有些脱节的吸毒,如画册用那张裸女做封面。我拼命地想这里还有什么是我不能理解的,否则看到纯粹的吕楠如此沾染,会忍不住很伤心。 ——————— ps,昨晚才知道7月20日之前吕楠居然在天津美院美术馆展出全部的大幅三部曲!那时候我正和Ed骑着自行车从美院门前百无聊赖地经过。Ed说这儿有美术馆诶,我说进去过感觉一般还是去吃红烧牛舌尾吧。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