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ustralia

  • 「澳大利亚」的最高峰(们)

    澳大利亚最高峰是哪一座?无论是用中文还是英文,都能很轻松地搜到答案——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科修斯科山(Mount Kosciuszko),海拔 2228m,是「澳大利亚的最高峰」。然后,很多华人说着说着,就说成了「澳洲最高峰」。 对此,隔壁的新西兰人是有异议的。新西兰的最高峰库克山(Mount Cook),或者用当地毛利语奥拉基山(Aoraki),海拔 3724m,比科修斯科山更高。于是,新西兰人会吐槽:你们只是「澳洲大陆最高峰」,绝对不是「澳洲最高峰」诶。 其实「澳洲大陆」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在中文里,「洲」或者「大陆」,更偏向于被水环绕的巨大土地,也就是澳大利亚主体的这块大岛。但英文的 continent 范围会更大一些,偏向地理学的概念。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现在的澳洲大陆,和周围的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是有陆地相连的,后来才被海水渐渐淹没。作为「澳洲」的 Australia,在地理学上如何定义,以及亚洲和澳洲的分界在哪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无论哪种,都把新几内亚岛,作为澳洲的一部分。而新几内亚岛西部,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的查亚峰(Puncak Jaya),海拔 4884m,是最受认可的「澳洲最高峰」,也是地球上最高的岛屿山峰。 然而,这些对亚洲和澳洲的划分,把印度尼西亚一分为二。如果在行政上,把印度尼西亚整个算在亚洲里面,那么,在联合国定义的「大洋洲 Oceania」的国家范围内的最高峰,是同样在新几内亚岛上,距离查亚峰不远,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威廉峰(Mount Wilhelm),海拔 4509m。 而新西兰,在很多时候,反而不属于「澳洲大陆」这个概念。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新西兰属于西兰大陆,水下的板块面积,几乎与澳大利亚相同。然而,在地缘政治、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方面,有一个术语叫「澳大拉西亚 Australasia」,用来涵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时包括新几内亚和周边岛屿,有时并不包括。很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比赛,以 Australasia 命名,两国甚至还以 Australasia 的名义,合并参加过网球戴维斯杯和两届奥运会。从这个角度讲,新西兰人称库克山(Aoraki / Mt Cook)为「澳大利亚sia 最高峰」,也是可以的…… 那么,说 2228m 的科修斯科山,是「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最高峰,就可以了吗?也不是。 1947 年,英国将其最偏远的领土之一,印度洋南部的赫德岛和麦克唐纳岛(Heard and McDonald Islands)移交给了澳大利亚,从此成为澳大利亚的领土,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主权。赫德岛上的活火山毛森峰(Mawson Peak),海拔 2745m,比澳大利亚本土的所有山都要高。 还有更高的。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七个国家,宣布在南极洲拥有主权领土,但尚未获得普遍承认。在澳大利亚宣称的南极领地上的麦克林托克山(Mount McClintock),海拔 3490m,比本土和赫德岛都要高。如果再算上南极冰壳的高度,那么「澳大利亚国家」的宣称领土的最高点,则是冰穹阿尔戈斯(Dome Argus)或称冰穹A(Dome A),海拔 4093m。 所以,2228m 的科修斯科山(Mount Kosciuszko)的地位,精确地讲,只能叫 mainland Australia’s highest peak,(和「中国大陆」类似用法的)澳洲大陆最高峰。 最后,更扯淡的,夏威夷的冒纳凯阿火山(Mauna Kea),虽然海拔只有 4205m,但当地旅游指南一直号称,如果包括海平面以下的部分,从山脚到山顶的落差高达 10211m,是远超珠穆朗玛峰的「真 · 世界第一高峰」。虽然夏威夷属于美国,但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仍然是大洋洲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

  • 北领地的禁酒区

    在澳大利亚,是可以轻微酒后开车的。除非是学车前几年的过渡期驾照,多数正式驾照的持有者,遇到警察查酒驾时,允许血液中有轻微的酒精含量:BAC(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0.05,每 100ml 血液中不超过 0.05g 酒精。这个浓度到底代表着能喝多少酒,因人而异,对多数人来说,一罐啤酒或者一个 shot 的威士忌,问题不大。 但这不意味着,司机可以一遍开车一遍喝酒,——这在澳大利亚所有的州,都是违法的。 那么,坐在车里的其它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不能喝酒呢?不同的州,规定是不一样的。在 NSW、VIC、SA,其它乘客可以在车里喝酒,在 ACT、QLD、WA、TAS 则不可以。有时这个规定会执行的更严格一些,哪怕车熄火停在路边,司机在旁边喝的大醉,车钥匙在自己口袋里,这时,警察可能会判定你仍然有控制车辆的能力,从而导致酒驾的可能,于是也是违法的。 在北领地(Northern Territory),很多土著聚集区,是严格的禁酒区,一切酒类禁止在禁酒区范围内饮用、买卖、甚至携带。如果开车经过这些区域,车里甚至不能有已经开过瓶的酒,全新没开过的才可以。 我以前就听说过这个规定,一直以为,是在尊重当地土著的文化禁忌,就像穆斯林禁酒区那样。然而最近才发现,并不是如此—— 前些年在土著区的一些罪案,让政客们觉得土著应该被管管了……然后把土著区的政策,渐渐从自治转向干预。通过调整对土著居民福利补贴的发放方式,迫使当地人搬迁、限制补贴能够购买物资的种类、布署更多警力、禁酒、禁黄片…… 北领地的土著区(蓝色部分)的边界,就像非洲那些国境线一样,横平竖直,充满了殖民主义色彩。公路在荒漠上蜿蜒经过,路上完全是荒无人烟的景象,但每一次越过土著和非土著区的虚拟边界时,都会看到路边立着巨大的警示牌。有时候公路连续经过几片区域的边角,这种牌子就会出现的特别频繁。荒野中突然看到提示,您已进入禁酒区,继续开两公里,您已出禁酒区,一公里后又进入禁酒区……很荒谬的感觉。 想象一下,生活在当地的人,时刻看到自己周围这些限制时的感受。而且似乎犯罪率也没有因为这些措施而下降。甚至,随着警力上升,很多如果发生在白人身上,可能会轻轻放过的罪行,在土著身上就会更严格地执行。譬如逾期未缴开车违章罚金(面对同样的高额罚金,土著确实更无力支付)。澳大利亚的土著生存,一直是个很大的话题。一些基于族群层面上的公平、公正的理念,甚至是和现代社会观念有冲突的。譬如澳大利亚土著的入狱率,是高于美国的黑人的,尤其在西澳和北领地。虽然按照「现代人」的说法,收入和教育程度不高的群体,入狱率高是正常的;但是,像这种在一个国家内,某个族群的入狱率与大众相差很多的情况,都可以算是「过度囚禁」(hyper-incarceration)。

  • 女司机

    拖了好几年,冒着各种被骂的风险,终于写了这一篇。 首先,本人旗帜鲜明地反对嘲讽女司机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非常土鳖,非常歧视,并为自己几十年前无知时也偶尔做过的嘲讽行为表示忏悔。无论是嘲讽女司机的行为,还是「女司机不行」这件事本身(我不认识这是生物上的事实,但在某些文化区域,可能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都是长期性别权力不平等造成的后果。我认识很多乐于也擅于飙车的女性朋友,并且真心希望这样的妹子越多越好。 然而,我并不认可,很多人为女司机辩护的方式。他们并不是诉说「嘲讽是不对的」;而是试图证明「男司机更不行」。可能男司机确实更差劲,但是 因为男司机更差,所以不应该嘲讽女司机。这并不是很恰当的思路。 大多数关于「男司机更不行」的阐述,并没有说到点子上。 于是,总给人一种「为了反对而硬找理由」的感觉。 关于「男司机更不行」的阐述,大概有两种方式: 列举统计数据,说明男司机的事故率高于女司机; 转发男司机肇事的报道和视频,像嘲讽女司机那样嘲讽男司机。 关于第一种方式,用交通局的官方统计数据,说明: 女司机造成的事故数量 < 男司机造成的事故数量 或者,更「科学」一点: (女司机事故数量 ÷ 女司机数量) < (男司机事故数量 ÷ 男司机数量) 这个数据在绝大多数地区,应该都是正确的。然而,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持有合法驾照的人数性别比例,并不等同于经常开车的人数性别比例,更不等同于总的驾驶时间的性别比例。有多少人拿了驾照但很少开车?这个数据很难准确统计出。但根据(不靠谱的)猜测,男性的人均实际开车时间,应该会更高一些。如果比较 (女司机事故数量 ÷ 女司机总驾驶时长) vs (男司机事故数量 ÷ 男司机总驾驶时长) 那么结果很可能会不一样。 关于第二种方式,转发男司机的事故视频。——其实我很爱看的,任何愚蠢导致的事故,不论性别,我都很爱看的。尤其是现在的新闻报道,确实在性别上有严重歧视:报道经常说,出事的是「一名女司机」,而对于男司机发生的事故,则只是说「一名司机」。大家多 po 一些男司机的事故,指明是「男司机」并加以嘲讽,确实是很公平的事。 问题在于,这些用来嘲讽男司机的事故案例,和嘲讽女司机时的例子,并不是同样的类型。 转发的男司机事故,大多是超速、酒驾、疲劳、玩手机……而造成的惨痛事故。这些司机本来有能力把车开好(——技术上「有能力」;当然了,安全驾驶才叫做真的「有能力」啊),却各种无视规则而作死,最终对社会和他人造成危险。 而嘲讽女司机的视频,更偏向于:在路边很久停不进车位、撞翻停车场的收费杆、前进后退分不清撞进路边店里……她们在那一刻是清醒的,没有任何触犯交规的意图,努力要把车开好,却最终失败。 无疑前者才是真的更危险,也是各种事故的绝对主要原因。然而,惯例上对女性司机的嘲讽,并不是指她们无视规则而造成危险,而是她们操纵机械时努力却显得笨拙。所以,人们列举出来的,男司机危险驾驶的事故,并不能够很好地反驳那些对女司机的嘲笑。 难道不是违规作死才更危险,更应该被谴责吗? 是的,没问题。这句话你指着任何一个男的鼻子质问,他都无法反驳。然而,这更像是一种政治正确意义上的认同,而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必须放在心中最高优先级的行事准则。人可能因为侥幸心理而违规;可能因为挑战规则而获得心理以及群体中的荣耀;甚至,从人类学意义上讲,人类有没有一个普世准则?人是否应该以维护自己、他人、全人类……的生命为最高目标?都不一定啊。 虽然我并不会做出酒驾超速之类的愚蠢行为,但必须承认,我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警省自己,不应该让「惜命」过于影响自己的行为选择。所以,当女权主义者指责男司机更危险时,我第一时间意识到,大家戳的点,好像并不一致。我开始有意识地,开车时观察周围的车辆。一些车本身并没有违反任何规则,却因为种种「笨拙」行为:绿灯后启动不及时、变线时不果断、驾驶速度过慢……总之,影响了我预想中,大家都「正常」驾驶时的那种流畅度。这样的车主,确实明显超过半数是女性。(——我知道这种观察存在主观误差:抱着偏见去观察时,那些女性车主因为符合了观察者的性别期望,从而印象更深。我努力地让自己不受这种误差影响。)当然了,那些变道过于频繁撒欢,超速甚至从逆行道超车,一看就是作死的,几乎100%是男性。 然而,女性真的操纵机械更笨拙么? 当然不。这一点我绝对不同意。哪怕男女有什么生理上的差别,也完全不至于在开车这种破事儿上显现出来。如果在某些地域,能够统计出,女性确实普遍开车更笨,那也是长期文化上的性别压迫所导致:更少的练习机会、文化语境下的不自信、把不擅机械的刻板印象扭曲为自我认同…… 那些嘲笑女司机的习俗,和相关的视频,往往来自于性别权利较差的地区:东亚、南亚、中亚、西亚……而在发达国家,虽然可能同样存在,女司机相对更笨,男司机更彪(我前面说的个人驾驶印象,就是在发达国家得出的),但这种歧视要少很多。也许确实和人数比例有关,这边开车很飒的女性大有人在。然而,女性通过表现得很 man,来获得平等和尊重,这仍然是一种性别压迫。 人类应该更崇尚稳定和安全,还是更崇尚那种无所谓冒险的「男性气质 masculinity」? 或者说,为什么要把冒险定义成「男性」气质? 人们在嘲笑女司机笨拙时,是否在用「男性气质」来压迫女性?当然是。 这些都是未必有结论,但值得深入思考的。我写这些,也是希望大家能跳出那些,为女司机辩护时,过于粗糙的逻辑,多想一些。

  • 袋鼠通讯

    前段时间在某社交网站上聊天,一些关于袋鼠的经历,突然就成了亮点:开车撞上袋鼠报废、把死袋鼠头割回家纪念、袋鼠肉可以吃还很适合喂猫……然后袋鼠就迅速成为了讨论区里的梗。这样的事,在不同圈子里发生过好几次,仿佛大家总能对袋鼠,陷入一种很奇妙的很 high 的情绪里。 村上春树也写过一篇《袋鼠通讯》,从在动物园看到袋鼠,写到唱片店对客人的投诉反馈,——把袋鼠替换成任何动物,对文章似乎都是没影响的。文章里也貌似自我点醒地问:袋鼠和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然而,在村上读者们的文学气场下,有着某种微妙感觉的,就是袋鼠。 所以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某种,对世界边缘的奇妙幻象和憧憬。当然,不同的人对「边缘」的定义不同,受「发达国家」四个字的拖累,很多户外圈里的人,其实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不怎么感兴趣的。但大多数人,对这种「边缘」还是有向往的,但他们过来旅游也大多是悉尼和墨尔本的动物园,没机会摸到出城几十公里就能找到的在野地里成群结队的袋鼠。 同年龄的圈子里,关于对世界边缘的向往开始消退。很多人可能只是因为,更深陷于日常现实中的舒适,就像老了就不愿意再去没有舒服酒店的地区旅行了。但亲身的向往消退了,幻象可能还在,谈资里仍然有很多关于远方的轶闻,旅行计划里也是言必称去南美晃一圈。 而对我来说,这种对现实舒适生活的眷恋还不强烈,至少我希望它不存在。需要警省的,是对幻象中「边缘」程度的执着。对南美的兴趣一直不强烈,对于一块我注定没时间去深入了解的土地,单纯去踩一脚的意思实在不大。所以后来去读人类学,希望让自己随便附近找个小村子,就能从观察中体验到乐趣。 当然,这仍然是一种「边缘」,把「『深入』了解异文化」这种大多数人不去做的事,当作一种值得标榜的行为。然而单纯因为猎奇而追求,和因为对周边人类失望,失去兴趣,而甘愿埋身于异文化,应该也不是一回事。 扯远了。其实袋鼠仅仅是袋鼠而已。 在澳大利亚考驾照时的交规题目:以下警示牌是什么意思? 我:注意前方有野生动物? 交管局:错。这并不是泛指,我们画了什么,就说明前方有什么。我们说的仅仅是袋鼠而已。

  • 关于袋鼠肉你们要知道的

    袋鼠肉可以吃。 澳大利亚似乎是唯一一个,放到国徽上的动物(袋鼠和鸸鶓)都可以吃的国家。 袋鼠肉历来就是澳洲土著的主食。1980 年,在南澳,最早被允许人类合法食用;在新州、维州、昆州,最初只允许做宠物食品,到 1993 年才允许人类食用。早在 1950s 就出口到欧美。 澳洲最大的超市就有卖袋鼠肉,我见到的最便宜的肉馅 $8/kg,还有肉排、香肠…… 个人感觉肉质的粗糙程度,介于牛肉和马肉之间,但味道有点冲,我不会常吃(也不比其它肉便宜)。一些澳洲餐馆也做袋鼠肉的菜,还有袋鼠肉汉堡之类的,肉里加过香料后,也吃不出什么特别了。 袋鼠肉很健康的,脂肪含量小于2%,多种有益的氨基酸。 我确实见过有澳洲白人日常吃袋鼠肉,用袋鼠肉馅炒熟拌pasta酱料做意粉; 我第一次从澳洲回大陆带的手信,就是几包各种袋鼠肉馅和肉排,当晚和小伙伴们用中餐模式炒熟吃了。 并没有关于袋鼠的畜牧业,所有袋鼠肉的来源都是野生袋鼠。 但这不意味着日常杀袋鼠合法,杀袋鼠取肉要在指定的区域里,需要专门的许可证和肉质检测; 有足够的袋鼠可以杀。一般按政府计算,澳洲每年袋鼠总数的 15 – 20% 是可以杀掉的,实际上市场对袋鼠肉的需求远小于这个量。一定区域内,袋鼠繁殖超过一定数量后,也要杀掉保持物种平衡,所以很多只是杀了抛尸。 除了雪梨墨尔本城区实在太大外,其它城市袋鼠在CBD蹦躂,是很常见的事。——啊,这一条和袋鼠肉无关,跑题了,好吧曾经有袋鼠头上插着一支箭逃到 Canberra 市中心,引起轩然大波。 保险公司的车辆理赔数据统计,Canberra 是因为车子撞袋鼠而理赔比例最高的地区;在澳洲车子撞动物的比例:Kangaroo 84%、Wallaby 5%、Wombat 2%、Deer 2%、bird 1%。 最后,最重要的,逗猫秘笈:猫超喜欢吃袋鼠肉!我发现这一点后安利过无数只猫,爱吃率100%,有朋友拿着我送的肉馅回家孝敬猫,猫吃疯了,不停地吃,吃不下跑到一边吐出来,回来继续吃……

  • 小人国游记

    Cockington Green Gardens(website),Canberra近郊的一个以微缩景观为主题的公园,已经有40年历史。公园分成英国区和国际区,每个也就一个篮球场大小,成人门票21刀。很多游客进来晃了十分钟也就看完了,确实不是很划算。然而对公园的老板进行采访,每个模型的背后,都有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单纯的游客观光,好玩太多了。 公园建于1979年,一直是家族生意,园主的爸爸当年在英国晃了一圈,回到澳洲后,产生了做模型公园的念头,让英国的澳漂们怀念一下英伦风情。模型都不是什么标志性建筑(除了园主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做的巨石阵),都是英国各地的真实场景,被忠实地复刻下来。 90年代,多元文化的理念逐渐流行,园主经过几年准备,在1998年增加了国际区。这个区域渐渐受到在Canberra 的各国使馆的关注,很多大使都希望把自己国家的建筑也加入到里面。他们向公园提供制作经费,每个模型都需要几千小时,几十万刀的制作费用。对于选择什么模型代表每个国家,大使馆和相关部门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各个国家选择的风格不同,有的选择奇观,有的选择日常建筑,有的倾向于原住民,有的则直面展示殖民的烙印。这个过程讲起来非常有趣。 最开始进入国际区的,是哥伦比亚、挪威、爱尔兰。后两者都是普通的欧式风情;而哥伦比亚选择的日常建筑,带有浓重的西班牙殖民风格。相比之下,秘鲁认为马丘比丘是唯一没有西班牙人痕迹的地方。西班牙人自己则选择了风车(旁边有在练习刺杀的唐吉珂德)。 新西兰和土著团体进行了认真的协商,然后大家一致决定选择标志着英国人最早在此定居的欧式庄园,而不是毛利风格。 1840年白人和毛利人在这里签订 Waitangi Treaty,对原住民也有历史性的意义。 阿根廷要建摩天大楼,但园主说不行,摩天楼哪个国家都有,最终选择了号称探戈发源地的那个小镇。菲律宾选择了民居作为代表,后来也经常有人不同意,想搞现代化奇观…… 墨西哥选择了现在已经不存在的,被淹没了的城市。 捷克、斯洛伐克,要求不要把他们的模型放在一起。虽然一共就没多大地方,但还是要求不要紧挨着。捷克先来的(幸亏不在中间),于是斯洛伐克被放在国际区的另一边,并且希望做的比捷克更精美一点点。但二者的风格其实很接近。「保养维护的时候,其实他们都是紧紧挨在一起的,不能让大使馆的人看到,」园主说,「还有以色列和那谁谁在库房里也挨着……」 南非的建筑,被南澳的一个酒庄老板看上了,要了结构图,把自家酒庄建成和这个一样的。 英国区所有模型的比例都是1:12,国际区这边,则各不相同,从1:12,到18、35、100……印度尼西亚选择了婆羅浮屠,他们希望把这个做成园区里最高的建筑(目前最高的是旁边的捷克),但公园觉得太违和,太影响整体协调性,最后还是选择了1:100的比例,看着很挫。 婆羅浮屠是在印尼制作的,走外交的渠道寄过来。当时是悉尼奥运会期间,禁止武器入境,他们外交渠道运进来很沉,里面还放了其他东西(暗指枪支),最终老板拿到的邮包被拆过,其它东西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除了英国他自己住过的那个,园主几乎没去过任何一个模型的实际地点考察,都是在网上找照片,根据照片里某款车的尺寸,确定建筑的尺寸。佩特拉神庙的照片基本都是仰角,花了很大力气才确定真正的比例。 乌克兰,糅合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教堂。另外确实有很多穆斯林表示抗议,为什么有教堂没有清真寺。 印度,园主很想做泰姬陵,但最终大家认为这个太烂大街了,最终选择了德里红堡的 Lahore Gate。 说起烂大街,中国大使馆曾经派了一群技术人员要来建长城(大家一致表示无奈),实地测量了一番,和园主开了个很郑重其事的会议,就没有然后了……埃及也跑来要建金字塔,后来也消失了。 韩国,找了一堆宝塔的照片,大使选了其中的两个,但后来人们表示这个只是大使的偏好,其实没啥代表性。 阿曼,做模型的时候,建筑本身还没建完,公园经过大使馆许可,也把模型做出了建筑中的状态。 这个并不是在讽刺委内瑞拉穷……而是模型本身还没做完,就放了一个建筑工地做象征。 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古城,据说全世界只有两家有做它的模型,一个在这里,另一个在某个迪斯尼。 没有中国、日本,没有美国加拿大(老板:美国人才不在乎这个),一堆前苏联成员国,也就无所谓俄罗斯了。园区的空地好像只剩下一两块可以安排,年底推出孟加拉…… 公园的日常盈利主要靠门票,纪念品商店会赚一点钱,餐厅和园区里的小火车基本不盈利。公园有35名员工,算上工资和日常维护成本,园主说基本不怎么赚钱。一些旅行社把这里安排到外地游客一日游的项目里,游客从大巴下来匆匆逛一圈就离去。不同的时代,游客的种类也不同,「早年的中国游客都是排着队一步步蹭进来的」。另一个营业范围是政府部门的酒会,Canberra作为首都,有120个大使馆,园区里模型就有30多个国家。每年上百个国庆节和其它节日,在Canberra这种荒芜地方,有很多活动会安排到这里。园主兴致勃勃地回忆以色列大使在这里办酒会时的超高级别安保措施……

  • Street Type

    澳洲某政府网站,填写居住地址的页面,其中填写街道类型,选择是 xx Street 还是 xx Road 的 Street Type 那一项,居然是一个下拉框,拉开后一长串,200多个选项。忍不住复制下来。学英文。 Unit Type,描述房间类型的后缀,14个: Apartment, Building, Flat, Unit, Factory, Marine Berth, Office, Room, Shed, Shop, Site, Stall, Suite, Warehouse. Floor Type,描述楼层类型的后缀,7个: Basement, Floor, Level, Lower Ground Floor, Mezzanine, Upper Ground Floor, Ground. Street Type,街道类型,210个: Access, Alley, Alleyway, Amble, Anchorage, Approach, Arcade, Artery, Avenue, Barracks, Base, Basin, Beach,…

  • 澳大利亚护照 – 适用国家

    · 大多数资料引用维基百科,编辑过程中觉得过时或者含糊不清的,经查询后做了修改。后来索性把地图重新标色了一遍,算是复习世界地理。 · 维基的地图颜色,主要根据是否免费来区分的;对布朗星人而言,在签证费不算太离谱的情况下,是否能随时想进就进,显得更重要一些。所以新填色的优先级是 免签 > 落地签(无论是否收费) > 电子签证(ETA) > 预先申请签证 · 号称免签/落地签的国家,要从任何口岸都能落地签,才算数的;很多国家只是直飞首都机场才落地签,如老挝、柬埔寨、巴拉圭……都被我归到红色里面的。而且免签的时间不能太短,好歹也要7天以上吧。(尼玛中国还号称北上广蓉72小时过境免签呢。。。) 国家列表:

  • 记梦录 2012-8-22

    今天睡的暖和了些。梦里大家在一幢大房子里,旅馆或城堡,大杂院的氛围。一个巫女混入了房子,正方记不清是什么人,双方几次交手。最后巫女在新年party出手,每个人掰开各自许愿饼干的时候,也同时掰开了巫女藏在其中的卷轴,这样大家真心说的每一句话,祝福或诅咒,都可能被巫女操控,变成真实。功力深厚的人,说的话可以不受操控,但主要战力:哪吒、杨戬、黄天化……他们都有亲人在房子里,亲人们偶尔的咒骂成为来自血脉的攻击力量,于是他们废掉了。最后大家都被赶出城堡,一个小女孩望着门外的枯树哭着说,所有人都会死的。大家意识到这句话也会被操控。危急时刻,有人意识到巫女的每一次操作,都要在房子里空出一个房间,把说话人的思维投影出来,判断说话人是否真的真心。于是大家散布在房子周围,用介于真假之间的某种情绪去演戏,城堡的每个房间都成为个人世界的舞台。巫女的CPU资源在这么多的进程中被耗尽,她迷醉在这些世界中,慵懒地坐在台阶上,看着身边的各种戏。但是大家也都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只好不停地演。不停地演直到我醒来…… 今天又被警车拦下,收了张安全带罚单。因为警方没有确切证据,我把罚单提交到法庭,等着开庭。

  • 水流 – 2

    The Entrance 是一片大湖的入海口,2~3米浅,收口处窄,水流变急,逆流全力游,也不能阻止渐渐后退,看看周围,便索性转身,顺着水流冲下去,在水下注意避开大块礁石,向海里冲去,海浪和冲出来的水流相抵消,速度(如自己所料地)迅速慢下来,最后发现自己停在一片沙滩上。 所以呀没有什么坠落感是永恒的,跳崖也会撞到地面,在地上挖洞最终会绕着地心来回振荡,去宇宙飞行早晚也会被引力捕获。坠落本身就是你知道会有结局的事。想保持坠落状态,也要不停地付出力才行。 No metaphor. / 我在水底想卡佛的梦,想大马哈鱼溯洄千里产卵。 / 我没有提到 The Entrance 是旅游区,海滩上满是戏水和钓鱼的人,我不可能在这种地方被卷走。 / 雅鲁藏布江在山南以及更上游的几段,河道散成几百米宽,中间有沙洲隔开,很平静。我在去加查的路上几次停在江边,研究路线,揣度哪些水面下有暗流,盘算着回程时找人看着行李横渡个来回;却两次都因为有事要赶回拉萨而未遂。 那些看了《浪潮》仍然自谓不痴的,你们能否想象,沉在水底的人,突然面对自己的期待成为现实,心中巨大的喜悦。不去想 / 哪怕知道会有弊端有代价,甚至是饮鸩止渴,也要忍不住投入,而不愿理性选择。哪怕只是可以搅动生活的一丝水流,也足以随之雀跃,以为这样就能让自己有崭新的事做,刷微博看海选读爽文,乐此不疲。 2010.12 Lake Illawarra, Australia

  • 澳大利亚的摩托驾照

    终于拿到了最终版的澳洲摩托驾照。 大概是 2010 年 10 月的时候,lola 们在上海讨论团购摩托车驾校的事情(似乎到现在还没动静~~)。在国内已经被扣了三辆破摩托的我,盘算着自己终归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份合法的摩托驾照,就在澳洲这边先行动起来了。历经16.5个月(最短需要15个月),花费496澳元。 发一下攻略。 澳大利亚的摩托驾照,和汽车一样,分为 Learner – P1 – P2 – Full Licence 四个过程。全部信息每个州的交管局官网上可以查到(如 NSW 州的 RTA ),虽然觉得界面也不是很友好。。。 在拿 Learner 和 P1 驾照前,都有强制的学习班要上。Learner 要两个半天、P1 要一整天,基本都要占用工作时间——似乎也有周末时段可以预约,但很难,至少我没能预约到。而且不免费——占了我全部开销的 2/3 以上……相比之下,学汽车(在保证你会开的前提下)也只需要找有驾照的人给你签 LogBook,然后直接去考试就可以了,不需要强制在教练或学习班上花钱。所以学摩托还是很坑爹的…… 我当时在 Wollongong 附近,上课和考试都是在 Unanderra 的 Wheel-Skills(其实也是在交管局的院子内,但这种课程一般都外包给培训公司或 Club 来组织)。据说如果住在某些偏僻地区,附近没有训练场的,可以不用上学习班。具体怎么操作我不大清楚,Sydney 附近的还是不要想了。 1. 上Learner学习班。在网上或附近的 Motor Registry 预约训练场。两个半天,$78(和官网标的价格略有出入,以下写的都是自己的实际花费)。 训练场的车基本都是川崎 250cc,有的妹子扛不动,也可以选用轻便的踏板摩托车——最终拿到的驾照似乎没区别。学习班是从零基础学起。一开始都是两人一组,熄着火推车练习平衡。虽然我怀疑如果碰上笨的,这两个半天能不能学会;但和我一批学的应该之前也都摸过车,所以这些简单的步骤很快跳过,到后面各种换着花样绕圈打发时间。 2. 学习班结束后,去Motor Registry的电脑上考交规,$38。和汽车考交规一样,只是其中几道题目和摩托车相关而已。考不过可以过两个星期交钱再考…… 3. 考过交规后,当场领取 Learner 驾照,$21。这个时候就可以开车上路了。汽车的…

  • 假日游乐场

    假日游乐场就是假日里也放假的游乐场,开车闲逛,正在发愁放假超市也都关门了到哪里去买肉BBQ,就在路边看到这个。早上的海边有薄薄的云,调子还不错。 我确实没怎么试过组照。那谁说的没错:如果拍的时候不是抱着组照的念头去拍,而是后期用一张张的单片凑成一组的话,是凑不好的。我虽然是抱着拍整组的念头,却也没有明确的主题,在游乐场中仍然按照之前的拍法,以撷取单张的感觉在漫步。更郁闷的是之前的感觉是基于黑白的感觉,而这个场景显然是要拍彩色的,就一直在脑子里硬转而转不过来,最后感觉最好的几张仍然是黑白的,又舍不得扔。好吧我还没有寇大那种『不是自己风格适合拍的场景就干脆不去拍』的气场,就勉强凑出一组,权作练习。也能从中勉强看出些统一风格以及节奏方面的用心。 2010 @ Lake Illawarra, Australia (S34.5334, E150.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