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fivestone
-
纯真博物馆 – 1
首先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可以当做营销案例的事情。 离开上海的那个早上,从虾仁的电脑里拖了几本书到Kindle。火车上打开《纯真博物馆》,200k,几个小时就读完了。书还不错。除了土耳其地主老财把找小三这种事,描述的如此理所当然,实在玷辱“纯真”这个词外,文字方面还是满有feel的。而24章后结尾戛然而止,留得几分余味,一改帕慕克原先那种磨磨唧唧的风格,让我从此对他更高看了几分。 回到家,上豆瓣,把这本书标成【读过】,顺便扫两眼书评。越看越不对劲。然后发现 这 本 书 后 面 还 没 完 。。。。 嗯,原书一共83章(!),电子版只有24章。但24章那个地方实在太像结尾了。和大奶的订婚仪式上,本来已经答应保持地下关系的小三突然伤心离去,然后同事告诉男主,小三刚刚听说男主和大奶成天在办公室做爱,而男主之前骗她说从来没和大奶做爱。这时候大奶扭头问:又是什么让你不开心了? 这个结尾很有味道啊,有几分卡佛的神韵,以致看起来不像帕慕克写的。果然不是帕慕克写的。。。后来男主和大奶退婚了,但小三消失了,然后男主到处找小三,多年后找到了已经嫁人了,然后旧情复燃,然后小三车祸了。。。狗血狗血土耳其狗血帕慕克狗血。。。 关键在于,我开始到处找后续部分的电子版,找不到(英文的倒是有)。后来发现这本书曾经在某个网站上出过免费阅读章节,然后所有做电子书的人,也没细看,就把这1/3当做全本做电子版的。本来如果网上完全没免费版的话,兴许还会有人发个扫描版的pdf;如今……后半部彻底找不到了。 但书写的其实还行。于是。我。去amazon.cn买了一本。。。 买回来一个多星期了,后面的还没看过。
-
记梦录 2011-3-21
忘了是做梦还是清晨躺在床上yy,我去了达兰萨拉,达赖喇嘛退休后,当地风云变幻,我混进了见面会,然后无意中救了达赖喇嘛一命,子弹打在我身上,被揣在怀里的铝壳版Kindle挡住,没受伤,事后我还在慢动作回放用kindle挡和用R-D1挡哪个更有型一些(嗯,现在可以差不多确定是yy了)。然后我就可以辞去工作靠着这份人情来做人类学研究了。
-
Sunday
醒来后发现又是近40度的天气,好在醒来的时间就已经15点多了。小屋里只有一面窗子,睡觉尚可,醒来后就觉得比通风顺畅的厅堂闷热很多。拿着Kindle到外间读书。地球上正有人游行有人伤情。VoIP电话打不通,大概是服务商那边的问题。坐到太阳刚刚落山的时候出门,健身卡两周前就到期了,近来的项目是冲过海滩边的大浪区,往智利方向游15-20分钟,再原路游回去。头顶常有大块的火烧云。海鸟在主场视我如无物,停浮在旁边淡定地捉鱼。几丛小飞鱼贴着海面掠过,在心里盘算被这东西扎到要害,以及低头看黑黑海底,水母或鲨鱼出现的概率。海边有灯塔,另一个方向有工业码头和厂区。偶尔在浪谷的时候,海水中只能望见半截厂房和喷吐的烟囱,暮光中一幅海上有仙山虚无缥缈间的魔幻主义景象。上岸,回家,洗澡,被门口的舍友拉住饮酒磕草,那些在水中忽然浮出,本打算趁热写下来的感觉,不知还记得多少。 又看到几篇2010的总结帖,每个月配上一两张活动的照片,整个帖子就很华丽的样子。每次看到这样的帖子,我都忍不住也想弄一篇,至少照片会好很多。然而每次把挑片标准降到日记的档次后,事情就变得诡异起来。一方面我的拍片思路和日记体相差太远,怎么挑感觉都不如人家各种pose的自拍小清新看着华丽。另一方面,有几个月可以丰富到,我想故作淡定状只选一两张做代表,却怎么都舍不得;而每年我又都能有一两个月,是完完全全没按过快门的。 那些跳票的游记也是如此。我和某自走人形装备的差距在于,我不能用一个持续的态度来记录整个旅程。体验、观察、拉风、自虐、寂寞、人群中寂寞、纠结地安排行程、刻意地排斥记录。。。各种情绪不是涟漪,而是能让人完全切换状态的大波波。于是所谓游记,也就成了很久以后从混乱记忆中,挖出一段连续区间的行为。游记完整性根据区间长度随机决定。这个更叫做段子吧。
-
the current
水流 / 雷蒙德•卡佛 这些鱼没有眼睛这些梦里向我游来的银鱼一边往我的脑囊中散布着它们的鱼卵和鱼精可是游来的有一条硕大,有疤,和其它一样沉默它只是顶着水流闭上它黑色的嘴巴,迎着水流,嘴巴一闭一张承受水流 The Current / Raymond Carver These fish have no eyesthese silver fish that come to me in dreams,scattering their roe and miltin the pockets of my brain.But there’s one that comes–heavy, scarred, silent like the rest,that simply holds against the current,closing its dark mouth againstthe current, closing and openingas it holds…
-
记梦录 2011-2-8
梦见我是胡锦涛温家宝的秘书,三个人去江浙某地的交通局视差。很奇怪的地方,明明是内陆两山之间的峡谷就像攀枝花那种,却说此地四通八达南北可以发展工业东西和沿海连通商贸。副局长和本省总督作陪,喝高了胡温突然变身毛周,毛拍着桌子一口北方痞子腔,说谁谁和我关系倍儿铁,过年上我家拜年磕头邦邦的。从酒桌到礼堂开会的路上我搭讪局长那边的秘书mm。这时候突然冲来一群人刺杀,时间紧迫,我只来得及调出DOS界面用debug把毛泽东的各项数值调高。然后场面变成了介于D&D和曹操传之间的战棋回合制,我在场外控制毛护着周在追杀中逃到指定位置,打到一半就醒了。后来打盹时我一直反省为什么毛泽东只会用火球术,防护系法术一个都没用,难道我改的是塑能系术士?梦里面控制火球发挥最大效果且不能误炸到周恩来,很累人的。
-
假日游乐场
假日游乐场就是假日里也放假的游乐场,开车闲逛,正在发愁放假超市也都关门了到哪里去买肉BBQ,就在路边看到这个。早上的海边有薄薄的云,调子还不错。 我确实没怎么试过组照。那谁说的没错:如果拍的时候不是抱着组照的念头去拍,而是后期用一张张的单片凑成一组的话,是凑不好的。我虽然是抱着拍整组的念头,却也没有明确的主题,在游乐场中仍然按照之前的拍法,以撷取单张的感觉在漫步。更郁闷的是之前的感觉是基于黑白的感觉,而这个场景显然是要拍彩色的,就一直在脑子里硬转而转不过来,最后感觉最好的几张仍然是黑白的,又舍不得扔。好吧我还没有寇大那种『不是自己风格适合拍的场景就干脆不去拍』的气场,就勉强凑出一组,权作练习。也能从中勉强看出些统一风格以及节奏方面的用心。 2010 @ Lake Illawarra, Australia (S34.5334, E150.8681)
-
袋鼠通信
在袋鼠国收到 @olivefee 的明信片,奥地利著名冷笑话,很有爱,可惜被折了一道。Olive在维~也~纳~学java和matlab,凄惨美艳我见犹怜。 RT 1976年8月18日朝韩边境,韩美士兵想砍一棵树,朝鲜士兵阻拦。激烈对砍中,朝鲜士兵夺走了斧子,发现上面有『Made in Austria』字样,错把奥地利当成澳大利亚,立即宣布与澳大利亚断交,20多年后,澳大利亚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O:这也是我让国内朋友发信时一定要在国家名后面用中文写奥地利三个字的原因 F:求明信片 O:地址 F:fivestone, □□□…□□, Australia(澳大利亚) O:后面那个中文给谁看= = F:房客看到中文就知道是我的信了 —————– 这个是正版的: 当年考交规,题库里有一道题,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是说前面。。。注意有野生动物? :错!就是有袋鼠。 —————– Kangaroo一词来源于澳洲土著语,大概是『i don’t know』的意思,当年老外们初到澳洲,看到袋鼠,问当地人:这是啥啊? 当地人:Kangaroo.(你丫说什么啊我听不懂) 老外:哦,这是kangaroo。 —————– 虽然考拉和鸵鸟还没机会亲到,不过袋鼠确实我已经看过摸过也吃过了。
-
记梦录 2011-1-24
入梦时我在拉萨的某个大庙,身份是四世达赖的亲传弟子,五世达赖另有其人,是我在旅馆一块玩的的小弟,反派一直在皇上和中共之间切换,他们不想让人民吃新鲜牛肉,为此几次进入寺庙,威胁我教同意他们的政策,好像顺便还要抓我,看着皇帝的仪仗一进进地逼近正殿,我和长老们在大殿里长吁短叹,他们快要进来了我就去爬寺后面的雪山躲开他们,最后一次我说我逃走后就不要回来了,游荡着为大家保留一份教义,长老们把寺里最后一盘新鲜牛肉让我背上,我逃到雪山脚下,望望上面想每次都要爬这个好累啊,要不我还是去内地找妹子算了,正犹豫着两辆要出寺的公交中巴开过来,我一看好机会就改变主意混上公交,因为共军主力都围在雪山周围抓我,所以我很轻松地就溜出封锁线,买票到民族中路下车,街边的饭馆里贴出政府通告,禁止再提供优质牛肉串,我夜半冒险溜到旅馆里和几个朋友告别,到五世小活佛的床前看他今天有没有吓到,然后打算再回趟庙里,把那盘牛肉还给长老们,然后闹钟响了,然后打盹的时候我认为自己逃出来又回去晃一圈,不是为了担心小活佛或者牛肉带来的责任感,只是回内地的那条路太寂寞,于是用那些为借口回去再聊聊天表示一下不舍。
-
照片的明暗
是否偏暗的话题还在继续。但之前大家最好先确定一下自己的显示器是否正常,譬如下图(以及更精细的)中的色块之间能否看出区别?对绝大多数办公室的烂显示器(即使是LCD)而言,当你把屏幕调整到长期看文章看代码而不刺眼的程度时,这个状态的显示器显示图片本来就是偏暗的。 另一方面确实存在风格的差异。有些人即使显示器正常可能也会觉得我前几天的片子暗,他们往往受过美术熏陶,从看素描的角度去评判黑白照片。我承认这方面暂时是我的弱项,但我觉得他们也存在着思维定势。黑白照片毕竟是和素描或版画不同的。后者更看重勾勒形状,而摄影可以更方便地表现出纹理。我知道素描中也有技法可以做出阴影过渡,乃至区分I区II区(暗部无细节)和III区(暗部有细节),但实际上没多少人会把这个作为卖点而大量使用。一张素描中最亮的部分,绝大多数都是画布本身的留白。而摄影则同时强调,如何对不同的明暗区域表现或舍弃其中的细节(所谓区域曝光法的本质),在突出反差和表现纹理之间达到平衡。所以一张照片完全不介意让其中最亮的部分只是呈现灰色而非纯白。从直方图看,也不是所有照片的明暗分布都要刚好顶到直方图的两端,都挤在一侧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也不希望让照片变成只有摄影师才能欣赏的东西。确实内行能看出更多门道,但一件作品,无论音乐、绘画还是照片,如果只有同行才会发现并赞叹其中的心思和技巧,外行看着完全没感觉,那就是扯蛋。但确实不同领域的人看东西的着重点不同:素描的、油画的、拍照片的、以为自己不是拍照片的拍照片的、打酱油的、geek….其审美观的侧重方向往往相差很多。我现在也越来越不在乎那些会发出“这朵花拍的真好看呀”的评论的人发出的评论。但艺术毕竟是种和人交流内心的语言,所以到底要和什么样的圈子曲高和寡到什么程度,也需要平衡。 我也不是就一直喜欢那种表现暗部光影的风格,目前还处于在各种情趣间流窜体验的阶段,只是说我不认为照片就不可以拍成那个样子的。
-
南乡子
卧龙岗是沿着海岸线细细的一条,离岸3km外就有一片山脉,隔开大块的内陆。这样的地形必然每日里气象变换,几晴几雨,然而每天的变换也有迹可寻。这几周的规律是每到11点左右,就能看到阴云从山那边飘上来,遮住上午的烈日,有时云不够遮住,却也能清风习习。这边的树都不大,没有类似梧桐的大片树荫,此时公司外的某片小树荫下往往是没有车的,我把车挪到这里,窗子开道缝通风,这样我午饭时间就可以到车上舒服地睡上一觉。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 所以,吾后,规律,或者说任何导数层面上的东西,都是需要数据积累才能够得出的。这和做游客时的体验并不一样。酷吧?要是再高一层我可以总结出一年中哪些时间中午晒或中午阴,但这个时候你就会想这种日子也太tmd恐怖了,就习惯性地考虑要不要离开。所以提升维度的代价就是以时间做成本。但也有时候对于低维的体验厌倦了,就想付出一些成本来求导。但你不确定这样做所换来的会否值得,暨考虑时间成本能否带来更高维度上愉悦收益。于是不光在选择做什么之间抉择,也在选择做什么维度间抉择,之间有恐怖的微妙平衡,恐怖得让人觉得丫太纠结了把这些踢开算了。我掰这些显然不是为了得出类似长短期不重要在何处不重要有观看的心情最重要这种读者体,只是说明复杂度的存在,从帕洛马尔到伊西多拉的路上我们娓娓这些作为消遣。又譬如要了解我就要花大把时间来泡我,但存在算法将其成本从指数级降到O(n)。以及。。。不知道了。地球人挥手。
-
[小白文] 摄影师的星座
—- 魔羯 (12/22~1/20) —- Andreas Bernhard Lyonel Feininger (1906-12-27) Alfred Stieglitz (1864-1-1) Alec Soth (1970-1-7 ?) Josef Koudelka (1918-1-10) Garry Winogrand (1928-1-14) Cindy Sherman (1954-1-19) 張乾琦 赞,好几个都是自我纠结到已经超越了纠结境界的 —- 水瓶 (1/21~2/18) —- Sebastião Salgado (1944-2-8),噜啦啦,这个很典型的 Eugène Atget (1857-2-12) —- 双鱼 (2/18~3/20) —- Ansel Adams (1902-2-20) Diane Arbus (1923-3-14),起先记错星座日期了,一直困惑Diane怎么可能是白羊的?!果然不是 James Nachtwey (1948-3-14),他也是?危险了。。。 George Rodger (1908-3-19) —- 白羊…
-
记梦录 2011-1-10
到gym发现又没带泳衣,饭后不好立刻跑步机,在车里小憩,就这么昏睡两个多小时。期间开始下雨,勉强醒过来倒车然后撞掉,惊醒过来发现是做梦,然后闭眼缓歇一下,醒来,倒车,然后撞掉,然后惊醒发现是梦……这样的过程重复6、7次。这次大概是真的醒过来了,开车到家没撞掉。外面确实在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