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fivestone
-
Leica M9 vs Epson R-D1
这篇是快一年前的稿了。当时没写完,是觉得这样的评测,只有摸过的人才有共鸣,其他绝大多数看了也没感觉,有感觉也不要再买这种04年出品、600万像素、新机$4000二手也要$1200的电子产品。这尼玛也太小众了……这次纯粹是为了克服近期失语症,练手,补完。 ——————- 摸了几天 Leica M9(不是我买的)。刚拿到时发现生成的RAW文件有断线,还以为相机有问题,后来确定是SD卡不够好乃至存入速度跟不上,虚惊一场。 先挑刺。两个问题。 首先,动静还是太大。快门本身的声音其实还好(旁轴平均水准),但随即就是自动上弦时的马达轰鸣。我当年对Hasselblad XPan最不爽的也是这点,这个声音,在类似会议室场合,绝对不是能让人无视的声音。 而M9居然是有解决方案的,像巧思那样,有个【宁静模式】:按下快门按钮时,只拍照不上弦,然后按住不放,把相机塞进包里,或者跑到其它不吵人的地方,松开按钮时,才开始上弦轰鸣……@#$%…… 另一个问题。我用数码单反(以及R-D1)时,把照片存为RAW或RAW+JPG,同时在机身查看照片时显示为黑白。这个在M9上居然不能实现。 M9在只拍JPG,且设置把JPG直接在机内处理成黑白的时候,才能在机身也显示黑白。当然这个可以说是个人习惯,我平时也不怎么在机身上看拍摄结果,但 偶尔想要回放,脑子里是黑白思路,看到的却是彩色,不爽。 其它没什么大问题。直出JPG的白平衡据说比M8好很多,看着还好;但我主要用RAW,所以也没有进一步感受。缓存做的不错,RAW连拍6、7张,也不会因为存卡造成等待(对我来说够用了)。 另外有些细节很诡异。譬如测光,自动曝光A档时,取景框里会显示测得的速度值,但在M档时,居然不显示具体数值了,只显示过曝或不足的箭头。 删除照片时,那个delete all的选项始终飘在下面,看着有点碜。 嗯,没什么其它问题了。手感方面和M系列差不太多。M9完全是合格的数码旁轴。至于个别缺点——每台相机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用户只需要一边吐槽,督促厂方改进,一边让自己适应这台相机,就可以了——至少比适应苹果产品的过程要舒服很多。 只是别和Epson R-D1比。 是的。R-D1用了一年多,越发爱不释手。如果说M9是合格的数码Leica,那么R-D1就是extraordinary。没有R-D1,M9马达吵闹一些,也就忍了,但现在我们只会赞叹:原来还可以像R-D1那样,保留卷片扳手给快门手动上弦,这(不仅仅是装逼复古)是多么漂亮的解决方案!赞美Epson的色彩控制功力,把 D100那块破CCD(Sony ICX413AQ)的性能,挖掘得淋漓尽致,R-D1s(R-D1经软件升级)的ISO1600成像比M9的ISO800好很多。左上角原先的倒片旋钮,被用来作菜单的方向键,绝对是骨灰级玩家才有的灵感。 R-D1的缺点(按不爽程度排序): 1、不是全幅,常用焦段(尤其是35mm)配起来很麻烦; 2、开机后有延迟。把开关拨到ON、或者处于休眠状态时,按下快门要等大概一秒的时间,快门才开始工作。用来扫街反应太慢(可以通过设置延长休眠时间来解决,但那样耗电会增加很多,不爽); 3、分辨率(600万像素)不够高; 4、写卡速度是瓶颈,快速连续过片拍摄,RAW两张后就要等待写卡了; 5、只能用旧款的2G以下的SD卡; 6、显示屏翻转,意义不大(又不能像Canon G那样用显示屏取景)。其实我喜欢这种,背面完全看不到屏幕的样子。但与其翻转,还不如直接做个盖子,那样应该能做薄一些。 除了2和6,其它缺点都是受当年的技术限制(2可能也是),和设计无关。当然R-D1的仪表盘(无谓的装酷)和更改白平衡/图像质量的快捷按钮,对 我而言也感觉多余;但我能想象出另一些不同拍摄风格的用户会用的上它。总之,除去年代局限,以及如果你不在乎连拍这种浮云的话,这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台没有缺点的相机。 但这两款相机终归不好放在一起比的,年代上差了太多。和同时代非全幅的M8比,R-D1在各方面都甩了它几条街;但和M9相比——我认为设计上还是比M9强不少,但毕竟画幅和分辨率不够。如果(很有钱&)想入Leica卡口的数码,一般最终还是会考虑M9,毕竟是目前唯一一台全画幅,用起来还算趁手。但有R-D1珠玉在前,想想数码旁轴还可以做成那样子,就觉得买M9实在不划算……奈何红颜天妒,R-D1再也不会继续升级做下去,我做梦都想要它的全幅版全幅版全幅版全幅版全幅版。。。。 后来的,打着复古旗号的相机:DP1、各种微单、X100……都是噱头大于其实用价值。当然这些相机在数码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生存领域,经过适应后 在各种场合也能用的很好;但是,就如何延续从前拍摄手感而言——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不是必要的——一切没有联动对焦光学取景器的复古都是伪复古。直到电子取景器能发展到我肉眼完全看不出延迟的那一天。
-
里世界
去年那次痛哭,后来想,觉得更多是对体验流而言,看着各种世界离自己远去而无力:爱的和不爱的、精彩的、梦想过的、nemo、 neverland……这样子总结似乎过于不食人间烟火,当然也有压力、情感挫折方面的因素,但总体上就是类似仰望星空时,想象天体以宇宙膨胀的速度远离的凄凉。这个速度越来越快,有一天自己甚至看不到它们发出的光。 我也想试着去抓住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但还有一些世界需要涉足:作为培养基的、作为责任的、有吸引力的。每次看天空都会考虑哪些东西如果抛下就能扑向更多,却还是游弋在某片周围,至少不要离得太远,等世界开放,搞定了揣在兜里一起追星星。游弋时自然也做好了搞不定会损失大量机会成本的预期,久了甚至要时常反省是否只因为抓不到才想要;但总有些时刻,望着游弋着的这片虚无,心里泛起停留后一无所有的惶恐和委屈,草地上嚎啕着『什么也没有』。嗯这样子从欲求不满的角度去剖析,显得人性化多了。 ————————- 某同学最近言论渐渐茂盛起来(好吧我这里不想扯什么『寻求认可的写作是奴性的写作』),说的仍然有理有进步,却已能看出,其思考角度受到了所站位置的影响。不能说这样不好不够中正,我在完全无立场吐槽的过程中,也常有无力感。似乎到了要有意识地找一个世界,站上去吐的时候了。当然之前我要先分析这种迫切感从何而来。 fivestone · 2012
-
拉拉 – 13
从浪卡子出来是卡若拉,荒原上突然耸起,看着很近,沿着路笔直骑了十公里,才触到两道屏风似的山脊,然后一头转进山谷里,晴天,只有山头缭绕着云雾,渐渐地骑到云雾里。 翻过垭口后不久,就能看到卡若拉冰川,远远地山壁上一片白,和雾气以及堆积着云的天空晕染在一起,看不清边界。然后便专注于滑行下坡的舒爽。几个转弯后,那冰川突然出现在眼前,从路边向上两百米就能摸到的地方。还有一小块平地是停车场,旁边两个摊子卖水晶之类的纪念品,以及一个收费厕所。方圆几十公里无人区出现这些,比冰川本身更让我觉得突兀。 但我喜欢这种,沿着山路,拐角后突然出现什么的感觉,和荒原上一望无际不同的感觉。当然大多数转弯后,还是同样的山路。有时候我会想象,下一个拐角会遇到什么,发生过或幻想过的:断崖边有美丽的花;玛瑙色没被雪覆盖的海子;车子爆胎;旋转木马;土著们赶羊拦住路;突然有了超能力;大货车把我撞死;卡若拉来电话我要我们在一起。。。当然几乎所有想象,拐过去后还是同样的路。下一步的推论是这样子会不会太多失望,以及会不会使得山路比直路更容易厌倦。但我确实记不清了。 你这样说的是卡若拉,还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子? 这个是不错的反诘。但从这个角度会进入误区,会变成『又有谁眼中的你是纯粹的自己?』之类哲学问题。或许我确实不能100%断言,我爱的是你而不是我的想象;但不能因此说那些完全没想过的,用歌词和韩剧就能感动的,比纠结着的,更懂得什么是山什么是爱情。至少我这种习惯去否定的人,成天忙着弄清楚什么〖不是〗的人,会反复研磨自己的想象,不会把那些不是你的,也想象进来。后来我也有去触摸那些不是,但我一直都清楚那些不是。 我只是根据卡若拉的样子,想象我们在一起时卡若拉的样子。这想象或许太超前,乃至忽略了之前要摆出什么样子,才能让我们在一起。 2011.5,卡若拉
-
猫猫 – 12
整个川藏线上我只见到两只猫。一只在塔公,蓬头垢面被恶狗们撵到门槛里不敢出来;一只在甘孜,被碾死在路上。 和 @demoi 住在塔公寺金顶对面的旅店。刚刚安顿好,出门就看到军车滚滚。我汽车师某部,从石渠回成都,约40辆卡车排在金顶旁边的广场上,下车午饭。之前已经有一辆炊事班的车,提前约一小时开到这边,架灶做饭。吃之前整队,训话。附近的狗们和我们纷纷围观。 旁边旅店里一只毛发凌乱的黑猫,缩在门槛后面。门外等着剩饭的狗不时冲它呲牙,却也不进门去撵它。 米饭、四菜一汤、南瓜丝瓜卷心菜什么的,基本都是素的,但偏咸偏辣(是的,那坨南瓜也是辣的),味道不错,很下饭。 我们当然知道是什么味道——这个时候上前蹭饭,是必须的事情。但demoi同学还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于是我缩在后面,等着她主动上前,给她讲『想象如果lola在……』鼓舞其积极性。后来军方吃的差不多了,连长说剩下的喂狗吧,demoi终于忍不住:『你们还是给我吃吧。。。』 顺便秀一下华丽的旅店房间,淡季¥20*2,整层楼只有我们住。饭后逛对面的佛学院,爬山,塔公寺后面的围墙正在修,帮当地人搬了会儿石头攒功德,本来计划考察塔公夜生活,但天黑后除了饭店只有一家游戏厅,只有一种游戏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钓鱼机,每币五毛十元起售,十几个币后渐渐上手,再也死不掉,正犹豫要不要甩手走掉,钓鱼机突然哗哗吐出一堆币,零头送人,整数兑回现金后净赚五块。 这样的运输车队,路上很多很多。第二天【八美-道孚】全是土路,告别demoi时被另一个运输队赶上,然后我用了一个半小时超越40多辆卡车,周围风景如画,中间黄龙滚滚,我在碎石和黄土中,寻找较为平坦和安全的超车路线,最差能见度小于5m,听声音判断前面卡车的距离。 甘孜往德格路上,快到马尼干戈的时候,又是运输队。路上有只死猫,被车队一辆辆碾的翻来翻去。我看不下去,停在路边,趁着车队空挡,把猫拎到路边荒地里。 拉萨的旅馆里有好几只猫。前几年这边人人牵条小京巴的时尚,似乎不那么流行了,猫们也相对闲适了一些。一只老猫的后腿骨断了又长好,岔着白森森的骨茬,我买了牛奶和它在露台上分着喝。老板娘过来喂食,半碗风干的牦牛肉碎撒在地上,猫淡定地看着,不碰,我捻起一块,味道不错,继续……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猫粮。 但这一带的猫确实很少,后来从喀什到青海那边,也没怎么见到。反倒是在新藏边界上,风雪中连翻三座5000m达坂,中途冻的受不了,跑进松西乡的茶馆,把老板娘叫醒讨热水喝的时候,在茶馆里看到一只老猫。这无疑是我见过,乃至听说过的常驻海拔最高(>5200m)的猫了。你们还知道有更高的么? 然后就没有了——比川藏线见到的更少。后来在加德满都旅店里有只猫,形状妖娆,不避人,主动遛进房间翻吃的,把各种果脯肉干拿出来孝敬了一番,最后发现人家爱吃肉蓉口味的压缩饼干。
-
拉拉 – 11
整个川藏线上我只见到两只猫:一只在塔公,蓬头垢面被恶狗们撵到门槛里不敢出来;一只在甘孜,被碾死在路上。拉萨的旅馆里有四、五只猫。我在旅馆阳台上看书,猫在脚边晒太阳。猫的左后腿不知什么时候断了又长好了,白森森、半腿长的骨头岔到外面,但也不是很影响晒太阳的样子。我买了牛奶和它一起喝。老板娘过来,在它面前撒了半碗风干的牦牛肉碎,猫淡定地看着,没有碰,我捻起一块,味道不错,继续……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猫粮。 在拉萨的人可以大致挑出这么几种:讨生活的,对这里的感觉就像其它地方的人对他们所在城市一样;朝圣的藏民,我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对他们的了解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各种拉风人物。这样的路走多了,就会培养出雷达,人群中能够分辨出观光的游客、和稍微有点不一样的:60/70/80岁骑车从东北进藏的大爷、刚毕业瞒着/没瞒着家里来德克士打工的小弟、各种志愿者、妹子画盘子在店里寄卖、蓝天腰椎瘫痪坐着轮椅开旅馆、帮着开发路线的、买4500在当地拉活的、办事处边做项目边玩的、从家乡捎黄糖过来陪老公练厨艺的……有的一开始也是游客,有的晃久了也变成讨生活的,界限模糊。随便哪个多写几句,就是很好的『我认识了……』的游记见闻。 我还分不出拉萨的藏民和路上村里的有什么不同,于是拉萨的意义更多的不在当地藏民,而是那些和我们差不多的人。各种各样的人,把拉萨映射成梦想中应该去的地方。当然这儿未必是我的梦想,但我知道来这儿可以围观很多人的梦想。一个人长时间行走在丛莽地区,自然会渴望抵达城市。茅店里社林边,差不多彪悍的人,就各自经历吹吹牛,相期邈云汉,其间没有什么【你放弃了多少为何选择这样做】这方面的交流,就像和谁谁们聊天打屁时那样,只是确定丫们还能继续这样活着。 当然梦想也有高低之分,就像讨生活也有混的好坏之分。不要说什么『有梦想去实现就是完美人生』之类的励志鬼话,好多人梦的很逊实现了也很逊。其实三种人外最多的还是大批游客;我们那些和游客的所谓【不一样】,也大多禁不住严苛的自我剖析。晚上在青旅听窗外大叔抱着酒瓶给妹子讲他如何厌倦了工作来这里,然后话锋一转讲步入社会应该注意的(以fuck修饰的)处世准则。这个时候我想前面提到的那些人,我又把他们符号化了。他们有更多东西也许我懒得了解但不应忽视。他们除了去过拉萨外,有的还会做presentation,有的当领队不靠谱,有的睚眦有的洒脱,有的执迷于二分法,自己就把这方面生活上升成全部……总之不是我们逛同一个版爬过山,就应该激情搂在一起。安久拉。 这里确实是能让我歇一口气的地方。但我也不清楚那种强烈的要离开的情绪,是因为歇憩引发的警省、人群中的寂寞、还是别的什么。总之类似早上想赖床又主动踢开被子的感觉。挣扎着离开。我在拉萨待了两天,补办手机卡什么的。然后想离开了。退房驮着所有行李去见了丁丁和阿雪,然后和他们去见多拉,午饭吃到下午,反正一天内什么时候出发都是可以的。但饭桌上决定还是需要办边防证,以及又认识了更多的人以及这些人晚上还要在家里做饭让我吃,于是留下来蹭丁丁房间住了一晚,第四天拿了边防证又和他们混到午饭,然后阿雪说留下来一起再玩两天,其实时间上无所谓,但下午还是走了,堆龙德庆曲水江塘直到冈巴拉,然后可能是离开的情绪,让我没有从冈巴拉往东走,也没在羊卓雍错流连。快到浪卡子县城时开始下雪,县城浴室的太阳能热水已经用光了,喝碗汤面蜷在被子里。 2011.5,冈巴拉,羊卓雍错
-
拉拉 – 10
翻过米拉后在下雨,大块的、看得见边的雨云,晴空中嵌在头顶,所以淋雨时想到的是加大油门尽快冲过去,后来想抒情的时候回忆起那个景象,才觉得彼景应该映射的情绪,是在细雨中感到孤独。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少校望着荒凉街道、巴旦杏树上凝结的水珠,感觉自己在孤独中迷失,他悲伤地敲下发报键:『马孔多在下雨。』上校在另一端冷冷地re:『别犯傻了,八月下雨很正常。』 我想象下雨时米拉在旁边的样子,然后指给她:看,雨。那一瞬间她会完全明白这个由风物至内心的文艺化映射过程,然后沉醉在我怀里。或者当她在某种类似情绪的时候,我出现在旁边,叨逼的还是平时的话,她却能听出feel,然后沉醉在我怀里。——作为解构主义者,我其实不认可这种通过刻意释放情绪而达成的不真实的感动。但我仍然有在远处窥视天气,等雨云飘起才凑上前去,亲亲另一个你。茁壮活着的我们早已习惯控制壳的开启,主动把自己放到感性情绪里泡一泡,至于被感动,还需要更胜一层的理性批准是否要对致感行为进行迎合。 后来太阳又出来了,全场欢呼,而我在想因为雨停了所以要欢呼这种映射太快餐了所以无感;就像我之前选择坐在草地上等雨的时候打开壳而米拉却不在一样,总之总有一个是醒着的。我也有冲进人群找米拉,但一瞬间的迟缓后来没找到,迟缓是因为我不知道这一次找到了又有什么用,就像每一次看你的感动,我都会想说些什么,却又停下,静置,这想法只是我一时的风暴,或者说出来也只是你的风暴。 2011.5,昌都
-
社交网络 – 2
然后建设性地谈一下(避免被人说只会喷或者不关心业界),为什么我认为Facebook是一种倒退,以及,不是什么样的模式能够成功,而是社交网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还记得那个Web 2.0的标志是什么吗?blog?或者,准确地说,用户提供内容?是,但在blog出现之前,大家混的论坛/BBS,都可以叫用户提供内容……RSS,这个如今被每一个肤浅的IT评论员称为日薄西山的东西,它可以让用户自由订阅每个人发布的内容,无论他发在哪个平台。用户永远在提供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更便捷地得到这些内容,才是关键。 不得不说RSS这种偏技术层面的概念,确实没流行起来。即使在blog的鼎盛时期,写博的人知道RSS的,恐怕连1/5都 不到。很多人对于〖我经常点他们的博客从而能迅速在新文章下留言〗这件事很感动,不用谢。甚至连GFW都没有把RSS放在眼里——FeedSky这种境内RSS中转站,居然开到现在都没有被关,我每次想到都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不流行和国内业界风格有关。一切不支持RSS全文输出的博客都是满脑子点击量的傻逼伪博客,你们知道我说的谁谁谁谁。 下一步呢?用户交互内容。想想blogger们如今郁闷的是什么:每一篇文章,要跑去各种SNS,才能看到评论:GR/Buzz、FriendFeed、Facebook、九点、人人网新浪微博……而原始文章页面下的留言却寥寥无几。那些Twitter四处同步的孩子,也是同样的情况。各家SNS,把交互部分做出开放性的,一个都没有。现在你可以看出,什么是我所说的趋势和倒退了。所谓社交网络,无论实名与否, 最终要做到的是:整个互联网是一个大讨论区:一个。 让我们回到那个刚开始blog的年代。当时很多技术是在往这个方向走的:blog引擎、RSS、OpenID、 Disqus/IntenseDebate、Twitter(尽管很多人抱怨140字挤掉了大段blog的空间,但这个和电子书vs纸书强迫症一样,是个人适应性问题;Twitter在开放性上做的很不错)……但从Facebook挣钱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人们莫名其妙认为这才是互联网的未来,一切又回到老路,像从前门户网站吸引眼球那样,把用户吸引到自己的SNS系统里玩。各种混战,Google也跟着发疯。连Twitter也把新版式往堆楼的方向去做了。 OpenID是大讨论区的根本,每个用户都有唯一的网址(域名或者专门的OpenID提供站点)作为各讨论区的账号,当年我一直等 Google提供类似MyOpenID的,把独立域名映射到Profile上的服务——幸亏没有。如今很多地方把Google/Facebook当做了OpenID本身,倒退。 Disqus/IntenseDebate,它们的出现当时让我很欣喜,认为我构想的架构就要实现了。这些网站提供一套插件,替换blog上原有的评论系统,如果很多blog都用了这个评论系统,你就能集中管理你在其它blog上的留言。我曾经把blog改成IntenseDebate的评论系统,但它家做的不够完美,各种复杂情况譬如重装wordpress,会导致IntenseDebate的评论重复甚至丢失;而且也不放心从此把所有评论数据交给它家。所以问题还是在于做的不够开放,对于想把评论的最终版本保存在自己空间的用户,要做到两者之间顺利地无缝合并。 所以最终要做的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套标准接口。用户在所有网站,以统一的OpenID登录;可以有多个发布源:blog、twitter、 flickr……然后选择一家SNS,把这些源聚合起来,评论交流;每个人可以用不同的SNS,每家SNS都提供获取评论的接口,把各处的评论都汇总到发 布源上;SNS之间也可以互相同步,最终你在每一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份经过汇总的评论;不同的SNS可以有各自的特色,通过类似tag的方式来区分;每一条帖子都是一个树,站在发布源的位置,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如何在各个SNS中蔓延。 这些都只是想法,具体的架构还没理清楚。关于如何在timeline里分配blog、tweet、以及鸡毛蒜皮的显示比重,也懒得继续想下去。类似Disqus+FriendFeed的评论托管网站是很好的开始,配合更强的开放性和数据管理/导入导出功能,让更多独立blog无后顾之忧地加入进 来……也许哪天,确定自己不再受生计羁绊后,会去做一下。估计这套标准弄好后,没人用的可能性相当大……如果对于账户金额或者玩弄大众心态等方面的成就感没兴趣的话,那么创业的乐趣也就是做一个自己也需要的东西。 顺便吐槽周围还有着做一番事业梦想的人:『很高兴认识你们』这件事情本身,基本上说明你和我一样,也不是多么大众脉搏的人。那些流行的,你没太多兴趣;同理你也不大可能做出迎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当然靠傍项目混点钱还是没问题的,想做出QQ苹果那种万人迷,还是省省罢。
-
社交网络 – 1
终于看了《The Social Network》,★★★☆☆,如果没有后面那些众叛亲离的煽情段落,我会给分更低一些。因为我对Facebook完全没有爱,所以片中大段蒙太奇,描述从添加网站功能到买Apache服务器的过程,看的我乏味之极,直到后面Sean Pack加入才好看些,但那也只是一目了然的剧情点而已,没什么意思。 ————- 最近颇有网络世界崩溃的感觉。——这话是我几星期前说的。那时Delicious改版后乱七八糟,连Firefox的书签插件都不能用,后来发现是Firefox也升级了不支持旧版插件….;FriendFeed读取Twitter长期中断,最终忍无可忍从外部RSS辗转同步过去;国内网站改版停API被关闭都没什么新奇;淘宝账户也被人攻击冻结了,没有国内手机我还不知道怎样通过验证解冻;然后,你们知道的,Google,为了推Google+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最初在首页上放蓝箭头时,我就觉得大事不好,这种放弃美学的行为无疑是不理智的前兆,随后开始强制实名,因为反对实名我正式退出Google+,但账号还是被锁了四个星期,不能在Reader上分享/评论——这四个星期不断听到各种噩耗:Buzz要停了、Reader也要整合到G+、Google把WikiLeak成员的邮件信息交给美国政府做犯罪举证….上周Google账号终于被解冻,但随即整个Gogole Reader的社交功能完全被移走——这几乎是我见过的Google唯一成功的社交产品,安息。 这种感觉非常,非常,不好。 所有人都在改,网上就没有什么百年老店:某个服务大家觉得不错,然后永远一成不变地把服务器稳定维持下去。好吧本来就没有什么百年老店,连我用的email都有倒闭过的了(还记得etang么?),还记得那些用微软space的孩子们么?好歹Google提供了导出服务,你损失的只是虚拟的connect,你无法定义它们的价值。好吧照这么发展下去,最后每个有理想有技术的人都要用独立空间,自架服务器,然后把所有数据随时备份揣着到处跑。那些讨论死后网上遗留ID如何处理的人可以安了,它们都会倒闭的,就像你收藏的所有CD/DVD在你死之前会烂掉的,然后装着你备份数据包的硬盘在城市的废墟中渐渐飞化,然后会变成《三体III》里如何把信息保存一万年的哲学问题….这么想,你对于Gmail下次改版会不会把你恶心到换邮箱的忧虑,也就淡定多了。 BTW,那些免费的也就罢了;一个产品买回来,我当然拥有把它破解的权利(这是对Apple说的);我也当然拥有拒绝自动升级的权利,如果我认为你的升级可能带来潜在风险,或者哪怕仅仅改变我认可的旧版本的使用习惯的话(这是对Kindle、以及大多数在线软件说的)。 而且,我不认为Google这种在Social Network上的改变,是正确的方向。 有两种社交网络。仿真的:Facebook、校友录、LinkedIn、MyHeritage(我觉得FB迟早会收购或者推出类似的画出家族树的功能)….像教务中心选课系统那样,把生活通过网络更加方便密切地表现出来;另一种是虚拟的,例子:第一种的补集….其实第一种才是少数,第二种才是日常网络应该有的样子。事实上第一种用户通常不介意成为第二种,但反之未必,网络上你可以选择秀真名,但你也有选择不让人知道你是谁的权利。 无疑Facebook从一开始就是第一种,甚至是从Facebook开始,第一种才真正火爆起来。但Google不是第一种,至少过去不是,它的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二种,包括不愿成为第一种的第二种,现在它强迫他们变成第一种。 很久之前我就对Google姓名栏里,一定要填Last/FirstName两个框而不是一个ID框,感觉不爽,现在看来也是谶言。我和Google里拥护Name Policy的人聊过,一个看上去完全不像我们以前印象中Google员工样子的OL:『因为Google的用户里有未成年人(注意Google之前已经强行关闭了13岁以下小朋友们的Gmail账户,所以他们说的只是13-18岁区间),如果让他们和那些不用真名的人混社区的话,会没有安全感……』拜托,这个完全是Facebook的妈咪逻辑,我不认为我的孩子去混那些非实名论坛有什么不安全的。 Facebook的成功离不开实名,但实名并不是起推动性的主要力量。类似的忽悠人的事我以前干过:你看我们哈佛都在玩这个网,你们也玩吧;你看俺们这疙瘩儿都在玩这个网,你们也玩吧;你看美国流行Facebook哟,你们也玩吧。。。这样铺开的模式,在Facebook出现后,可一而不可再。(当然某个地方不让用Facebook就另说了….其实现在校内网已经算成功了….而且校内网也没有强制要求实名….) 我明白这样的描述,和哪一类用户更容易吸引更容易赚钱,是两回事。就像Apple把那些无主见的土人变成果粉一样,Facebook也在把大量无所谓用什么身份上网的人引导成第一种。我还记得那份华丽的摩根斯坦利实习生报告:美国青少年们不是特别爱用Twitter,因为他们觉得没什么可以在Twitter上说的。后来他们在Facebook上说『我和Stella喝酒』并把Stella在照片上圈出来。但终归会有人想说点什么(以前在论坛/BBS上发有价值原创帖的也是少少数),或者不愿意仅仅因为我认识你,就要让我的timeline充斥着这些无意义的行踪,不知到那时他们能否发现有更好的【说】的方式,甚至,那样的圈子会影响到他们说的内容。(继续同情那些成天在人人网上blog的苦逼孩们。。。) 其实Google+通过对cycle的设置,是可以做到过滤废话的(即使如此我也不认为它就能跟在Facebook屁股后面成功)。但我在这里要喷的,并不是Google+做的多么烂,而是 1. 它强迫老用户实名 2. 它毁去大家已经在稳定使用的好功能,迫使人们转向Google+ 这些极度消费以前用户的忠诚度的行为。理论上讲这样做确实存在成功的概率,确实有可能让账面变得好看一些。如果以后搞房地产或者卖蒜更赚钱,它也完全有权利把业务转到那边去。但那是NASDAQ的Google,不是我们用过的Google。
-
拉拉 – 9
于是继续说米拉,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翻越米拉时,我的情绪被〖即将到拉萨〗所左右,连上山的坡度也显得更缓一些,仿佛加大油门一下子就可以轰过去。但是骑车的人都知道:由于存在视差以及身体倾角(?),眼睛看到的要比真实路面显得更平一些。看着像平路的,其实是小上坡;感觉能用三档直接飚过去的,车子渐渐无力,才悻悻地改用二档;看起来二档的坡路有时甚至要切到一档,时速10公里,可以安全地乱瞅乱想。——也许在米拉我过于雀跃有飚车的冲动,记不清了,但终归会有某段坡度让我降到二档慢悠悠乐呵。当然那些开宝马摩托或者雅马哈400的,三四档也直接轰过去了,所以只有骑破车才有这种细腻感受。——关于宝马和土摩托的不同结局以及性价比等等穷逼话题,我们回头另开帖子讲,这一段已经跑题了不小清新了,另外每次提到米拉我都会想起老而弥坚的喀麦隆前国脚,这个点已经冷到了让我认真考虑要不要换一座山去写,但不把它爆出来又不吐不快。。。这类冷笑话在我和米拉躺在草坪上时是很好的情趣,但在说服她躺下来前是很大的障碍,甚至考虑是不是障碍这件事本身也是障碍。后来我想就直接让米拉看到我想象我有了米拉之后的样子吧,后来我猛一激灵,睁开眼在床上躺了好久,才分辨出我此刻正轰着二档慢悠悠在爬向米拉的路上走神。我想米拉。 最近写东西常用的切入点之一,就是反省自己在某段路上是否忙着注意这个而忽略了那个。为了到拉萨而忽略了米拉,为了米拉而忽略了温泉,路旁妹子对我笑的时候,我应该住下来了解她的房间,就像自驾大叔们做的那样,我居然还常常感叹旅行的体验到了瓶颈无法再深入,这是穿越昔日着魔之地的旅行(ISBN:9787544253994 P256),我应该停下来进大金寺,应该去虎跳徒步,应该绕150公里花150块去谷歌古格王朝,我用了不到24h穿过遮天蔽日的密林河谷,穿过从夯土渐渐过渡到简易铁皮屋顶的各式民居,穿过开满罂粟花、还矗立着喜马拉雅三叶虫龙骨的原野,几乎毫无意识,只盯着路上飞舞的别人看不到的黄色蝴蝶,我为米拉寻找着风景,又为米拉忽略着风景,总之我后来看见了蝴蝶。跑步的人知道,有时候是会有一种状态,什么路上风景呼吸清凉空气数了多少圈……什么都不想,出神地沿着路。 从机场回来的时候,坐在后排,闭上眼,疲惫散发出去,心却还警醒着不要在哪怕一个司机面前露出更多的疲惫,我爱那只蝴蝶,知道这一次出去又没结果。 2011.5,米拉
-
在动物园自杀才是正经事
2011 年 10 月 22 日,美国俄亥俄州 Zanesville 镇,Terry Thompson 在自杀前打开笼子,释放了他动物园里的 56 只动物,其中 48 只已被人类射杀,包括 17 只狮子、18 只孟加拉虎、熊、狼……警员对着冲过来的黑熊,在七英尺外一枪毙命。仅一只猴子在逃。 我能想象这个故事被各种风格的作家写进小说里的情景。绝好的,可以烘托整篇文字感伤气氛的段落。即使不去拟人化地体会这些动物的绝望情绪,单纯描述事件本身:动物们被飘洋运来,多年囚禁后被人发泄般地释放,随即因为影响人类的安宁而被瞬间抹杀。这是今年看到的最感伤的新闻,有着把某些不良情绪催化成抑郁症的力量。不知哪里能找到48只遇难者的名单,让人逐一念出它们的名字? 是的,比老妈蹄花感伤比东师古村感伤——那些只是人类不同权益的理性对抗。每个人都相对理性地控制自己付出的程度(而且参与者们总给我一种【终于找到了似乎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事情】的感觉,于是不喜,但仍表示支持,总比那些不去体现甚至站在反面的要好)。如果你们谁愿意为此爆发一切,包括毕生财富、资源、其它享受、未来可能性、生命……我想最终很大概率是能让陈光诚自由的。但 Zanesville 遇难者们不是。或许人类真正优于其它物种的地方,不是对其它物种处于掌控地位,而是在掌控过程中能出现反人类情绪并为之自豪。 再度声明我是坚决的反对骟猫派。即使管不住繁殖而让大量后代死亡,那也是这个种群存在的方式。你可以选择不去养它,但不要为了养它而骟了它,更不要说这样做是为了它好——我觉得这样说是极度的虚伪。所谓对猫好,最后绝大多数是为了不闹/不掉毛/没味道……等等让主人养着更舒服的目的。按照人类喜好,既满足释放爱心的快感,又避免麻烦,这样的猫是和避孕套差不多的作用……每次看到那些阉猫被搂在怀里呵护,我都忍不住苛刻地去抨击虚伪,讨论到最后往往就变成【养它们就是不惜各种手段让我们愉悦啊】的人类中心论,这就没得谈了。但我还总是很讨人嫌地去戳这种东西,因为我觉得丫们的爱心让猫们乱花迷眼,妨碍了它们认识到我才是真正的朋友。 还不知道 Thompton 自杀的动机,大概是破产、离婚之类;不过,每天受着动物们被关在笼子里这种绝望场景的煎熬,最终忍无可忍把它们放掉后自杀,这难道不应该是所有动物园工作人员的最终结局么?
-
拉拉 – 8
我已经不记得米拉是什么样子。 前一晚网吧里丢了手机,折腾好久,早上又去公安局跟踪登记——手机是在澳洲签约买的,查不到IMEI串号是多少。怨念地离开工布江达,米拉垭口海拔5020m,不算陡,翻过去,在墨竹工卡和达孜县城都寄了明信片,270km,轻轻松松就到了拉萨。 去翻twitter和照片,才想起我在米拉山脚还泡了阵温泉。。。闭上眼回想起更多细节:蓝蓝的天上嵌着一坨坨雨云,在阳光和阵雨间穿行,淋湿了又很快被晒干,迎着风开始唱歌,在头盔里听自己声音的混响,那是一条无人的天路——后来发现歌词记错了,而且快到拉萨人渐渐多起来,旅游车停在路边,指着江里的石头说中流砥柱神马的。。。于是又改唱回到拉萨,三个月后在天津,无意中听到郑钧的现场,远远地跟着唱,想起回到拉萨前唱这支歌的时刻,那几天总有些神奇的点,譬如郑钧譬如@iswenyi的手绘摩托,如传送门一般把旅行的快感掏出来对抗低潮。 谈论米拉的时候,总会提到拉萨。米拉是到拉萨前的最后一个垭口。拉萨是一切和西藏有关的旅行的起点或终点。是的,即使我的计划是从成都骑到喀什,也会从拉萨分成川藏和新藏两段路,快到拉萨也会有一段旅程结束时的兴奋。我把这归为某种游客情绪。后来我频繁地经过拉萨,虽未长住,但也到了新奇感开始消褪的程度;然后我发现新奇感,和把拉萨当做旅程终点而引起的兴奋,之间没什么联系;然后我觉得那可能不是新奇,反而是因为某种归属:拉萨是方圆千里内我最熟悉的地方。 所以我们说的不是落脚城市,是每一个在心里定义的落脚点。当然这样的点大多数是城市,就像摩羯座大多数是事业控。地球人总爱找这样的点,定义出一个子段,即使清楚整个过程尚未结束:毕业、辞职后又找到工作、负重几天后骑上摩托、家乡小镇……一维矢量某段区间附近空间势能最低的地方。这样的落脚并不是坏事,尽管再抬脚要克服几分惰性,但此刻要苛求的也不是这个。在路上我还差270km就把目光早早投向那个定义出来的城市,忽略了米拉。 2011.5,松多温泉
-
当我跑完步,我谈些什么 – 3
这次旅行可以明显地分成很多个场次,前后衔接但全无关联:川藏3P场、川藏独行场、新藏A场B场转山场、塔县场南疆场青藏场拉姆拉措场尼泊尔A场B场…..一场结束,停一口气又是另一个开始。乃至给我的感觉是:只要我想,就可以永远地这样一段段走下去。这到底是感觉还是错觉,有待商榷,但我确实在借着这种情绪处理事情:很多似是似非的状态,统统假设成no去进行决断——这样做相当清爽,我又有心情可以去憋那些魔幻文字,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最喜爱的还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只是一直不敢计算这样做又放弃了多少。 事实上无论哪种选择,都不是陌生的事,至少它们早在想象里被演绎过。那些放弃了的,有的可能还会回来;但毕竟我走的时候,做着她们终将远去的最坏想象。那些不希望回来的,也可能回来,甚至它们根本就没走——我完全能预料到自己离开以及回到澳洲后的苦逼生活:飘忽的心情又一次渐渐磨落在地。从这个角度讲,之前的舍弃,一点意义都没有。我还没有找到最终的那条路,只是又一次告诉自己要继续亲——亲已经老了,不再只凭着心情想飞就能飞了,而要付出代价燃烧些什么,才能决绝地为自己提供继续飘忽的升力。 所以啊,只要简单地概括成任性,就可以了;也可以深入剖析是否把寂寞本身也当做了comfort zone,这个姑且存疑;又或者,按照最近圈子里很多有类似行为的人的说法:gap year神马的。我希望能把这一次的状态描述得unique一些,如何水流云在地体验回到现实后渐渐飘落的过程,但故作淡然后,反而看着和gap year也没什么区别。至少那些打鸡血回来后觉得分外不爽,质疑我成天放毒有什么用的童鞋可以安了,你看比你更没效率的鸡血,我还不是也一样打了~~ 看得出这个系列的很多词句,是回澳洲前就有的,直到现在才整理出来——味道已经不对了。这种事就应该,早早对着高原上的红瓦青山,一口气吐出的文字才畅快。如今坐在逼仄小屋里,回想,把那口气硬吐出来,肯定不是我当时要的效果。但即使在那个畅快的时候,脑子里也仍然想着几个月后逼仄的样子,吐不舒坦就一直拖到现在。所以不存在纯粹的畅快或逼仄,纠结的比重不同而已。当然也未尝不是存了心思:等到快磨落时再整理这些念头,就能加把劲多飘几个月,顺势再跳出些zone。。。也不能就因此说某某星座习惯纠结,纠结是资源有限时的理性产物。这条路上我见过各种gap发作时,为了图一时之快却最终后悔的个案——一时之快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有时图的方式不当,导致下一刻能选择的余地大大减少,就像要不要ONS和ONS要不要带套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