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nowhere man
-
拉拉 – 6
卓玛拉山口是我到过的最高的地方,其次是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m,一说5400m。如果不专门在西藏登山,唐古拉是绝大多数旅行者一生达到的最高地方——这并不是多么偏僻的地方,从青海坐车去拉萨(进藏线路中最简单的一条)就会经过。这个高度超过了新藏线川藏线超过了内地几乎所有山。这使得在户外圈谈论高度是一件有点尴尬的事。你说的荒芜的险峻的瑰丽的风景,面对听众担心高原反应的大眼睛,想到你玩过的所有线路都没有那些青藏线的土游客高(尽管他们是嚓过去的),自己就先气馁。要突破这个高度就只有走小北线了(貌似塞莫拉5500m+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通车公路),另外据说曲松有吉普车能开上去的6000m的湖……不然就只能走路,卓玛拉是我想到的最取巧的线路,也可以去爬6206m的启孜峰,但登山需要后勤配合,不能一个人背包随意来去了。某人要去报高山团,爬到珠峰6400m前进营地,当然我没说丫们是为了刷新人生高度才去的,我也不是特意为了超5400m才去卓玛拉的。其实如果到中年赚了钱且还有体力,直接跟团登顶珠峰也不是太难——珠穆朗玛是8000m以上高峰里难度较低的几座之一,这使得在登山界谈论高度也是件尴尬的事,要先向听众解释高度≠难度,解释阿尔卑斯式的乐趣。 我们已经很久没去想象,猫星上那些几十万米高的山是什么样子。就像拍照及其它很多事:你确实能做到比你鄙视的土人们高出一个档次,但仅此而已,再往上——你能隐约感受到存在更高的境界,但没有继续茁壮的土壤,其实努力一把,左脚踩右脚还能再上一层,但你惶恐那时再没有人能知道你所做的是否有意义。你想去猫星组团爬那些几十万米的山们,却没有飞船。 在猫星登山是一件真正圣雄式的行为,且杜绝了任何个人主义——你必须每隔几天就到飞机事先勘测好的平台去补充给养。猫星上也有唐古拉。离峰顶几千米就是城市,天空之城是猫星上房价最高的地方,每一个檐角都淌着流苏,但总有人执着地从山脚开始,花十个月到四年的时间跋涉到峰顶。政府多年后终于成立了基金会,为那些没钱安排补给但也想登山的人沿途提供猫粮。 2011.6,唐古拉山口
-
拉拉 – 5
你有一个花的名字 美丽姑娘卓玛拉 你有一个花的笑容 美丽姑娘卓玛拉 –《卓玛》 卓玛拉是冈仁波齐外转经路上最高的山口,海拔5640m,路上从小雪到大雪,故事后表。我当然早就知道这条路,也早就听过这首歌,藏区司机放的歌,真正常年不衰的就那么几首。但直到转经回来很久,这首歌突然在KTV响起,我才意识到原来卓玛拉是卓玛拉。拿起话筒,放大了的声音打在墙上弹回来,这和高原上吹着风不自觉地哼起,放低了调子听自己胸腔的共鸣,显然不同。 看着骰子和果盘,想怎样给她们讲那个卓玛拉的事,却先自颓然。这终归不是魔幻情节的电影,不是把你拉到海边,打开世界的门请你进来,然后你就噗地一下豁然喜欢,这么简单的事情。不是你瞥一眼哦没有feel就去唱K的世界,是一起让feel慢慢滋生的世界,在那之前再好的故事也要对方愿意听才行。 我知道这样金灿灿地唱歌也不是她最终要的,那后面也有个卓玛拉。未必是我爬的那个卓玛拉,就像我也不确定写歌的人是否知道冈仁波齐的卓玛拉。也许还在寻找过程中,最终是什么尚且不知。所以吸引我们的,不是卓玛拉,是卓玛拉的导数。 2011.5,卓玛拉山口。 大石头上有人用酥油粘着照片,我也不确定那是他们自己的还是死去的什么人的,问同行的藏民,也不知道。无聊就把自己的也粘上去了,打码,求真相的可以自己过去看。
-
拉拉 – 4
其实矮拉才是最坑爹的山,比雀儿山坑爹多了。过雀儿山后我长出了一口气。雀儿山是川藏北线上第一座5000m以上的垭口。雀儿山上有雪的。从马尼干戈出来,本打算住到新路海湖边,第二天再上雀儿山,白茫茫中却连海子都没找到,天阴气压偏高,还没做好冲刺的心理准备,高度计才显示4750m,就已经到了垭口。。。总之浑浑噩噩就这么翻了过来。当时某品牌活动征集路上背包照片,还特意在垭口把包卸下来,logo向上摆拍了一通,后来赠的包也没拿到。。。路面还好,烂路上土不算多,所以雪化在上面也只是薄薄的一层泥浆,这次骑行避开了雨季,整个9000km主要是气候恶劣,路况再烂也只是坑洼崎岖,并没有当年在云南每天泥坑里打滚的惨状,半路有小塌方,堵了来往二三十辆大货,摩托轰着一档,从车队外沿贴着悬崖蹭过去,沾沾自喜的样子。对了我从成都出发时,你们在赌那辆破车到哪里坏掉扔掉,有说几十公里的(kick)有说拉萨的也有说雀儿山的,说最远的也才是我最终骑的一半不到,给钱给钱~~ 但德格并没有特别留恋的地方,印经院百米见方,¥50的门票——虽然我觉得相对澳洲二三十刀的破动物园,回国后我应该对所有几十块的门票甘之如饴掏钱就买,况且又是专程绕行几百公里来德格,但站在门外犹豫几次终归觉得不爽,索性蹲在墙角和藏人一起刻六字真言(绕院子转经的队伍浩浩荡荡,也没见当地人进去)。中午出发,过了金沙江后开始爬升,海拔3000多米却出奇地冷,这次出门没带抓绒衣裤,秋衣套冲锋衣后来新藏线也这么扛过来了,这里或许江边湿度太高,却怎么也扛不住,半山腰实在忍不住,溜到路边道班里讨开水烤火,咬咬牙继续走,再往上是和雀儿山一样的烂路,且因为过往车辆远比雀儿山少,路上无人打理嵌着各种形状的石头,垭口4200多米,翻过垭口熄火滑下山的时候,稍稍急了一些,车子颠起来又砸落到石头上,一瞬间找稳平衡,后来发现主支架被砸的稍稍变形,问题不大,却也不敢再把车架敲回来,导致以后停车时,支撑的两根杆比后轮还稍稍高了一点,停不稳。 差点被你阴了。。。我坐在路边,全是泥,对她说。 噢呵呵呵~~~ 这一直是我梦想中的场景。但后来有mm陪着玩的时候,我都会变身散发母性光辉呵护体贴周到,即使虐也很精确地控制在她的阀值而不是我的。 但我还是翻过来了耶 切,不就是嚓的一下过去,然后就冻的落荒而逃了~~~ 是的,我承认,我沿着你的峰摸上来又滚下去,你就当被蚊子咬了一口。我在旅行我还得回去我这样子不能真正了解任何一个矮拉。但每次我上来时我都在想,想象终于有能力可以不回去时,停在这里会是什么样子,或者没能力也硬停在这里什么样子,或者你要我停在这里什么样子,或者我停在这里你却不要我什么样子。。。想着想着步子就慢了下来,让想象的过程长些再长一些。 翻过矮拉山口就开始下雨,冷到骨子里,到江达县城还很早,但实在冻的受不了,找好旅馆便一头扎到热水间里。出来后天又晴了,只好逛县城。在八美告别虾仁后一个人上路,是有些无措的感觉的,后面几天一直大把时间扔在路上,算好时间天快黑了才赶到县城匆匆住下。直到江达才又一次揣着手在太阳下逛县城,主街的集市里台球摊上很多人,观察,想人群中的寂寞感反而比一个人在路上更深刻一些。但矮拉也可能平时不住山上而在山脚的县城里。 ————— Ella是西班牙语【她】的意思,但西语发音不是矮拉是哎呀。哈宝啃哎呀(hable con ella)就是著名文艺片《对她说》,刚刚豆瓣上有人整理文艺装13青年必看电影,20多部里这是我唯一看过的。
-
拉拉 – 3
见到色季拉之前,在鲁郎住了一晚。 其实顺利的话当天就可以见到了,过了色季拉还能在林芝住下,然后联系tintin得知他在巴松措,然后过去蹭吃蹭喝,第二天也不会在工布江达丢手机。。。现实是刚出波密不久,链条不知怎么被打歪了,只要大力轰油门就会掉链子,用手挂上几次链条后,只好用二三档慢慢走,好在是平路,20多公里后到通麦,通麦只有汽修没有摩修,继续向前,过了那座破桥后开始有上坡路,且有20km烂路厚厚的土,最惨烈的一次,链条掉下后卡在轴承的螺栓间,弄不出来,当时正停在两个坡之间的土坑里,太阳直晒头顶,百十公斤的车挪一挪便全身冒汗,平均每分钟经过车一辆,尘土飞扬和汗粘成泥,另外改锥前几天颠丢了还没配,只好用Buck的刀柄又砸又撬。 2011.5,通麦 那时我确实有了把车丢下的念头,旅途中的唯一一次,但后来还是在坑里用了半个多小时把链条砸出来,螺栓被磨平了一段,不再卡链条了,却掉的更加频繁,上坡只能用一档,曾经200m内掉了三次,然后开始大雨,四周晴空,只有头顶一块云,55km折腾了7个小时,到鲁郎换链条,住下。那天heroqr和lola在南汇二婚,大家跑去她家杀猪吃肉,半夜饿了又做夜宵,我推着车啃着馒头咬牙切齿送去祝福。 头天晚上在波密跑到公安局,确认了去墨脱的路还被雪封着。 我无法对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发脾气。垭口上我践泥、扬土、爆胎、掉链条、更多是在5000多米吹着风乃至吹着暴风雪,各种狼狈,却不像你们想象的,有后悔或抱怨的情绪。也许在结束回城后,会嘀咕这趟有多么坑爹,或者和土人们探讨为什么去旅行blah;但在她面前,却从来没想过这方面问题,我想要来这里,来了这里,其中的各种虐,只是在事务处理的层面上,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已,对旅行的意义没有任何影响,和为什么爱上你,是一样的蠢问题。 翻过色季拉。原来在林芝县八一镇之前,还真有个叫林芝镇的地方。从这里寄明信片更地道一些。 2011.5,鲁郎
-
拉拉 – 1
认识安久拉是在八宿出来的路上。前一天洗过澡,八宿有号称川藏南线性价比最高的旅店,¥20可以用洗衣机,于是洗过穿了两个星期的衣服,第二天即便还要上路,清爽爽也有些变身大小姐的感觉,回到G318国道后人气渐渐旺了起来,路碑上各种涂鸦,看到有留唇印的,我也忍不住停下嘘嘘一泡,出发时告别了昨天认识的四人骑行团,没办法我骑摩托比他们自行车快太多,骑行团有个mm,身型让我想起当年的hyac,昨天超过她的时候我这样想着就走了神,当时在怒江那堆疯狂的弯路下坡,关了引擎倾斜着角度玩切弯,走神时弯道突然从沥青路面改成水泥,摩擦系数改变,车子横滑了出去,身子顺势躺倒没受伤,但鞋带缠在后架上,要旁边大货司机过来帮忙扶起车我才能抽出腿,写着写着又变成游记了,我体验的和能炫耀的和我想写的,完全不是同一类东西,我从八宿出来,据说出镇子向前15km有个温泉也没找到,忘了又骑了多久,到山口,她就在路边,对着我笑。 Hey, Angela. 我来晚了,先干为敬,她说。应该是第一次见,但我总觉得这个mm在哪里见过的。六年前我也来过这里,骑自行车从成都到拉萨,骑到芒康车就被偷了,搭车匆匆赶完后半程。也许当时车窗外匆匆一瞥,或者在哪个论坛版面上见过她。你们要原谅有人脸识别障碍的人,你的一切和容颜在我记忆里由清晰到模糊,又如被火种点燃一般反复唤醒,我也不知道记住的那一点是什么。 之前从昌都骑过来的时候冻死我了。 嗷? 前天晚上还在酉西村泡温泉,泳池大小,吹着冷风热水里仰泳望着硕大的北斗,第二天过山口后就一直在海拔四千多,迎面的风往冲锋衣里面灌,护膝也不靠谱,到拉萨要再买份军用雨衣套外面了。 矮油。。。 八宿大转弯时我滑倒了,还是这趟出来第一次摔。 呵呵。 翻过安久拉快到然乌的时候,易塌方路段上搭起了回廊,顶上都是冰雪,像《极品飞车3》里某段赛道。你知道吗?你是这一截高原路段的最后一座山,再往后就是华丽丽的然乌湖、来古冰川,然后沿着帕隆藏布,300多公里沿江路,海拔才2000m,各种密林很舒服的,过了通麦再翻个什么山,就到林芝了。 于是我继续旅行,留了email、rss、gtalk、twitter、friendfeed、buzz….那时还没有山寨微博。后来她也来过我家,一起吃栗子喝羊汤,后来她爸爸妈妈提起我,说『那个摄影的』『那个旅行的』,我笑着说我妈妈上次问『那个喝羊汤的』。 2011.5,安久拉山口
-
go on
大概就是刚过界山达坂,往北不远的地方,摩托车冲上一个坡,看着前面茫茫一片,终于忍不住顶着雪掏出相机按了两张,是的当时正在暴雪,感觉能见度也就五米,照片上调调反差,也不知怎么回事,就能看的远了,当时最多每五秒种,就要松开左手,抹一把头盔上的积雪,右手不断调整速度,以降低车子在搓板路上颠簸的振幅。 省略那些很作的篇幅,用来描述冻得僵直的后背、坐得酸痛的脖颈、对车况的恐慌、etc(还是稍微回忆一下,作为以后写煽情帖的提纲),其实当时主要的感受,除了对符合想象中世界末日的景象的欣赏外,就只是单纯地像做一件事情那样走下去。 按惯例把所有照片批量转成黑白后挑选,黑白版也有不错的质感,只是上传到photodaily后,写东西时忽然想把原片reset一下,贴一个平淡的颜色。 2011.5.22,新藏线
-
朝鲜 – 1,Day1
提前一段时间报名,旅行社要等凑够了一定人数(约20)才开团,所以暂时不能告诉你开团的确切日期。大约提前7天正式报名,把护照的电子版email给旅行社。提前三天把护照原件快递到旅行社。 (Tips,一般这种旅行社都是某家快递公司(譬如顺丰)的大客户,按月结算,所以快递时是可以选择对方付费滴。) 平壤团必须要护照,新义州的一日团可以不用护照,具体手续自行查询。但不用护照的人会专门拿到一本护照装潢的出入境通行证,很拉风。但无论护照还是通行证上,都只有中国这边的出入境章,没有朝鲜的章,不用担心回头去美国什么的被拒签。 Day 1 早上8:00到旅行社,8:30出发,旅行社召taxi到口岸(5~6个路口),排队在海关敲出境章,上中方大巴,开过鸭绿江,后面开始按朝鲜时区(+9)计时。 大桥(N40.1138 E124.3942),这应该是中朝唯一的边贸陆路通道,但看规模实在不像,难道是在平壤附近主要靠海运? 有一些货车,但在我们入关的这一个小时里,完全没有货车过桥。
-
N43E84 @ confluence.org
四年后突然想起来那个踩整数点的网站叫什么了(我以前搜过一堆GPS integer之类的关键字都没找到。。。):confluence.org。匆匆把当年踩巴音布鲁克的帖子翻译了几段贴上去,正在审批ing。 N43E84 @ confluence.org —————————————– N43 E84, Bayanbulak Grassland, Xinjiang, China The point locates about 3.5km away from the nearest road – G217 national highway. The 1089km long “national” highway is just a stony path in this section. The way acrosses mountains, and it was interrupted due to road slides so we had to…
-
小镇生活 – 1
dear, 我在 S34.5463 E142.7680 ,农场啊农场。 工棚旁边就是大片的葡萄架,可惜不是我要干活的那些。其间有n种葡萄,后来找到粒大肉多又不是很甜的品种,成天摘了当饭/饭后零食吃,还有几棵桃树、小苹果树,仙人掌的果子已经由青变黄,据说红了就可以吃。傍晚看着原野上的夕阳以及夕阳三倍大的月亮,但情调不久就要被外出觅食的蚊子们撵回屋里去。另一个缺点是这里被台湾女孩们称作图钉屋:外面地上遍布着一种小粒的有很尖的刺的某种植物种子,附在鞋底或衣服上被带进来,然后就会被扎的惨叫,有时甚至直接把拖鞋刺穿。 这里很符合我对体力劳动的想象。有工作的时候每天5点多起床6点出门,开车20km+到农场,摘葡萄、盖雨布、锄草。。。从最初的腰酸背痛到渐渐适应,然后从不断重复的动作中体会适合自己的省力方式,整体动作趋于协调。所谓技近乎道的感觉。但这样熟练了也不过是中等偏上的水准。个别达人(主要是mm)摘葡萄的效率超出其他人20-50%。摘葡萄是按件计酬的。所幸还有女生做不了的把摘好的葡萄从田间搬到车上再搬到库房架上的重体力活儿,按时计酬。搬箱和摘葡萄交替地做,收入也就比最强的摘葡萄工差一点点。 周围都是台湾人,从名字到长相到举止都很典型的台湾人。女孩子们在冰箱上贴节食约定。旁边的小弟成天捧着易经,每天在日记本上用居然比我还烂两个数量级的字给mm写情书。。。每日里有大量观看的乐趣。对体验流来说,这实在是很有趣的经历。如果做的时间长一些,或许我还能拍出一套片子,就像我一直希望的能把心放下来,像EuergeSmith那样,去专门体察某种生活做一个摄影项目….但我现在心还是放不下来,仍然随时会离开。做为旅行者vs专门的调研者,观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或许最终的所谓我自己的摄影风格也只能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不停地描述我自己的目光面对的杂乱事物。 在门外随手摘了串葡萄,回身坐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大太阳。屋里几个台湾男在讨论着要不要去找据说收入更高的工头,以及如何采葡萄更有效率,无所谓乱做只要老板觉得你努力就好。。。这时候我坐在门外一幅很超然的样子。我确实觉得自己很超然。这里的收入和城里比确实不高,其中有工头克扣的因素。我也可以去找工资更高的农场,但如前面所说我把自己放在体验观察的位置而不是要在这个行业里打拼。我认为自己不久就会离开这里换个正式的工作。或许只有这么想我才能在这里安心观察而不是纠结于自己的事情。所以台湾男的讨论也只是让我象征性感慨一下然后开始想他们都走了这屋里就剩下我和4个mm一起过春节情人节。尽管我知道他们讨论的这些和所谓的正式工作世界没什么不同。 工棚没有网络。手机也在可享受套餐的市区范围之外,只能用$0.5/MB的价格漫游上网,禁用图片,每日里看看email/twitter、偶尔忍痛用几十k偷窥一下blog(下次回城闲了一定要精简wordpress主题,把首页控制在10k以下)。作为技术流也可以把手机连到电脑上网,但后台总会有一些自动更新程序莫名其妙地啃掉许多流量。这几天和同屋mm们逐渐亲切起来,她们有小镇运营商较便宜的移动上网,回头去借用一下投简历。 fivestone 2010.2
-
我的人生是如此的灰暗
S43.1392 E148.0063,Tasmania
-
[2009 旅行] 4 – Motorcycle Diaries
好久没有定时上光华了,前几天好像错过了蛮有趣的帖子……个么这篇东西压在手里也有4个多月了,顺便发出来。 2009年4~5月,在云南骑摩托车旅行,西双版纳 – 澜沧 – 西盟 – 沧源 – 耿马 – 镇康 – 德宏 – 大理 – 丽江 – 香格里拉 – 德钦 – 回程到丽江意外而止。总计约2600km。点击这里可查看详细行程。 车是在景洪买的,二手五羊125,¥1200(偏贵)。沿途汽油费¥409,修车¥567,交警罚款一次¥700,第二次直接把车扣了,所以本来打算最终车子卖一些钱的,统统打了水漂。(旅行总开支) 关于摩托的照片,远不如帐篷帖的照片那样好找。原因以下: 没有明确的计划,不像帐篷那样,每天早上起床拍一张就行了 华丽的飙车场景,我一个人没法拍 各种诡异的路况,飚high了也就懒得拍了 那些雨水蒙着眼往前冲最后连人带车在泥坑里打滚的场景,是不敢把相机拿出来的(后来我痛定思痛买了600块的防水罩准备到悉尼拍海滩,不过到现在还没用过) 被缉毒被罚款被扣车的时候,没办法拍照的 最关键的还是旅行期间美感再度作祟,纯记录性质的片子,这次本来就拍的极少;至于那些美景中非要进自己摩托车的合影照,想想就觉得恶心,还不如只拍风景了 所以来来去去只找到这么几张图,随便发发。 完整的捆上行李的全车图,居然只找到这么一张,还是从随手乱拍中裁出来的。喏,就是这样子的
-
VE 175 Costs
澳大利亚独立技术永久居留签证。从开始申请ACS的职业评估,到最终拿到VISA,共耗时735天,¥29558.10,不包括各种远远近近的交通费、材料打印扫描费用、托人帮忙的bg成本等。 各种材料的公证,¥770 雅思,¥1456。其实考了不止一次….不好意思把多出来的钱也算在这里了:( ACS评估,澳元AU350,邮费¥260 正式申请费,澳元AU2060 体检¥1283 以上是一切顺利下必须的费用,总计¥22459.00 从递交申请到开始处理,排队等待293天 由于某莫名其妙的肺部阴影,被耽搁总计266天,¥7189.60 找不是很靠谱的负责在过程中提供咨询的中介,¥2000 就这样了。开始和当年把户口扔在某地一样,有花大力气学会屠龙术,以及背上蜗牛壳的错觉。 ———————– 另:拟于7月25日那个周末在青岛举行告别会暨沙滩海鲜啤酒同好会,提供报告*1,其它路费及食宿自理,wel~